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1月治疗的36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诊治情况。结果36例患者中有29例有明显易感因素,早期症状与体征不相符。手术治疗21例,死亡5例,保守治疗10例。结论临床上有明显易感因素者如出现腹痛剧烈而腹部体征轻微,应怀疑本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常继发于其它疾病,临床上很难在发病早期确诊而延误治疗。当病情加重,发生明显腹膜炎时小肠已广泛性坏死,病死率极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敬长春  陈冰  朱玉森 《胃肠病学》1999,4(3):132-132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31~78岁,平均55岁。发病至就诊平均4.5天。术前3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消化道穿孔。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1例有心肌梗塞史,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4例中3例死亡,其中1倒术后2天再次出现小肠系膜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坏死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坏死11例诊治体会高广文我院近20年收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11例,占我院住院人数0.005%。是一种少见病[1]。该病无特异性诊断,待发生明显腹膜炎时小肠已发生广泛性坏死,临床存在延误诊断和失去手术时机问题[2...  相似文献   

5.
6.
肠系膜血管阻塞引起的肠梗死在十九世纪已有报道,但直至1935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简称MVT)才被描写为与动脉阻塞有区别的一种临床疾病。目前已知MVT不仅可并发于许多疾病过程,而且也可发生于无明显其他疾病的情况。有些近年的报告,集中于MVT与  相似文献   

7.
陈安兰 《山东医药》2004,44(3):68-69
患者男,47岁。早餐后突发性上腹疼痛伴呕吐胃内容物1次,经解痉治疗腹痛不缓解,次日呈持续阵发性加剧,以上腹部明显。发病后无排便、排气。查体;T37.6℃,P88次/min,R21次/min,BP19/11kPa。神志清,痛苦病容,强迫体位。腹平  相似文献   

8.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起病缓慢,症状多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我们曾遇到3例,误诊2例,教训深刻。报告如下。例1:男,38岁,因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10天、腹痛加重伴腹胀3天而入院。经X线及B超检查,均提示肠梗阻,遂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淡红色炎性渗液约1500ml,回肠中下段已坏死约180cm,对应肠系膜增厚、变硬、呈暗红色,静脉内可见暗黑色条索状血栓,动脉搏动不明显,淋巴结肿大,其余肠段正常。其它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切除坏死肠段及相应系膜后行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腹痛腹胀持续存在。第6天引流口溢出暗黑色液体,逐渐增多。第10天以肠坏死再次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4例MVT患者的诊治经验,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以腹痛起病,症状与体征不符,术前误诊率达100%,均经手术治疗,3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该病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多经手术确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选择B超、CT等较敏感的检查,对诊断有积极意义.早期切除坏死肠管及静脉阻塞的肠系膜,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患者,女,85岁,因右腹股沟区肿物3d,肿物红肿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d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患者于3d前劳累后出现右腹股沟区半圆形肿物,约5cm×5cm×5cm大小,压痛,并伴有阵发性腹痛,在当地卫生院行抗感染治疗无效。2d前肿物红肿,疼痛,腹胀并呕吐肠内容物;病后少量进流食,每日补液约1500ml,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8℃,P104次/min,Bp110/80mmHg(1mmHg=0.133kPa),腹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右腹股沟韧带下方肿物约5cm×8cm×8cm,表面及周围皮肤充血,皮温增高,压痛,有张力。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3×1010/L,中性粒…  相似文献   

11.
<正> 病例:男、36岁,农民,住院号:4212。1985年3月18日以间竭发作性上腹及脐周痛一月余,近六大来加重急症住院。病初腹痛持续30分钟常自然缓解,伴腹胀,尚能进食。当地县医院诊为“肠蛔虫症”,服驱蛔灵便出蛔虫30余条,但腹痛无好转,六天来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解黑便一次。既往健康,无腹痛、肝病及腹部外伤史。检查:T:37.3℃P:84次/分、BP:130/80mmHg、R:21次/分,一般状况尚好,表情痛苦,皮肤粘膜无出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老年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10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血便等;体检:腹部柔软,无固定压痛点,胚鸣音消失或减弱.入院诊断时均误诊为胰腺炎、阑尾炎或肠梗阻等.2例经超声检查、8例经CT检查而确诊,2例同时进行了血管造影.经手术治疗8例,其中5例治愈,3例死亡,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介入溶栓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老年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且病死率高,应提高对本病认识,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无肠坏死者可以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病例:患者男,64岁。因"腹部反复不适1个月,加重3 d"于2017年12月3日收治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腹部不适,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全腹部隐痛,可自行缓解,偶有排便不成形。3 d前饮酒和食用海鲜后,腹痛症状加重,表现为下腹部剧烈绞痛,持续不缓解,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我院急诊科就诊,予以解痉、镇痛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收治入院。体检:体温36. 5℃,心率9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7/86 mm Hg(1 mm Hg=0. 133 k Pa),心肺体检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软,下腹部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较罕见的肠系膜上血管阻塞性疾病。由于术前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难以早期诊断。自2001年以来,我们曾收治3例,2例经治疗好转,1例死亡。现择其中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3~2003年我们收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0例,结合文献.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 14例MVT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腹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急性MVT 10例均表现为剧烈腹痛 ,其中 9例有肠梗阻或腹膜炎的表现。慢性MVT主要表现餐后腹痛、体重下降等。本组病例均有伴随疾病存在。抗凝保守治疗和手术是MVT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MV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临床上极易误诊。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刘某男,44岁,1992—05—15入院。2年前开始餐后腹胀,纳差,近7月起伴上腹部持续隐痛并向腰背部放射,腹泻黄色稀水便4—8次/d,2年体重下降15kg,门诊以慢性胰腺炎收入院。查体:消瘦、左中上腹有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呜  相似文献   

18.
王长友  高舸 《山东医药》2004,44(36):66-67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MVT是指有症状,时间不超过4周者;而症状超过4周,且没有肠梗死,或经腹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者,称为慢性MVT。临床所见多为急性MVT。MVT初期症状轻微,腹部常无阳性体征,故早期不易确诊。文献报道本病的误诊率高达90%~95%。为了降低误诊率,现将有关的诊断方法做一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肠系膜动脉静脉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动脉静脉血栓形成 (MAVT)是临床上少见的急腹症 ,起病隐匿而且症状不典型 ,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和死亡。本文总结 2 1例 MAVT临床资料 ,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4 0~ 91岁 (平均6 8.4岁 )。并存病 :本组 13例患有老年人常见病 ,其中高血压13例 ,心脏病 (包括心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 13例 ,慢性肺病 8例 ,糖尿病 6例 ,贫血 13例 ,低蛋白血症 10例 ,肾功能异常4例。1.2  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 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且进行性加重 ,伴腹胀、恶心及呕吐。腹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4月至2003年5月,我院共收治11例肠系膜血栓形成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