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心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析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将患者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瘀血阻络、气滞血瘀型、胃阴不足型遣方用药。结果:辨证辨病结合治疗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心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将患者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瘀血阻络、气滞血瘀型、胃阴不足型遣方用药。结果:辨证辨病结合治疗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英林  张炜  杜蕴珉 《中外医疗》2011,30(34):192-19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黏膜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胃癌发展模式。CAG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治疗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医以辩证为主,并搀和现代医学之理论,治病求本,明晰精微。擅用药对,处方简单,药简力杰。  相似文献   

4.
目的概述近5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治疗进展。方法查阅5年内相关文献资料,从CAG的病因病机、辩证施治、中医治疗以及其它治疗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医药对CAG有明显的阻断及逆转作用。结论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多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痞满、虚痞等病证.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尚不很满意,现就近五年来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为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情志内伤、体质素虚,为本虚标实之证.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发病之标为气滞、痰湿、血瘀.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注重辨证施治、因人施治,同时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的“望诊”,拓展其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整体调控、施治灵活和手段多样是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色及优势,可以有改善胃黏膜组织,逆转、防治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前期黑地黄丸加益母草加减,后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4例,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组织等指标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 临床治愈率75%,好转率100%.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粘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胃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现将中医在CAG的治疗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行中医辨证治疗4周,2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下的变化,并设西医治疗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是可取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湿阻、食滞等为标;临床上可分为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两型;脾胃阳虚证以温胃健脾为法,药用香仁、厚朴、干姜、川芎、丁香、炙甘草等加减。脾胃阴虚证以养阴益胃为法,方用沙参养胃汤加减。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镜及病理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改变。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治疗棘手,而中医药在缓解临床症状,延缓并逆转病势进展方面颇有优势。现将其辨证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患CAG的病患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病患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法;研究组则采用中医治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比组的有效率是70%,研究组的有效率是93.33%,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炎症、胃粘膜萎缩的改善效果明显由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比组少(P0.05)。结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CAG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f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本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发展模式。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十分复杂,效果较差,复发高,部分病人可发生癌变、恶性贫血,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为了探索疗效佳,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案,1997年1月-2001年1月,笔者对346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主要辩证为脾胃虚寒夹瘀,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阴亏虚夹瘀三型并分别施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极为常见,本文拟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断指标等几个方面叙述该病在中医临床的治疗,并搜集整理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其症状特点,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胃胀”、“纳呆”、“嘈杂”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累及肝、脾,主要病因是饮食失节和情志失调,其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滞血淤、本虚标实。1辩病施治辩病治疗,主要针对本病脾胃虚弱、气滞血淤、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以健脾和胃、理气化淤为基本法则,药用基本方。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15g,丹参15g,莪术10g,青陈皮各10g,云苓10g,枳实10g,白术10g,甘草3g,方中黄芪、党参、云苓、白术补脾益气健胃,脾胃得健则后天气血生化有源,青陈皮、枳实、白术疏肝理气消滞化积,使…  相似文献   

18.
李振荣 《当代医学》2011,17(32):4-6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左氧氟沙星200mg,均2次/d。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χ^2=844,JP〈0.05。病理检查:两组患者在胃粘膜痿缩、炎症、非典型增生上进行比较,P〉0.05。在肠化生增生比较上,P〈0.05。两组在肠化生增生的改善上,中医治疗效果好于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在胃脘痞满、纳呆的比较上,P〉0.05。两组在腹痛、嗳气上进行比较,P〈0.01。结论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分析,为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医疗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西医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各50例~[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效治疗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无效治疗20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要比西医治疗效果要明显,但是个人体质不同,最好结合西医共同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董鹏 《中外医疗》2012,31(11):21-2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增强胃动力、保护胃粘膜等内科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萎缩性胃炎采用辨证论治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