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9,(8):981-983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98例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血清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RANKL、TGF-β_1和TGF-β_2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RANKL、TGF-β_1和TGF-β_2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ANKL、TGF-β_1和TGF-β_2的表达与在不同骨侵蚀关节个数及附着点炎关节个数中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RANKL和TGF-β_1、RANKL和TGF-β_2、TGF-β_1和TGF-β_2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RANKL、TGF-β_1和TGF-β_2在强直性脊柱炎高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三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中RANKL、TGF-β_1和TGF-β_2的表达可能成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于福利  赵静  原野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0):772-773,77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老年患者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28例老年(〉5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组织(病变组)与10例因外伤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中TGF-β1的表达。【结果】显示病变组椎间盘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在老年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纤维化进程与TGF-β1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组织BMP-7、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延缓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制作CR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另取8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大鼠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内TGF-β_1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P-7、TGF-β_1、Smad6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MP-7、Smad6蛋白的表达,比较大鼠肾脏组织BMP-7、GF-β_1、Smads信号通路表达。结果:氯沙坦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氯沙坦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TGF-β_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低剂量组TGF-β_1mRNA表达水平低于氯沙坦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BMP-7、Smad6蛋白表达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BMP-7、Smad6蛋白表达提高更为明显(P0.05);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BMP-7、Smad6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增强BMP-7和Smad6蛋白的表达,减弱TGF-β_1的表达,对TGF-β_1信号向核内转导的通路进行抑制,起到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介素-1β对终板软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峰  崔学生  张帅  石玉泽  金群华 《重庆医学》2012,41(1):36-37,39,10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β(IL-1β)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TGF-β1及IL-1β在20例颈椎病及20例非颈椎病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颈椎病组TGF-β1及IL-1β的阳性率分别为(32.907 6±3.076 4)%、(51.520 7±2.192 5)%,与非颈椎病终板软骨细胞TGF-β1及IL-1β表达的阳性率(42.481 6±2.061 7)%、(33.918 5±3.320 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及IL-1β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形成和发展,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特异性针对β-catenin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转染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s,研究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shRNA-β-catenin干扰载体转染TGF-β1诱导的HKC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筛选抑制效果最佳载体;RT-PCR、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相关蛋白E-cadherin、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的shRNA-β-catenin表达载体转染HKC细胞,β-catenin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转染空白载体组(P<0.05),并筛选shRNA-β-catenin-1进入实验组;转染shRNA-β-catenin-1组细胞β-catenin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TGF-β1诱导组和空载体组(P<0.05),且β-catenin转核显著减弱(P<0.05);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诱导组和空载体组显著上调(P<0.05)、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诱导组和空载体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运用shRNA-β-catenin干扰载体转染TGF-β1诱导的HKC细胞,能够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β-链蛋白(β-catenin)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取人卵巢组织229例,按照组织特性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空白组。观察组89例为卵巢癌组织;对照组70例为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空白组70例为正常卵巢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人卵巢组织中Cyclin D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报告结果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人卵巢组织中Cyclin D1与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clin D1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Cyclin D1的表达与β-catenin呈正相关(r=0.716,P<0.05)。结论:Cyclin D1与β-catenin的高表达可能依靠Wnt信号通路参与了人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耻骨宫颈筋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3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POP组),其中Ⅱ级10例,Ⅲ级10例,Ⅳ级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耻骨宫颈筋膜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并选择同期20例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TGF-β1和CTGF在POP患者耻骨宫颈筋膜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表达与POP-Q分期呈负相关(r=-0.409,-0.572;P<0.05);TGF-β1和CTGF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01,P<0.05)。结论:POP患者盆底支持结构的退行性病变与组织中的TGF-β1和CTGF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藤解毒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其对血清MCP-1、IL-1β、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平衡、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红藤解毒灌肠方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整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整体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MCP-1、IL-1β、TGF-β_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血清MCP-1、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_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安全性评级均为1级。结论红藤解毒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可有效调节血清MCP-1、IL-1β、TGF-β_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周海宁  赵伟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170-1171,I0003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TGF-β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49/60)、61.2%(37/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异常表达均与淋巴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TGF-β1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可能协同促进胃癌的演进与转移。  相似文献   

10.
胡学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78-2379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单纯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血清TGF-β_1和NSE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TGF-β_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GF-β_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降低血清NSE水平,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特征。方法选择95例乳腺癌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K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NKD1和β-catenin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NKD1和β-catenin低表达患者的预后差。结论乳腺癌中NKD1和β-catenin异常表达,二者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术后检测NKD1和β-catenin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组织和肺成纤维细胞是否表达IL-2、β-连环蛋白(β-catenin)、TGF-β 1和IL-10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博来霉素(实验组)24只和生理盐水组24只(对照组),博来霉素组气管内给药复制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博来霉素3 mg/kg),生理盐水组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第7天及第28天分别处死动物,取肺组织并分离培养原代肺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和肺成纤维细胞中的IL-2、β-catenin、TGF-β 1和IL-10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和原代成纤维细胞相比,在第7天及28天,实验组的IL-2、β-catenin、TGF-β 1和IL-10的表达水平都有显著的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肺纤维化的加重而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具有分泌IL-2,β-catenin,TGF-β 1和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能力,通过分泌这些细胞因子,影响肺纤维化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6例骨肉瘤(观察组)及40例良性骨肿瘤(对照组)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观察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意义,观察RUNX3和β-catenin的关系。结果 RUNX3和β-caten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量在不同软组织浸润及不同Ennecking分期的比较中,有明显差别。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具有正相关。结论 RUNX3和β-catenin在骨肉瘤中表达异常,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检测两种术后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热化疗治疗老年卵巢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3例老年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腹腔内热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热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TGF-β_1、MI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_1、MIF均下降。观察组血清TGF-β_1、MI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及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热化疗治疗老年卵巢癌能够提高肿瘤控制效果,降低血清TGF-β_1、MIF水平,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NF-α椎间盘注射对大鼠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取SPF级12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TNF-α椎间盘注射组(C组),每组10只(n=10)。C组大鼠在X线透视下穿刺椎间盘并注射TNF-α25μL(10 ng/μL),B组大鼠椎间盘穿刺成功后注射生理盐水25μL,A组大鼠椎间盘不做任何干预。术后4周采用组织病理学观察软骨终板退变情况,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C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Western-Blot检测显示C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表达均显著上调,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椎间盘注射可诱发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同时上调软骨终板β-catenin及Adamts-5表达,提示TNF-α上调β-catenin及Adamts-5表达在软骨终板退变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夹脊"电针对轴向加压致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兔IL-1β、TGF-β1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模型组(n=6)、模型组(n=6)、电针组(n=6)。采用L4、L5椎体间横穿入两根平行的克氏针并连接轴向加压造模器的方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在验证造模成功后,电针组施以"夹脊"穴电针治疗28 d;模型组仅造模,不予针刺治疗;假模型组仅在L4、L5椎体间穿入克氏针,不安装轴向加压造模器,不做针刺治疗;正常组予以自然饲养,不做特殊处理。造模后第28天处死各组实验兔,取出椎间盘组织,运用免疫荧光及ELISA方法检测IL-1β、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同期比较,假模型组实验兔椎间盘组织中IL-1β和TGF-β1的平均光密度及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实验兔椎间盘组织中IL-1β和TGF-β1的平均光密度及含量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经过"夹脊"电针干预后,电针组实验兔椎间盘组织中IL-1β和TGF-β1的平均光密度及含量均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夹脊"电针通过下调IL-1β、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和延缓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雄性昆明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阳性药物对照组(C,醋酸泼尼松片)和姜黄素干预组(D),每组24只。B、C、D均一次性气管内给予博莱霉素(5mg/kg)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以同样方法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8d后造模成功,然后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014L/(kg·d)],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0.56mg/(kg·d)],D组给予姜黄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200mg/(kg·d)]。观察4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TGF-β_1表达情况。结果:(1)HE、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形成了稳定的肺纤维化;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纤维化情况好转明显。(2)模型组在灌注BLM后28d TGF-β_1表达水平达到高峰。模型组肺组织TGF-β_1的表达较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TGF-β_1表达降低,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姜黄素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_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Wang Y  Zhu CS  Bi KH  Xu WW  Dong L  Hou 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58-286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在白血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55例AL患者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L患者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β-catenin表达.结果 32.7%(18/55)的AL患者WIF-1基因启动子区域有异常甲基化,对照组末检测到WIF-1基因甲基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首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38.9%,7/18)低于非甲基化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β-catenin的表达(17.5%±3.3%、15.4%±3.6%)均高于对照组(10.5%±1.5%,均P<0.05);甲基化组β-catenin的表达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 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β-catenin过表达可能参与了AL患者Wnt/β-catenin途径的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β_1,TGF-β_1)、Ⅳ型胶原(Cofiegen type Ⅳ,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未治疗组、疏血通治疗组、苯那普利对照组,8周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β_2微球蛋白(β_2-miro globulin,β_2-MA)、肾脏肥大指数(KW/BW)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Col-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N未治疗组相比,疏血通组的UAER、尿β_2-MA、KW/BW均下降(P<0.05或P<O.01),肾组织TGF-β_1、Col-Ⅳ表达下调(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Col-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鹿邑县真源医院收治的88例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左卡尼汀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浆BNP、TGF-β_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BNP、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NP、TGF-β_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浆BNP、TGF-β_1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