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失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予以探讨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在手术后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明显是要比观察组低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并且此项差异在统计学上也是有研究意义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失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非常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2019年9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功能恢... 相似文献
3.
4.
左祥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47)
目的评价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措施,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椎体高度、Cobb’s角。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法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均有良好的疗效,前路减压法复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少,疼痛评分更低,生活质量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其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下肢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可提高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8.
9.
我院1999~2005年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及截瘫患者行术后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脊柱骨折合并脊谈损伤是一种危害人体而又能严重致残的疾患。目前其治疗多从骨科角度给病人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对其脊髓损伤只是令其自然恢复。作者认为应尽早采取综合疗法,尤其是针炙和按摩疗法,从人体整体功能恢复人手,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以针炙治疗为主方法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脊柱损伤指脊柱受到直接暴力所致的脊柱骨折、关节脱位及相关韧带损伤.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障碍[1].脊柱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容易合并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正确的护理对脊髓损伤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8例.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预后较差。我院近十年收治脊柱骨折89例,其中合并有脊髓损伤30例。现就并有脊髓损伤30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2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18岁,26~46岁19例(63.3%);工人12例,农民16例,其他2例。骨折的节段分布与瘫痪发生率:89例脊柱骨折中,58例发生在T_(12)—L_2,其中合并瘫痪者22例(37.9%);L_3—L_514例,瘫痪2例(14.3%);颈段骨折9例,瘫痪4例(44.5%)。骨折类型与瘫痪的关系:89例骨折病人中,骨折合并脱位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瘫痪;重度压缩性骨折54例中,19例瘫痪(35.2%);单纯无移位的附件骨折,无一例发生瘫痪。 相似文献
13.
刘珊珊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353-354
<正>脊柱骨折是强大外力作用脊柱处导致的脊柱过度扭曲、挤压后形成的骨折,常伴随脊髓损伤,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为了促进患者预后,需做好术后恢复阶段的康复干预护理。本文以我院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辅助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90例。本文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采取手术治疗且可以进行术后有效随访。其中,男5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中文版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Ⅲ(SCIM-Ⅲ)评分、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IM评分和SCIM-Ⅲ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移动能力评分及其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SCIM-Ⅲ评分和FIM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中药与督脉电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Franke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M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均采用我院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督脉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脊髓损伤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括约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7d后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手术7d后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7d后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手术7d后D-D、PL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疼痛评分和括约肌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后疼痛评分、括约肌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分布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半年后神经功能Franke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督脉电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手术初期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联合脊柱减压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48例,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联合脊柱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 相似文献
18.
《吉林医学》2019,(11)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受临床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期间,如果在围手术期可以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那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手术入路椎管减压、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病椎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3例。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椎椎体高度,并对神经功能进行Frankel评分,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23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6个月~2年。病椎前缘术前高度为30%~75%,末次随访时为8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器无松动及断裂。术后神经损伤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有2例A、B级未恢复,B级1例恢复到D级,C级2例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D级11例9例恢复到E级,2例无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利于脊柱骨折及损伤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