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9-22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椎间孔镜治疗伴有严重脊柱畸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4月住院接受治疗的诊断为伴有严重脊柱畸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B组(机器人辅助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两组患者均进行VAS评分、JOA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X线次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X线次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JOA评分,降低术中出血量、ODI评分、VAS评分,缩短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VAS评分)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经髂骨钻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后入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高髂嵴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由X线测量符合高髂嵴特征并经手术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髂骨钻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参数,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高髂嵴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经髂骨钻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可以较好地实现椎间盘减压及神经根松解,短期内的临床疗效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当,其术中出血量更少,是一种理想的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LDH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窗组和椎间孔镜组,每组57例。开窗组接受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组接受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和术后7 d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椎间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开窗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7 d,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孔镜组ODI评分低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椎间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低于开窗组的17.54%(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拟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两组:硬膜外组(E组)和局麻组(L组),每组20例。E组选L_2-L_3间隙以0.25%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L组直接侧卧位定位以0.5%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术中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刺激脊神经根钳取髓核时,E组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但两组间术前及术后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不影响临床疗效,镇痛效果优于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辅助应用。方法选取行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临床实验设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周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按改良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向前  夏红涛  李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15-391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收治的63例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31例)和椎间孔镜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孔镜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椎间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椎间孔镜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与常规组[6.45%(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进一步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直腿抬高锻炼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两组均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持续性主动直腿抬高锻炼。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d的腰部及患肢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两组组内腰部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升高,患肢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降低(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组内腰部、患肢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组内JOA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主动直腿抬高锻炼能缓解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疼痛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0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采用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A、B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术后6个月的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差异不大。两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该把握好适应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8年5月31日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腰椎功能障碍状况。结果: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恢复优良率明显提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脊髓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2/36)]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时采用脊髓麻醉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89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n=43)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组(n=46)。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catalogue score, VAS)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3天、2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或下肢痛进行评分,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经皮椎间孔镜组均低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组,且术后3天、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椎间孔镜组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0.70%与8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早期疗效差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06-109
目的比较不同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0 mL,B组患者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5μg和0.25%罗哌卡因1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切皮(T1)、扩张通道(T2)、刺激神经根(T3)、摘除髓核(T4)手术结束(T5)等各时段的血压、心率、VAS评分。并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VAS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情况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B组患者在T3及T4时间点MAP及HR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和ODI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能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撷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手术情况、VAS评分、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好(P0.05);与对照组卧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P0.05);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较少(P0.05),与对照组JOA评分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与对照组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较低(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明显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的改善,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TED)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与常规术式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7月因L_(4~5)节段或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FD组(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和PTED组(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估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的优良率为86.05%,FD组的优良率为81.4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TED组VAS评分低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FD相比无差异,但PTED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符合单节段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定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析(JOA)、MacNab疗效、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JOA评分、MacNab优良率、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采取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治疗的安全性也有较高的保障,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三科接受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接受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清肌红蛋白含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神经根过敏及表皮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血清肌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P=19. 128/0.000,16. 397/0.000,20. 198/0. 000,8. 446/0.000,5.584/0.000),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2.223/0.029,2.588/0.01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7例老年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合理规范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其微创性更加适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6-118
目的探讨枳壳甘草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症及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枳壳甘草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枳壳甘草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临床中应加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