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蛋白琥珀酸铁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制剂治疗,观察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铁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同对照组的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铁代谢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中,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制剂联合维生素C可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铁代谢指标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郑丽 《中外医疗》2015,(6):100-101
目的:探讨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缺铁性贫血治疗的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多维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缺铁性贫血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多维铁口服溶液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HB以及SF等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代兵 《中外医疗》2011,30(14):56-56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琥珀酸亚铁治疗,对照组用硫酸亚铁治疗,比较2组血清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值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更大,治疗后两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结论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口服,3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口服,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85.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20.4%),有显著差异(χ2=7.08,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较单纯应用铁剂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琥珀酸亚铁在缺血性贫血患儿中的疗效及对相关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本院就诊的9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统计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相关铁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关铁参数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在缺血性贫血患儿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对患儿相关铁参数的改善作用也更好,在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贫血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2组红细胞压积、血色素、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贫血指标,比较2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片单药治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3种补铁药物治疗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成本-效果。方法A组给予硫酸亚铁:按元素铁2mg/kg/次,每周2次间隔口服;B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按元素铁2mg/kg/次,每周2次间隔口服;C组给予右旋糖酐铁,按元素铁2mg/kg/次,每周2次间隔口服。8周为1疗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及8个周观察期结束时分别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治疗过程中同时监测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腔异味、食欲下降、拒服等不良反应。结果 3种补铁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从低到高依次是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组、硫酸亚铁组,以右旋糖酐铁最低,且右旋糖酐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3种补铁药物中,右旋糖酐铁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经济有效的补铁药物,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小儿健康体检发现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3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均分别给予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琥珀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6.7%、100.0%、98.3%和98.3%,5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0.0%、65.0%、93.3%、88.3%和65.0%,Ⅲ组和Ⅳ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其中Ⅰ组、Ⅱ组、Ⅴ组之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和Ⅳ组之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其它几种铁剂相比,疗效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价格偏高,而琥珀酸亚铁临床疗效也比较显著,价格实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轻中度缺铁性贫血(IDA)采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轻中度IDA患者共计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液生化指标、铁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较对照组(78.57%)更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均提高(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均提高(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较对照组(23.81%)更低(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用于治疗妊娠期轻中度IDA,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与铁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铁剂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时查出患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儿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5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铁剂进行治疗,分别为a组(硫酸亚铁组)、B组(葡萄糖酸亚铁组)、c组(蛋白琥珀酸铁组)、d组(琥珀酸亚铁组)、e组(富马酸亚铁组),每组各有70例患儿,对这5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儿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7.1%,B组患儿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3%、97.1%,c组患儿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2.9%、100.0%,d组患儿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8.6%、98.6%,e组患儿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3%、98.6%。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c组、d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以及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其他铁剂相比更为显著,但琥珀酸亚铁的价格更低,更易于为患儿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铁储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NIDA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儿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等贫血相关指标变化;检测患儿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 +/CD8+);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 (P< 0.05);两组SI、S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TR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SI、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RBC、MCV、MC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用治疗小儿NIDA的疗效高于蛋白琥珀酸铁单用,可改善患儿的铁储备,增强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小儿健康体检发现3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5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蛋白琥珀酸铁、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在治疗后的显效率、血常规和铁代谢的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从低到高为A组、E组、C组、D组和B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蛋白琥珀酸铁在临床疗效方面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最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翁文娃  李燕玲 《海南医学》2012,23(14):53-54
目的观察多维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0)予多维铁口服溶液,对照组(n=60)予硫酸亚铁,并观察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RBC、Hb、S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铁口服溶液能改善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减轻并发症,提高补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维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0)予多维铁口服溶液,对照组(n=60)予硫酸亚铁,并观察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RBC、Hb、S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铁口服溶液能改善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减轻并发症,提高补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唐利民  邓孝智 《四川医学》2011,32(5):745-746
目的 观察生血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予生血宁口服;对照组50例,予硫酸亚铁口服.药物剂量为常规剂量,均连续服用30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宁治疗儿童缺...  相似文献   

16.
刘淑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04-1305
目的:观察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将缺铁性贫血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多维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0例)予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归养血片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参归养血片合用小剂量琥珀酸亚铁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42例,并与单纯琥珀酸亚铁治疗38例缺铁性贫血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参归养血片合用小剂量铁剂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并可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期间对照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研究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当归补血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与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崔利敏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02-10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门诊以及病房收治的6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琥珀酸亚铁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较单纯西药治疗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