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通过前瞻性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生中毒的时间、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的名称、剂量,毒物的种类、入侵的途径、以及急诊处理方法、治疗的结果、转归等进行填表登记。结果:共调查中毒病例503例,男221例,占43.94%,女282例;占56.06%,男女之比为1:1.28。其中意外中毒303例,占60.24%,其中自杀中毒者274例,占54.47%,20~35岁为中毒的高发人群,前三位职业为农林牧渔业,其它无业人员和学生,前三类毒物分别为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镇静安眠药中毒,中毒高发月份为11月~3月,占全年的49.90%,死亡10人,占1.99%。结论:急性中毒以20~35岁为高发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毒物以农药、一氧化碳、镇静安眠药为主,意外和自杀为常见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中毒途径,农林牧渔业、其它无业人员和学生为主要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2.
616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目的通过回顾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来诊的急性中毒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准确填写急性中毒表格,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病人来源、发生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名称、剂量,毒物种类、侵入途径,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及转归等。结果自2001年7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止,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616例,男女比为1:1.4,女性高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发生在20—29岁的年龄组(占32.6%),其次发生在30~39岁之间,占24.3%。主要毒物是药物,其中最多的是镇静催眠类,占中毒总数的21.7%。居第二位的中毒物质为一氧化碳占17.9%,然后是农药中毒占17.1%,再其次是酒精中毒占10.1%。自杀占急性中毒的47.1%,口服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占77.1%。73.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中毒病人的职业排在前三位的是农民(19.6%)、待业人员(18.2%)和学生(14.0%)。中毒在8月、9月高发,占全年的24.9%。96.6%的病人出院,死亡占1.6%。结论我院急性中毒病人以20~39岁为多见,尤以20~29岁最多,女性多见;毒物排列顺序为药物、一氧化碳、农药、酒精;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途径。农民、无业人员和学生是主要的中毒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3.
急性中毒是指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在短时间内超量进入人体,造成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及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局限性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急性中毒的物质成为毒物,但并非所有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都是毒物,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毒物。  相似文献   

4.
108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调查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全国11个省市、37家三级医院发生MODS的病例情况。结果MODs原发病因仍然是重症感染、大手术后、休克、心肺复苏后、创伤、重症胰腺炎。1087例MODS患者中,60岁以上所占比例达66.1%;总住院病死率为60.4%,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逐渐上升。单纯发生脑、呼吸、肾脏、凝血、心血管、胃肠功能障碍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相应器官未发生功能障碍组;MODS病死率随着发生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对患者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的手段较为全面,尤其表现在血液净化,以及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使用率提高。结论住院的MODS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66.1%。虽然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有较大进步,但MODS病死率仍高达60.4%;各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管、脑、肾脏、胃肠、呼吸系、肝脏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江苏省淮安市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06—2017-05期间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4例急性中毒患者中,女247例;平均年龄44.8岁,40~49岁年龄组占急性中毒病例最多(25.7%)。农药和药物中毒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农药中毒8月份达峰值。自杀是急性中毒患者最常见的原因(76.7%)。最常见中毒途径为口服中毒(87.3%)。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毒物(59.9%),前3位农药是有机磷(35.0%)、百草枯(23.6%)和草甘膦(8.7%)。洗胃是干预口服中毒患者的常用措施(70.0%),血液灌流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95.0%)。急性中毒患者院内病死率为2.4%,自动出院患者院外病死率为72.7%。结论:淮安市急性中毒有其区域性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指导地区对急性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76例伴MODS。结果:76例伴MODS中,死亡17例,病死率22.4%。发生2、3、4、5或5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者病死率分别为3.7%、12.0%、44.4%、83.3%。受累器官个数在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比较差异显著(X~2=99.81,P<0.005)。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脑(97.4%)、呼吸(94.7%)、循环(92.1%)、肝脏(55.3%)、肾脏(52.6%)、胃肠道(42.1%)、血液(31.6%)。各器官衰竭的构成比:呼衰47.1%、心衰29.4%、脑衰17.6%、肾衰5.9%。结论:不同中毒致MODS的病死率不同,且随器官障碍数目的增加而升高;不同中毒致MODS其器官障碍顺序不同,直接死亡原因也不同,这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干预可能发生的器官功能障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病死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方法,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全国11省市、37家三级医院1 087例MODS患者的病例情况。结果:1087例患者中,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占39.7%,28d住院病死率为60.4%,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上升。结论:脓毒性休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年龄≥55岁、黑便、粪便潜血阳性是MODS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主要高危因素,而年龄≥50岁、血pH值〈7.35为MODS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6458例急诊伤害病例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规律及伤害病人急诊救治情况 ,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 ,对 2 0 0 1年 7、10月以及 2 0 0 2年 1、4月上半月在所选择的医院急诊首诊的伤害病例进行调查。由接诊的医生亲自对病人进行询问 ,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 6 4 5 8例伤害病例调查表。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 94 :1。 15~ 34岁组伤害比例最高占 5 4 80 %。意外伤害占伤害总人数的 81 14 %。工人、农民、学生伤害居职业前三位。伤害发生的昼夜分布存在集中趋势 ,围绕 13:2 6 0 7分布。伤害地点以公共场所中街道公路为主 (占 4 3 33% )。机械性损伤最常见 (占5 3 30 % )。机动车运输事故是伤害的首位死亡原因。跌倒是 6 0岁以上老人的第一位伤害种类。伤害病死率为 2 32‰。结论 急诊室伤害监测是伤害发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 ,通过本研究提出了对伤害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9.
程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11-641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防控策略。方法对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01-01-2010-12-31网络直报的360例手足口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4月龄~15岁,以1~3岁幼儿发病率最高,4月份为发病高峰,男性儿童多于女性儿童,农村病例多于城区,以普通病例为主,呈现分散聚集状态,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比2008年以前明显增高,只有做好卫生宣教,掌握其流行因素及规律,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就能防止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人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急性中毒病人群体的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研究者设计的急性中毒病人调查表,对在一年研究时间中到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分析。结果:一年中共收集急性中毒698例,占同期急诊病人的3%。镇静催眠药中毒最为常见(28%);一氧化碳中毒居第二位(19%);食物中毒与杀虫剂中毒并列第三位(均占5.5%)。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1%)。12%病人需住院治疗,2.4%病人死亡。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常见中毒特点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诊疗结果,为提高本地区急性中毒诊治水平、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登记,收集其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毒物接触时间、中毒原因、中毒物种类、毒物接触途径、毒(药)物鉴定与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处理措施与患者去向等信息,并进行前瞻性、描述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2800例急性中毒病例以治疗药物急性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20~45岁为急性中毒第一位高发年龄组;职业以失业人员为第一位职业类别;女性多于男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第一位(86.43%);毒物鉴定率仅9.71%。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0~45岁的女性以及失业人群;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监管镇静催眠类药物处方管理;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鉴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判断急性中毒患者是否合并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入院的54例急性中毒患者(实施后组)的PCT,并与管理办法实施前63例未检测PCT患者(实施前组)比较。结果两组年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住院天数、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抗菌药使用率低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中使用抗菌药组PCT水平较未使用抗菌药组PCT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的高表达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及指导抗菌药的分级管理等均有较高的价值,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急性中毒患者整体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改善预后。方法:分析评估926例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及病情转归,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急性中毒患者抑郁心理发生率高,经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其中774例患者病情改善出院,120例患者收住院或转院,20例患者逃离医院,12例患者死亡。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急性中毒患者救治措施的实施及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群发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采用单纯药物及血浆置换等不同方法对36例急性群发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急性溶血、肝脏、肾脏、心脏酶学等动态变化,以及血、尿砷浓度的清除情况。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表现明显的接触时间-效应关系,血砷与尿砷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r=0.718,P=0.019)。但血砷、尿砷浓度与临床中毒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血砷、尿砷浓度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HBD)、间接胆红素(TBIL)、直接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酐(Cr)等均无相关性(P>0.05);血浆置换治疗可快速控制溶血继续发生(24 h内溶血控制),缩短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同时血HBDH、AST、LDH、CK、IBIL、DBIL、BUN在治疗后12~72 h内快速下降(P<0.05)。结论轻度急性砷化氢中毒单纯药物治疗预后良好,对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血浆置换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宜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抢救光气中毒患者中医务人员二次中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光气二次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以《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二次中毒患者与原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片。结果本组25例二次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14例(56.0%),咽刺激13例(52.0%),胸闷10例(40.0%),气促2例(8.0%),眼痛1例(4,0%)。各主要症状发生率与收治的410例原发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5例肺部体检均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表现异常率占100%,表现为典型的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根据《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属轻度急性光气中毒。经对症治疗,全部患者7~10 d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医护人员在抢救急性光气中毒患者时应增强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以防发生二次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6.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blocker therapy reverses 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in acute theophylline poisoning. We present a case of acute theophylline overdose treated with esmolol under haemodynamic control. Haemodynamic monitoring was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du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of esmolol and in deciding on treatment with fluids.  相似文献   

17.
新兴城区综合医院急诊急性中毒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杭州市新兴城区综合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群体的情况,以探讨新兴城区综合医院急性中毒的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从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中毒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中共有318例急性中毒患者,占同期急诊抢救患者的8.3%,男性41.2%,女性58.8%。中毒高峰年龄段为21~30岁(占53.5%)。酒精中毒居第一位(34.3%,男性占83.3%),其次为安眠类药物(34.0%,女性占72.4%)和食物中毒(6.91%,学生占90.9%)。就诊时的病程超过1h者47.1%,小于30min者38.1%,且二者在患者转归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就诊季节分布和中毒类型无特异规律性。中毒患者中,专业技术人员30.8%,待业人员19.5%,学生19.6%。中毒方式中主动有意图者占85.2%。结论青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新兴城区急性中毒发生的高危人群;中毒类型与职业和性别有关;就诊时的病程与中毒转归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经血液灌流治疗的26例急性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在患者血液灌流治疗开始时、30 min时和120 min时,从体外循环动脉采血端取血检测血pH值、PvCO2、PvO2、血乳酸、钾、钠、游离钙、碳酸氢根和血糖值.应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3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指标在不同时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液灌流治疗开始时、30 min时和120 min时pH值分别为(7.36±0.05)、(7.36±0.04)、(7.35±0.06);PvCO2分别为(41.0±8.8)、(40.0±5.7)、(38.0±6.7) mmHg; PvO2分别为(37.0±11.8)、(41.0±7.5)、(46.0±7.9) mmHg;血乳酸水平分别为(1.35±1.00)、(1.11±0.57)、(0.69±0.52)mmol/L;血钾水平分别为(3.1±0.5)、(3.1±0.4)、(3.0±0.4) mmol/L;血钠水平分别为(136.3±4.8)、(137.3±5.4)、(137.3±5.0)mmol/L;血游离钙水平分别为(0.95±0.11)、(0.94±0.12)、(0.97 ±0.10) mmol/L;血糖水平分别为(7.90±3.47)、(6.20±1.55)、(5.88±1.43) mmol/L;碳酸氢根水平分别为(22.8±3.3)、(22.2±2.3)、(22.0±2.2) mmol/L.血PvO2、乳酸和血糖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6.338、5.335和5.600,P值分别为0.003、0.007和0.005),血pH值、PvCO2、血钾、钠、游离钙和碳酸氢根等指标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对急性中毒患者的内环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80例急性中毒患者(镇静催眠药、乙醇、一氧化碳及农业杀虫剂各20例)及20例正常人血清 sIL-2R。结果 急性乙醇中毒组(AL 组)与急性一氧化碳组(CO 组)血清 sIL-2R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组(SH 组)、急性农业杀虫剂中毒组(FI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 组与 CO 组血清 sIL-2R 均高于 SH 组(P<0.05),余各中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L 组治疗后 sIL-2R 低于治疗前(P<0.05),CO 组治疗后 sIL-2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SH 组与 FI 组治疗后 sIL-2R 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9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均可致 sIL-2R 增高。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sIL-2R 降低较非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明显。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免疫异常的急性中毒尤其是无特效解毒剂治疗的急性中毒是切实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