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是以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集多种代谢紊乱于一身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治疗尚无统一认识,多主张从肝、脾二脏论治。鉴于代谢综合征致病的广泛性、缠绵性、易变性、损形性,有学者提出从"浊毒"论治,并被广为接受,但对于"浊毒"内涵的认知,仍比较抽象,未能落实到具象的靶位。现代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的进步深化了"浊毒"与代谢综合征的实际联系,发现"浊毒"致病与肠道菌群失衡、肠黏膜屏障受损致代谢紊乱之发病机理相吻合,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有望为从"浊毒"论治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诠释。从中医"浊毒"病机入手,以"浊瘀血分—由浊转毒—毒损脉络"为主线,重新梳理肠道菌群失衡致代谢综合征的疾病演变,以期为代谢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所致代谢综合征以脾气虚弱为本,浊毒内壅,痰瘀互结为标。脾失健运而不能升清,胃失和降而不能降浊,一则水谷不化精微而气血生化乏源,元气无充而渐衰;二则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湿浊,化生浊毒。浊毒既成,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血液和器官的浊化,进而出现机体代谢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当以化浊解毒为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浊毒证的两个基本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它具有浊与毒的特性。浊毒是自然生理物质发生"浊化"、"毒化"而形成的,是对人体健康许多有害因素的总称。自然物质之所以在体内发生"浊毒化",是与人体的代谢状态紧密相关的。中医治疗过程的"化浊毒",就是要把浊毒化的病理产物,通过解毒化浊,使其重新回归到生理状态,参与到人体的代谢之中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与胆结石的关系以及运用浊毒论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性。方法以60例胆结石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其合并代谢性疾病分布来研究代谢综合征与胆结石的相关性,并通过二分类logsi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胆结石疗效的代谢因素。结果从胆结石合并代谢性疾病分布来说,考虑胆结石的形成与代谢综合征有关;通过二分类logsitic回归分析证明胆结石治疗效果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以浊毒论治疗胆结石总有效率63. 3%。结论高密度脂蛋白是影响胆结石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且从浊毒论治胆结石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从"浊毒"论治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理论思想。浊为阴邪,具有阻碍气血、耗伤正气、浊重化毒的病机特点;治疗时首先当截断浊毒生长之源,其次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化痰活血导浊之品,以促进气机的通畅,利于浊毒排出。  相似文献   

6.
刘嘉月  王彬 《广州医药》2023,(10):106-111
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肥胖”“消渴”“脾瘅”等范畴,是以多种代谢异常在同一个体集结出现,包括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浊毒”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机体产生的生理、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致病因素。浊毒致病机体多有面色晦浊、腹胀满、小便浑浊、大便黏腻不爽、黄腻苔、滑数脉等表现。浊毒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在微观和宏观上具有对应性。文章从浊毒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出发,对其临床治疗的共同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笔者认为代谢综合征具有“浊、瘀”的证候特点,以脾失健运为本,浊瘀内蕴为标,且浊瘀日久易成“毒”而生变病。在治疗上主张法以运脾泄浊逐瘀,以“运脾泄浊针法”及“运脾泄浊方”,针药并用,内外兼施。  相似文献   

8.
辨治糖尿病足应重视四毒,即糖毒、瘀毒、浊毒、热毒。糖毒是水谷精微物质过盛产生的一种毒邪,也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致病基础。瘀毒和糖毒均是贯穿糖尿病足整个病程的致病因素。浊毒之邪上可煎熬肺津,中可烧灼胃阴,下可耗损肾水,入血则伤脉络,壅腐气血,导致脉道不通,局部组织液渗出。浊毒下注,足部水肿,日久化热,引发足部坏死感染。糖毒、浊毒、瘀毒日久均可变为热毒,强调糖尿病足感染期必定以湿热毒邪内盛为主。糖尿病足可分为缺血期、感染坏死期和恢复期,分期论治。缺血期采用活血化瘀解毒法;感染坏死期采用清热泻浊解毒法;恢复期采用扶正补消托毒法。  相似文献   

9.
苏润泽教授长期致力于代谢综合征(MS)的研究,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浊、痰、瘀、毒"的形成密不可分,因此结合多年研究基础及临证经验,总结提出"痰浊内生是MS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环节,内毒侵袭是终末阶段"的病机理论,并将MS划分为3个阶段,初期痰浊为患,予以清浊化痰;进展期痰瘀互结,予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终末期内毒侵袭,予以祛邪解毒,为临床治疗M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痛风病浅释     
郭云协 《中医学报》2011,(7):797-798
目的:对痛风病的病名、病因、病证、治疗进行考释.方法:查阅古文献及现代文献,对关于痛风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痛风病具有中医学风、火、温、毒四大特征.发病率上升与国人饮食结构改变,过食高脂、高蛋白、高嘌呤食物有密切关系.治则当以清燥、化湿、解毒为主,痰湿祛则气化津生,燥热除则风毒自消.结论:痛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肾心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心肾不交,水湿、浊毒、瘀血内蕴,治疗应病证结合,分期论治。肾衰竭期,主要表现为心脾两虚或心肾阴虚,无明显水湿浊毒表现者,主张健脾养心或滋肾宁心为主;尿毒症期,主要表现为心肾阳虚、脾肾气(阳)虚,水湿浊毒瘀血明显者,当以健脾温肾强心、利湿化浊活血为法;而对于已行肾脏替代疗法的患者,水湿浊毒已经被透析清除,早期表现为气阴两伤,瘀血内留,则可应用益气养阴活血大法;晚期表现为阴阳两虚,血瘀内阻,应以阴阳并补为大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10例CRF患者采用生大黄粉每日3克口服;配合西医非透析方法。显效3例,好转5例,无效2例。中医认为CRF主要是①脾肾虚损,正虚邪实;②湿浊中阻;③肝肾阴虚,气虚血瘀。传统认为,大黄有通腑泄浊,荡涤三焦壅塞之浊气,毒邪从大便泄出的作用。新近研究表明,生大黄口服还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推陈致新,改善氨基酸代谢,降低BUN,Cr等作用,配合西医非透析疗法,更能起相得益彰之效。口服生大黄粉,药源广,经  相似文献   

13.
研究系统整理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浊毒病症与用药相关文献,以期指导临床相关浊毒疾病辨证施治。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浊毒致病广泛,多集中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慢性胃炎。浊毒证舌脉以舌红或暗红,苔黄腻甚或垢腻,脉滑数或弦滑为主。治疗浊毒用药多样、灵活:通利二便、发汗给浊毒以出路;蠲除痰湿、瘀血以截断浊毒生成,清热解毒化浊以解浊毒胶着之势。研究可为临床浊毒辨证施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宇  李斯  刘时乔  韩雪  刘宁 《西部医学》2020,51(6):61-63,75
王彦刚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继承和发展"浊毒"理论,并在"化浊解毒"法指导下,灵活运用虫类药治疗脾胃病。他认为"浊毒"的湿热属性与虫类药的寒凉之性较为对应,"浊毒"上炎上亢的趋势与虫类药多咸寒质重的特点亦较为对应,且针对"浊毒"的祛湿、散瘀、通滞、化积、解毒、消痈"六位一体"综合性治疗网络,也与大部分虫类药的主要功用基本吻合。在虫类药具体使用上,其善用全蝎止痛化浊攻毒,斑蝥滑窍泄浊排毒,虫理血散浊解毒,刺猬皮行气降浊去毒,海螵蛸敛疮和浊消毒,并注重与平肝熄风、通腑泻热、温阳逐寒、补虚扶正等药配伍,特色鲜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丁艳怡  赵铎 《中医学报》2024,(3):600-605
郑绍周认为,胶质瘤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寒湿痰浊凝聚,毒邪阻络,癌毒氤氲弥漫,进而有形之邪痰核癌肿形成,且本虚标实贯穿疾病发展的始末。郑老提出,临证以扶正固本、化湿解毒、祛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并应分期治疗:初期未行手术患者,给予自拟补脾解毒方以健脾化痰、散瘀解毒;术后初期患者,给予自拟补肾散瘀解毒方补肾固本、祛瘀通络;术后中晚期患者,给予自拟补肾化浊抑毒方以固护脾肾、化瘀散浊;治疗同时还应重视情志的疏导。  相似文献   

16.
文中基于临床,对浊毒的概念和病机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浊毒作为一个中医学的术语,有外浊毒和内浊毒之分,而外浊毒又可分为天之浊毒和地之浊毒,内浊毒即人之浊毒。并从芳香苦寒水煮肉、不喜补脾喜健脾、以通为用善通下和寒因寒用化浊毒四个方面阐述了李佃贵教授基于浊毒论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列举了6对李教授临床常用的对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药物代谢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代谢组学的出现,建立基于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和评价配伍禁忌的反药组合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揭示其致毒增毒、减效降效的可能途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科学实质,为中药科学配伍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8.
魏合伟教授在学习总结古代医家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针对痛风的治疗提出独特见解,认为痛风病因病机为"血受热而化浊毒""余热内伏",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原则进行立法处方。同时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临证时又将痛风分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并根据岭南地区多湿热等气候特点,随证加减,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代谢综合征中医浊病学说思路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探求中医浊病学说的理论基础。提出中医学浊的生理学含义、病理学含义以及浊邪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中医学病机,认为浊病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着特异性联系,提出系统深入研究这种联系的具体内容,即是建立代谢综合征中医浊病学说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提出建立代谢综合征中医浊病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包括:代谢综合征中医浊阴、浊邪、浊病概念的界定;代谢综合征中医浊病学说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脾虚浊毒论     
浊毒理论是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的创新性理论.目前,浊毒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浊毒的致病特性和因浊毒所演发的病理改变,对于浊毒形成的条件性及内生性尚未形成系统化认识.文章立足于脏腑观,以脾脏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为基,以现代研究热点免疫功能、人体微生态为切入点,从"脾虚-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障碍-浊毒"动态病机演变探讨浊毒生成之源,阐明浊毒产生及浊毒致病的条件性,归纳脾虚生浊成毒的致病特性,完善浊毒的病机内涵.脾虚浊毒论是浊毒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为浊毒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