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胆道阻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肝脏方面可以引起血循环及血流量的改变,而肝血循环的变化对肝脏乃至整个胆道均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证实,肝血流是影响胆道流体力学的重要因素,而胆道流体力学变化与胆道的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胆道并发症尤其是缺血型胆道病变已成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肝脏缺血再灌注引发胆道系统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分析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行上腹部64排CT检查,然后使用软件辅助系统进行肝脏、肿瘤、血管、胆道的三维重建,显示血管和胆道与肿瘤的三维关系,进行虚拟的肝切除手术方式设计.结果 成功完成对肝脏、肿瘤、血管以及扩张胆道的三维重建,其画面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放大观察.术中证实术前评估和规划及设计的虚拟手术方式与手术的实施一致.手术切除的肝脏体积与软件辅助系统评估的体积差别在5%左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肝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能对肝门部胆管癌作出准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  相似文献   

4.
肝管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肝管的长度,直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肝脏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对10例新鲜肝脏进行血管灌注铸型,同时观测副肝管的数目,来源,注入部位和毗邻关系,用游标卡尺测量60例成人尸体肝脏的肝左,右管及肝总管的长度,外径和汇合角度,结果:与右肝管相比,左肝管粗,短,直;副肝管的出现率为15.7%(11/70),左、右肝管在长度,外径方面在差异(P<0.01),副肝管的出现率高(15.7%),结论:在胆道外科手术时应注意副肝管与周围的胆道和血管的关系,以免损伤。  相似文献   

5.
胆道梗阻时肝血循环的变化及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剑明 《腹部外科》1997,10(5):237-238
胆道梗阻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肝脏方面可以引起血循环及血流量的改变,而肝血循环的变化对肝脏乃至整个胆道均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证实[1]:肝血流是影响胆道流体力学的重要因素,而胆道流体力学变化与胆道的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一、胆道梗阻时肝血循环的变化1.肝血流量的变化:由于所选择的胆道梗阻不同时期及所检测方法的不同,各家报道流量可以增加或减少。Malinovsky等测得大鼠胆总管结扎三大后其肝脏血流量增加;Ohlsson等发现胆总管结扎1周,狗的总肝血流量增加,结扎二周后,总肝血流量降至结扎前水平。而近来人们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分析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行上腹部64排CT检查,然后使用软件辅助系统进行肝脏、肿瘤、血管、胆道的三维重建,显示血管和胆道与肿瘤的三维关系,进行虚拟的肝切除手术方式设计.结果 成功完成对肝脏、肿瘤、血管以及扩张胆道的三维重建,其画面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放大观察.术中证实术前评估和规划及设计的虚拟手术方式与手术的实施一致.手术切除的肝脏体积与软件辅助系统评估的体积差别在5%左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肝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能对肝门部胆管癌作出准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分析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行上腹部64排CT检查,然后使用软件辅助系统进行肝脏、肿瘤、血管、胆道的三维重建,显示血管和胆道与肿瘤的三维关系,进行虚拟的肝切除手术方式设计.结果 成功完成对肝脏、肿瘤、血管以及扩张胆道的三维重建,其画面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放大观察.术中证实术前评估和规划及设计的虚拟手术方式与手术的实施一致.手术切除的肝脏体积与软件辅助系统评估的体积差别在5%左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肝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64排CT检查及软件辅助系统能对肝门部胆管癌作出准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和探讨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时造成的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治疗和预防.方法 2001-2006年,笔者对6例因反复TACE引起的胆道损伤的肝脏转移性肿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病人接受了数次TACE治疗后的2周至2个月内均出现了严重的胆道损伤,影像表现主要为局限或多发的肝管扩张、胆汁瘤形成、损伤区肝实质萎缩.结论 TACE治疗少动脉血供的转移性肝脏肿瘤时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伤,对此类肿瘤的介入治疗要慎重.  相似文献   

9.
HBSN:您能就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进展,可能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吗? Pawlik教授: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是在世界范围内包括美国流行的重要肿瘤.大多数患者的致病因素并不清楚,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为发病高危因素,因此PSC患者应密切随访确保他们不会发展为胆道狭窄或潜在的胆管癌.不幸的是,大部分患者无明显风险因素,在发生胆管狭窄或怀疑为胆管癌时仅表现黄疸.因此,人群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当患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时,我们要求患者常规行MRI及MRCP检查.MRCP对评估疾病严重度,分辨肿瘤与周边组织,特别是与脉管系统如门静脉、肝动脉的关系帮助非常大.获得影像学资料后,我们常规对患者行胆道引流,这在肝脏切除术前非常重要.胆道引流通过内镜完成,内镜下失败时经皮穿刺引流.简单的讲,肝脏切除术前我们要求胆红素低于7μmol/L.  相似文献   

10.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及肝内胆道结石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第一肝门区的肝切除术往往由于肿瘤侵犯肝门胆管、医源性胆道损伤等原因,而需要在肝切除术中进行胆道重建,因术中切除胆道的情况不同,胆道重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肝切除术中的胆道重建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肝管—胆总管端端吻合;(2)肝管—空肠吻合术;(3)胆囊管代右肝管重建胆道.各种胆道重建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根据经验,我们就以上几种胆道重建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