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41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时行运动平板心电图(TET)、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比较三者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3月~2007年2月收治的在临床上疑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 1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运动平板心电图(TET)检查阳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运动平板及临床上疑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1例,男33例,女8例,年龄53.8±10.1岁(44~75岁).作常规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血肌酶谱等检查,进行CAG检查,比较共性间隔时间为10.5d(7-21d).  相似文献   

3.
雷伟 《中外医疗》2010,29(1):37-3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动态心电图(AECG)2项无创性检查进行串联试验后对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患者均行TET和AECG检查,将结果与其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项检查串联试验后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单项检查明显提高。结论TET和AECG各有优势和不足,而两者联合使用对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1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时行运动平板心电图(TET)、24h动态心电图(Hoher)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比较三者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采用运动平板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疑诊为冠心病的86例患者,同时行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后两者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运动平板试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诊断价值优于动态心电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夏中华  岳燕萍 《广西医学》2003,25(12):2564-2565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部位和范围 ,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设备昂贵 ,操作技术要求高 ,费用高 ,为侵入性有创检查 ,有一定的并发症等 ,很难作为常规检查在基层医院普及。本文通过以 CAG为对照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TET)、动态心电图 (DE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对象为 2 0 0 0年 8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院住院拟诊冠心病并于同期 (<1月 )行 TET、DEG、CAG检查者1 0 8例。男 72例 ,女 36例 ,平均年龄 (5 3± 4 .6 )岁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2 5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相关性。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疑诊冠心病患者300例,均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疑诊冠心痛患者300例中经动态心电图监测阳性168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138例,阴性30例;动态心电图监测阴性132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46例,阴性86例。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2种检查均对冠心病诊断有着直接的临床指导作用,对冠心病诊断具有相关性,是采取不同方法共同求证,2种检查方法可以相互弥补短缺,从而提高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查手段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测手段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国内近10年来发表的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的病例,对其归纳分析。结果 在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19180例病例中,有66.6%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对照,核素心肌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88.7%,静息超声心动图为65.7%,负荷超声心动图为74.2%,负荷心电图69.2%,运动心电图74.3%,动态心电图为63.0%。结论 建议对有胸痛、胸闷主诉且静息心电图有ST—T阳性改变的患者,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时应当谨慎,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苏中谊 《吉林医学》2014,(18):4018-4018
目的:通过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分析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试验组的诊断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阳性率高,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 动态心电图(DECG)和核素心肌显像(ECT)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将32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与DECG和E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经临床或心电图等检查拟诊为劳力性心绞痛或可疑冠心病人32例,其中心肌梗塞6例。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54.3±7.5(44—77)岁。 1.2 方法:(1)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法,冠心病诊断标准,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选择10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胸闷、胸痛等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分为A、B、C三组,采用Judkin法对三组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结果A组患者的CAG阳性率最高,达81.8%,B组48.3%,C组14.8%,C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缺血改变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艾高山  卜婕  唐晓明  刘洁 《中外医疗》2009,28(22):162-163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平板运动试验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6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将其普通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心电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56例疑诊患者中,6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男性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5例为假阳性,而57例CAG阳性患者中12例平板运动试验为阴性;42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女性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4例为假阳性,而38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10例平板运动试验为阴性.平板运动试验的灵敏度在男女病人分别为78. 8%、73.7%特异度分别为40.0%、61.1%.结论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且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本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现将其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历选择选择2004—2006年住院接受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0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为冠心病标准,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1~82岁,平均(55±10)岁。1·2观察方法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实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诊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直径减少≥50%者判断为阳性。2结果2·1心电图(ECG)与冠脉造影(CAG)结果比较60例冠…  相似文献   

14.
宋瑞华 《大家健康》2017,(12):41-4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②方法 选择70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1周内分别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并于1周后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运动试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分析缺血性ST段改变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等各项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项均有和均无缺血ST段改变(均阳性或均阴性)和单用运动试验或12导联动态心电图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等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联合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意义与单独应用一种检查,无显著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陈世蓉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06,18(4):395-396
目的评估心电图、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症状疑诊冠心病的病例60例,每例患者均在2个月内做心电图、运动平板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对照。结果在心电图阳性1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8例,心电图阴性4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22例;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38例中冠脉造影阳性31例。冠脉3支以上严重病变的运动时间、运动量较1、2支病变和非冠心病小,运动达阳性时平均心率低。结论普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低,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高,其运动时间、运动量和最大心率值对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翠娟 《广西医学》2002,24(10):1642-1643
自从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开展 ,CAG被认为是目前最直观、准确率最高的诊断冠心病(CAD)的方法。对提高传统心电图 (ECG)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有了更好帮助。本文对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 ,旨在能早期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8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5 4例 ,女性 4例。年龄 3 3~ 81岁 ,平均 5 7.9岁 ,合并高血压 1 5例 ,高脂血症 2 2例 ,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 6例 ,临床均有胸痛或胸闷等症状 ,拟诊 CAD。1 .2 诊断标准 :高血压按 1 999年 WHO诊断标准 ,高脂…  相似文献   

18.
刘蔚  裴飚 《医学综述》1996,2(7):379-380
本文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探讨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1 对象和方法病例选用近年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2例,男86例,女26例,年龄36岁~82岁,平均60.5岁±10.8岁。对照组为门诊或住院患者,经全面体格检查、胸部X线、静息心电图等检查除外冠心病者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2岁~74岁,平均54.3岁±11.6岁。冠心病的诊断采用1979年ISFC/WHO的诊断标准,并除外已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者,也不包括合并房颤者和急性心肌梗塞者。全部病例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室性早搏的发生情况,室性早搏的严重程度根据Lown分级标准,并以此…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2 0 0 0年 8月~ 2 0 0 3年 1月 ,对 32 0例心悸患者行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 ,旨在进一步了解心悸的病因 ,探讨心悸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因阵发性心悸就诊的门、急诊及住院病人 ,女性 196例 ,男性 12 4例。年龄 16~ 75岁。且在作DCG检查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发作 ,并与生活记录作对照 ,除外因发热或使用阿托品、氨茶碱等药物所致者。1.2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HP1810型 12导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做 2 4h连续记录。其中 2 97例在DCG检查前作过常规 12导心电图 (EKG)检查。2 结果2 .1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对诊断有心血管紊乱症状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比较其优劣。方法选择400例45-55岁临床有胸闷、胸痛、心悸症状临床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400例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共51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13例,阴性者38例,阳性率25.4%。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112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8例,阴性84例,阳性率25.0%,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43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29例,阴性者14例,阳性率67.4%,与单项阳性率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筛选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者,其阳性率较单项检查高,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