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柴胡升散动阳,有劫耗阴液之弊,温热病阴虚水亏尤忌;否"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柴胡本无温燥之性,具解热、疏郁之功;还有学者认为,南北柴胡不同导致其功用认识不同,及柴胡非指单药而为柴胡汤剂等。柴胡临床使用,需注意不同功效取效剂量有异,适当炮制和配伍等方法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柴胡劫肝阴之说,元明之后论者颇多,自清代叶天士、王孟英等温病家以"柴胡劫肝阴"而不用,后世医家产生诸多疑义,笔者认为"柴胡劫肝阴"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柴胡在中药临床上使用历史悠久,含柴胡的名方也有很多,但受"柴胡劫肝阴"理念的影响,现代临床对柴胡使用多所顾虑,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六经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合理地看待"柴胡劫肝阴"。  相似文献   

4.
柴胡广泛用子临床,但古今医家对医药认识不同,见解不一,并有劫肝阴之说,言其升散,故曰升阳劫阴,用之慎重,甚者视之如虎,不敢用之。笔者最习惯用柴胡于妇科病、内伤杂病的一些病证及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肝炎病中,常以柴胡为君,列为处方之首,经临床验证观察,并无副作用。笔著认为,所谓柴胡“劫肝阴”,乃系毫无理  相似文献   

5.
结合临证心得,对柴胡的品种来源、退热、和解少阳、解郁、劫肝阴、升阳、应用剂量、治疗高血压八个方面作深入研究和探讨,澄清疑难纷争,提出独家见解,并介绍了数首验效方,为柴胡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伤寒诸方,惟小柴胡为用最多”。目前论述该方文章不少,然而方论虽多,难窥全豹,博而不约,莫衷一是。为此,笔者就小柴胡汤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谬误之处,敬请斧正。柴胡是否“升阳劫阴”柴胡“升阳劫阴”之说,始于金元时期的张洁古,后经张景岳、叶天士、张山雷等人的发挥,而使江浙等地医家畏用柴胡者屡见不鲜,至今仍有影响。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者有费氏,他在《伤寒条辨》中说:“以柴胡辛温而能劫伤胃阴之说,淆乱是非,致伤寒少阳病和解一法,不能明诸于世,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临床应用柴胡复方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研究病案方法,分析入选患者处方中使用柴胡复方与体力状况(PS,5分法)、证型、配伍中药等的关系,统计应用柴胡复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住院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109例患者柴胡的用量范围为6~15 g。PS 0~1分者居多,约占63.56%,PS 2分者约占33.03%;患者辨证分型以肝郁者居多,约占78.90%,其中肝郁脾虚证最多,约占37.61%,多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四君子汤加减,其次为肝郁气滞,约占29.36%,多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患者服用柴胡复方最长达4年,观察期间应用柴胡总计量最大者为1620 g,最小者为300 g。轻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治疗前后肝肾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剂量合理、配伍正确地使用柴胡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时无劫肝阴等明显的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剑锋 《中外医疗》2008,27(16):77-77
参阅历代医家的观点,肯定与否定柴胡劫肝阴者似乎都为数不少.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柴胡的运用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9.
贵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李建华同志的《柴胡劫阴说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该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柴胡‘劫阴,之说应予摒弃不用”的观点,笔者深感立论根据不足,特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0.
柴胡不同剂量及临床配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在临床配伍应用中,用量和功效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柴胡不同计量在临床上配伍应用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1.
浅论"酸甘化阴"——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酸甘化阴"的概念及其内涵从药物功效、传统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基础研究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对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柴胡、大黄性味功效的异同,发现两者均具有"推陈致新"的功效。但二者性味不同,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这一功效。柴胡、大黄配伍后加强了"推陈致新"的功效,且能较好地调整气机,为最重要的配伍药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临证中,常见把高血压病片面地一概责之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治法上则常墨守“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诸法。而肝气郁结在高血压病辨证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多被忽略。也有不少人认为柴胡能“劫阴”、“升阳”,因而看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禁忌药。  相似文献   

14.
张春香 《中国病案》2008,9(9):44-45
“和肝汤”是方和谦教授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将中医调和肝脾之名方逍遥散化裁而成。方剂组成:当归、白芍、白术、柴胡、茯苓、薄荷、生姜、甘草、党参、苏梗、香附、大枣12味药组成。全方具有养血柔肝,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效。“和肝汤”在临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用于多系统的疾病治疗,取得同样理想的效果。患者亦先后因不同症状,服用和肝汤都取得了良效。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柴胡为扇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 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入药,按性状不同,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苦、辛,性微寒。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4种)、甾醇、挥发油、脂肪酸和多糖。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野生柴胡主要分布在东北、  相似文献   

16.
从历代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可见柴胡具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等特点,能够解表退热、截疟、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适用于肝郁气滞证、中气下陷证、少阳证、外感发热等,常与黄芩、黄芪、升麻、香附等药物配伍以增效。现代研究多认为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病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所致胁痛、乳胀、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相似文献   

17.
总结吕雄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经验。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原方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表证不解兼见少阳"之发热恶寒,肢节烦痛等病症。吕雄教授从"气血肝脾"理论出发,以"疏肝理气,宣畅气机"为法,辨证运用于临床外感内伤等疑难杂症,为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增进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和功效的认识,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通过学习其他医家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认识和论点,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原文论述、药物组成、配伍和功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诊疗风湿性疾病的临床实践,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的两则验案,详细叙述其诊疗过程并对医案加以按评,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结果] 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清火润燥、转输津液、化湿散结的功效。针对干燥综合征郁火伤津、津失传输的特点和结节性红斑水结内停、水火互结的情况,分别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或清郁润燥,或散结利水,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临床上只要抓住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火郁和水结两个关键病理特点,柴胡桂枝干姜汤可广泛应用于包括风湿性疾病等多种复杂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惊恐障碍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治疗研究无突破。其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唐明教授提出了"惊恐障碍由肝气虚致病"之说。文章介绍了唐明教授运用《伤寒论》中经典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气虚型惊恐障碍的辨证及用药思路,阐述了肝虚生恐的病理机制,临床用药重证不重病,拓宽了柴胡桂枝干姜汤之临床应用。并附验案三则,三则案例虽然症状表现不同,但均有肝气虚、少阳太阴合病、土虚湿盛共同症候,故治疗大法趋一,兹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20.
解毒质     
柴胡清肝汤 [成分剂量]柴胡2.0克 当归1.5克 芍药1.5克 川芎1.5克 地黄1.5克 黄连1.5克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山栀1.5克 连翘1.5克 桔梗1.5克 牛蒡子1.5克 瓜蒌根1.5克 薄荷1.5克 甘草1.5克 [用法]汤剂水煎内服。 [功效]滋阴养血,清肝润肺。 [主治]肝阴不足,肝火过旺所致诸症。常用于治疗肺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胸腺淋巴性皮肤病,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