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参附注射液50~80 ml加入盐水或糖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7%)高于对照组(7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VEDD明显缩小(P<0.05)、LVEF显著提高(P<0.01)、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好,能明显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心脏功能异常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将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32例)和EH并发心力衰竭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BNP水平,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对比3组BNP和LAD、LVEDD及LVEF水平。探讨BNP与LAD、LVEF和LVEDD的相关性。结果 EH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LAD、LVEDD呈正相关(γ=0.768,0.817,P<0.01),与LVEF呈负相关(-0.823,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AD,LVEF,LVEDD三种心功能指标呈显著相关性,联合BNP水平及相关心功能指标检测用于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衰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6例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对照组血浆BNP的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衰程度(NYHA分级)的加重而显著升高,与LVEF呈负相关(r=-0.911,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909,P〈0.01)。治疗后随心功能改善BNP浓度下降,LVEDD明显减小(P〈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观点已得到证实,本文着重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以及其在早期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微粒子发热法(MEIA)测定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心功能衰竭严重程度相关。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86,P=0),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556,P=0)。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心衰患者早期诊断和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B型钠尿肽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9例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分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组29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组30例,另选2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入院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同一天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室间膈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E峰/A峰值.结果 SHF及DHF两组BN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HF明显高于DHF组(P<0.01);DHF组BNP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增高而升高;BNP在各级心功能分组间差异显著(P<0.01).排除SHF后,BNP>85.85 pg/ml诊断DHF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准确性94%.结论 在排除SHF后,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DHF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83-1385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级.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给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并测定治疗前后的生化全套、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将BNP与心超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所有CHF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也均有相应的改善(均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能降低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并能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快速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Triage诊断仪检测心衰组(106例)和对照组(32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各组血浆BNP(ng·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水平依次递增(P〈0.01)。血浆BNP与超声指标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与LVEDD呈正相关(r=0.6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5,P〈0.01)。房颤组血浆BNP水平(929.65±240.60)ng·L^-1,明显高于非房颤组患者(465.98±169.28)ng·L^-1。(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心衰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后心功能和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4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4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和血浆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后磷酸肌酸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父.05),LVEF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增加( P <0.05),LVEDD、LVESD明显下降( P <0.05),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9.
吴春风  曾建平  黄河  廖德祥 《安徽医药》2014,(12):2289-229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及血浆ADMA、NT-proBNP变化。结果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LVEF、LVEDD、N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改善,血浆NT-proBNP和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经CRT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血浆NT-proBNP及ADM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0.
章琦  胡立群  尹长森 《安徽医药》2009,13(9):1105-11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福辛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24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将CHF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缬沙坦80mg·d-1,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血压、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收缩末内径(LVESD)]及脑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BNP、H-FA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B型利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儿28例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2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4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 d。测定两组患儿入院后24 h内及治疗1周后血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NP、LVEDDI、LVEF、LV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BNP(P<0.01)、LVEDDI(P<0.01)、LVEF(P<0.05)、LVFS(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7,P<0.01,n=57),治疗后BNP与LVEF无关(r=-0.326,P=0.26,n=57)。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可更显著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抑制BNP释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45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入院、出院时测定其血浆BNP、LVEDD、LVEF,选择4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检测指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与LVEDD、LVEF具有相关性,患者BNP水平出院时明显降低。结论:血浆BNP可以筛查心脏疾病,判断左心室收缩、舒张障碍,客观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并且与NYHA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也显示出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素与心功能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浆脑纳素 (BNP)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 12 2例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 2 0例对照组血浆 BNP浓度 ;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EDD)。结果 心衰患者 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 (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 ,其与 L VEF呈负相关 (r=- 0 .34,P<0 .0 0 1)。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 BNP浓度下降 ,L VEDD明显改善 (P<0 .0 5 )。结论 心衰患者血 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及洋地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9%高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提高,BNP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与LVEF存在负相关(r=-0.167,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增加LVEF,降低血浆BNP,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赵巧凤 《河北医药》2012,34(17):2574-2576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B型利钠肽(B-typy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加强休息、限盐、利尿、扩血管、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但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及丹参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环磷腺苷葡胺60~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静脉滴注,14d为1疗程。给药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观察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NP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及其监测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人院前和治疗后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ELISA法监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心功能不全血浆BNP水平明显偏高,二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和LVEF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是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快速诊断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迅速判断心衰严重程度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BNP水平检测对慢性心衰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患者NYHA分级结果在Ⅱ~Ⅳ级之间,对所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记录,根据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组患者相比血浆BNP水平、LVEF、LVED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3.05±0.9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9±0.47)mmol/L]、胆固醇[(4.53±1.12)m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B组[(2.57±0.93)mmol/L,(1.11±0.43)mmol/L,(3.89±1.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左室功能的变化,可作为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同左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