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及椎旁肿瘤误诊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于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6):661-661
脊柱及椎旁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脊髓和神经根受肿瘤侵蚀或压迫而引起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颈肩、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当伴有椎体或椎旁肿瘤时,容易与椎间盘突出症(DH)相混淆,而延误治疗。我们收治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其中误诊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柱及椎旁肿瘤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及椎旁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脊髓和神经根直接受肿瘤组织侵蚀或压迫,引起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且病情发展较快。颈肩、腰腿痛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当伴有椎体或椎旁肿瘤时,往往容易与椎间盘突出症(DH)相混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共收治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0例,其中经手术证实误诊9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鑫 《抗癌》2016,(1):28-29
随着脊髓脊柱肿瘤综合治疗的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手术治疗可缓解疼痛,维持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脊髓脊柱手术难度较大,尤其是髓内肿瘤和多发性脊柱骨肿瘤,肿瘤有时难以完全切除,术后仍需进行放化疗等后续治疗,那患者术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附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附32例分析)林海利,郑亚才,严康宁福建省漳州市医院(363000)脊柱转移性肿瘤,其原发病灶常较隐匿,难于发现,早期多以局部酸痛为首发症状,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常易误诊,直至病情发展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已属晚期,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5.
伴有脊髓受压的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来说,脊髓压迫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将导致疼痛、脊柱不稳、神经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后果。现就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肿瘤是一种原发于脊柱椎管内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因其常起病隐匿,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常延误诊断或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脊髓变性等.笔者报告 1 例儿童患者腰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髋关节滑膜炎的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及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髓脊柱肿瘤的治疗是神经外科专业的重要内容,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脊柱肿瘤的主要手段。准确的定位、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电生理检测是成功治疗脊髓脊柱肿瘤的关键。本期内容总结了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组为主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及经验,以供神经肿瘤外科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脊髓髓内肿瘤作为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被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所重视,其治疗效果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总结我科近一年来收治的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治疗经验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对我科2006~2007年经手术治疗的53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肿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室管膜瘤49.1%,星形细胞瘤30.2%,脂肪瘤15.1%,血管母细胞瘤5.7%,本组总全切率为56.6%.次全切除率为30.2%,部分切除或活检率为13.2%,室管膜瘤全切率可达96%,无手术死亡患者。结论:通过早期诊断及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大都可做到全切并且少有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等,近距离放射治疗,尤其是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对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作用机制、对人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ub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以“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分子生物学和脊柱转移瘤”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6-07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2)125I粒子植入后对机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3)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预后.排除标准:(1)实验设计不合理;(2)非随机对照实验;(3)总样本数或总病例数<15例.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9篇.结果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可以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及脊髓神经的功能无显著性影响,并可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肿瘤靶区的辐射剂量高,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效果明显,可缓解脊髓压迫症状;125I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还可进一步增加疼痛缓解率并恢复了脊柱稳定性,有叠加效应及优势互补作用;脊柱转移瘤溶骨性破坏累及小关节导致脊柱不稳以及出现较为严重的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可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这是一种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局部肿瘤控制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结论 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较,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崔佳宁  王俊杰 《癌症进展》2019,17(1):31-33,62
脊柱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常常导致骨相关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脊柱转移瘤邻近脊髓,如何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同时保护脊髓功能,成为临床工作的难点。传统的二维放射治疗由于缺乏靶区的高度适形性和准确性,治疗剂量常受到脊髓耐受剂量的限制,治疗效果欠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形放疗、调强放疗、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近距离放疗等技术的出现,使得靶区可以达到更高的照射剂量,而脊髓剂量在耐受范围之内。目前,放射治疗已成为脊柱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式。本文就脊柱转移瘤的放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脊柱转移肿瘤手术治疗风险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o HM  Ye ZM  Yang DS  Li WX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226-230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肿瘤的手术治疗风险和预后。方法  1992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 6 3例 ,其中前路椎体全部或部分切除脊髓减压、内固定 4 1例 ,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加内固定 8例 ,一期前后路肿瘤切除固定 14例。手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结果 术后X线显示所有患者均取得脊柱的稳定。除 1例术后 3d死亡外 ,有 5 7例 (91.9% )患者疼痛有显著的缓解或消失 ,4 1例 (6 6 .1% )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改善。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13.5 9个月 ,肺癌和肝癌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6个月 ,乳腺、胃肠道、前列腺癌和其他肿瘤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个月 ,甲状腺和肾癌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2 8个月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脊柱转移肿瘤手术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生存时间与原发肿瘤类型有关 ,肺癌和肝癌脊柱转移者生存时间较短 ,甲状腺癌和肾癌生存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间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依据Tokuhashi脊柱转移瘤评分标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和人工椎体置换术等,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视觉(VA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脊髓功能以及体力状况,跟踪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功能及体力状态也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4个月。结论依据患者原发肿瘤类型及治疗前正确的评级,结合患者的临床状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脊髓和体力状态有明显恢复,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正脊柱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畸形、椎管狭窄、脊髓肿瘤以及脊椎结构不稳等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手术方法。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多数的脊柱手术都以内固定辅助的植骨融合来完成。手术操作中,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脊柱施加某些作用力,如加压、撑开、牵拉。如果这些外力被过量施加,或者放置的内固定器械位置不佳、融合植骨的方式不对,便可能导致医源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相似文献   

14.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73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随着神经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术中监测手段的发展,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现实。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髓内室管膜瘤173例,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163例(94.2%),近全切除8例(4.6%),大部分切除2例(1.2%),出院3-6个月门诊随访好转142例(76.3%),余随访不全。结论: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争取全切是髓内室管膜瘤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肿瘤的性质与部位、手术技巧与切除程度等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脊柱稳定性重建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术后随访5个月至5年,对患者的脊柱稳定性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通过X射线检查确定,12例未作内固定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轻度脊柱失稳,68例进行内固定患者均未出现脊柱失稳征象,所有患者的植骨均融合良好,融合时间2~6个月,平均为(3.5±1.6)个月。随访期间80例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或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对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脊柱转移瘤约占骨转移性肿瘤的40%,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肝癌居多[1].胸段为最易受累的部位(70%),而颈段(10%)、腰段(20%)受累的概率较小;80%的脊柱转移瘤病灶位于椎体的前部结构,病变侵犯后柱约20%[2].由于肿瘤侵袭脊椎,间接或直接影响脊髓或神经根,常引起剧烈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逐渐延长,首次放疗后在照射野内或旁复发或诊断新发肿瘤病例显著增长。但各种正常组织修复放疗损伤能力差异很大,因此合理的再程放疗决策需要深入认识各OAR放疗后长期修复的能力。脊髓是放疗计划中首先需要限制剂量的OAR,放射性脊髓炎大多在放疗结束后6月至 3年内发生[1],其临床症状表现决定于脊髓平面、脊髓受损范围及病变程度,早期症状有浅感觉异常,肌无力等,随着病变进展,症状多样化,如步态不稳、轻瘫、偏瘫等。放射性脊髓炎主要是白质病变,外侧束多见,血管内皮损伤是放疗损伤的重要机制,其次有神经髓磷脂崩解、轴突变性、神经胶质细胞肿胀,镜下形态学可见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闭塞、外渗及白质凝固性坏死或软化灶[2-3]。笔者对脊髓再程放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数据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有助于临床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961~1981年收治的原发性脊柱肿瘤43例。其中骨血管瘤和骨髓瘤最多,各7例。胸椎和骶椎最好发病。临床表现为疼痛,运动障碍、肿块、压痛以及神经受压的症状和体征。X线常表现为不规则的溶骨或成骨性损害,椎体病理性压缩,其上下间隙完整。诊断须结合临床、X线与病理所见。 43例中22例作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20例活检后放疗或化疗。手术治疗的效果较非手术满意。根据本组资料认为,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有效方法,除对射线或抗癌药物敏感的病例外,可充分作好准备后早期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19.
脊柱血管瘤     
脊柱血管瘤是一种错构瘤,是良性肿瘤。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是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其发病部位一般以胸椎多见,其次为腰椎、颈椎、骶椎。本病常见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但14-65岁者都可发生,女性多于男性。有症状的血管瘤往往仅有局部轻微疼痛及不适感。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压迫脊髓时才出现相应的症状,可出现相应节段以下的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并出现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20.
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柱肿瘤的方法及术后稳定性重建问题.方法对84例脊柱肿瘤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入路的刮除、切除、脊髓减压手术,通过植骨、骨水泥充填、人工椎体置换等方法进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4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综合治疗后,通过缓解程度判定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57例肿瘤切除彻底,植骨愈合良好,骨水泥及人工椎体固定牢靠,无松动移位.47例恶性肿瘤经放化综合治疗后,CR 14例,PR 16例,MR 8例,NC 9例.结论手术治疗脊柱肿瘤对抢救截瘫、缓解症状有很大意义,应根据肿瘤的性质、节段和类型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椎体肿瘤全切除的病例行人工椎体置换和自体植骨术联合后路固定可保持术后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