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改良式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改良式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推荐其最佳适应证。方法对1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改良式经皮椎间盘钳夹术,其中腰椎间盘脱垂者20例,腰椎间盘突出者113例。术后85例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48例向椎间盘内注射浓度40μg/ml的医用臭氧10ml以预防感染。所有病例均随访3个月以上。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3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改良式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显效率30.0%,有效率51.9%,无效率18.1%,总有效率(治疗成功率)81.9%。本组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或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均可降低术后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联合臭氧与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和术后不良事件.方法 以PLD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为对照组(115例),以PLD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组为观察组(108例),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纳入随访资料完整者共计223例,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情况和术后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观察108例优良率为85.18%(92/108),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对照组115例优良率为80.00%(92/11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04%;两组近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Square值为1.038,P = 0.308),两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Square值为3.661,P = 0.056);PLD观察组未发生椎间盘感染.结论 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为保持椎间盘内长期的减压效果和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LD联合臭氧消融术是具有互补性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治疗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的选择,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PLD治疗70~7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共有56个椎间盘突出,均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随机选取52例70~81岁,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分型与PLD组相近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采用MacNab标准分别在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56个椎间盘中54个穿刺治疗成功,成功率约96.4%。全部患者得到随访。6个月PLD组显效率29.1%,有效率52.1% 对照组显效率19.2%,有效率36.5%。12个月PLD组显效率25.0%,有效率47.9% 对照组显效率17.3%,有效率32.7%。PLD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45,P〈0.01 χ2=5.57,P〈0.05)。结论PLD治疗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近期加重的症状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对于椎间盘钙化者,可直接用环锯"开窗"治疗。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皮摘除术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对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成包容性和非包容性两组,采用相同的非血管介入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包容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1%和98.5%;非包容性组则分别为7.7%和38.5%。全部病例随访时间为3-73个月不等。结论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单、安全、实用、有效、值得推广。但应强调适应证,只适用于单纯性包容性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LD,其中34例使用手动椎间盘切割器,30例使用电动螺旋式椎间盘摘除器。结果:痊愈或显效45例,占70.3%;有效11例,占17.2%;无效8例,占12.5%,无一例严重并发症。讨论了PLD的术后处理、影响疗效因素、并发症防治、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切割方法以及两种切割器的优点.结论:PLD安全、有效,可作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一项新的介入技术。其通过将部份髓核切割、吸出,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及椎间盘痛觉感受器的刺激,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本治疗住院周期短、创伤小、疗效高、痛苦轻、康复快、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髓核摘除手术。我院介入放射室自1996年4月开展此项治疗,已治疗病人44例,除1例效果不佳,其余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室治疗的44例病人,均经CT检查及临床诊断。L4~5椎间盘突出症29例,L5~S1椎间盘…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连续200例。为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及减少X线损伤,根据“勾股定理”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为摘除髓核能接近突出部位,达到最佳减压效果,穿刺点应距中线稍远以减少角度,且通用导管前端宜改为缺口状。结果:优良173例,优良率86.5%(参照Macnab标准),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锡俊  郭文俊  杨光 《人民军医》2001,44(9):515-516
193 4年 ,Mi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 ,其手术治疗经历了传统开放手术到微损伤手术的过程。为较系统了解两类手术 ,特对其近年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传统后路手术本手术暴露视野充分 ,直接摘除髓核 ,神经根减压充分 ,术后效果肯定。但椎板切除后 ,部分病人在椎板缺损区形成大量纤维瘢痕组织或不规则新生骨 ,与硬脊膜或神经根粘连[1] ,造成继发性椎管狭窄 ,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 ,使症状复发。再手术时发现 ,原手术部位均有瘢痕形成 ,并且与硬脊膜粘连。术后腰椎不稳 ,异位骨化形成[2 …  相似文献   

11.
张云选  孙维祥 《人民军医》1998,41(11):629-630
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6年9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23例,女83例;年龄15~72岁,平均41.3岁。其中15~30岁30例(14.6%);31~40岁74例(36%);41~59岁90例(44%);60~72岁12例(5.4%)。病程3d~20年。其中6例外院第1次手术效果不佳来我院第2次手术。腰痛并单侧腿痛172例,并双侧腿痛20例;单侧腿痛7例,双侧腿痛7例。腰椎侧凸65例。直腿抬高30°阳性167例,间接直腿抬高阳性31例;膝反射减弱15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06例。小腿及其足背皮肤感觉障碍165例,鞍区感觉障碍5例。背伸力减弱或消失13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研究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020例经皮腰椎间盘突切除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85例,女235例),观察疗效与椎间盘抽吸量,椎间盘脱出程度,类型的关系,论证PLD的治疗机理。结果 穿刺成功率达100%,显效率70%,有效率26%,无效率4%,间盘抽吸量越多(≥2g)疗效越显著(P〈0.05),脱出程度轻疗效显著,指出小切分钙  相似文献   

13.
翁树秋  肖正龙 《人民军医》1999,42(3):137-138
1990年6月~1997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4例,女12例,60~65岁23例,66~69岁8例,70~76岁5例。病程0.5~18年,平均4年9个月。反复出现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乏力31例,伴间隙性跛行25例,伴大小便障碍8例,伴不完全瘫4例。脊髓造影或CT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2例,侧隐窝狭窄26例,椎体后缘增生9例,有钙化或骨化5例。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腰椎后路正中纵向切口(即从L3~S1纵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腰背筋膜,暴露椎板,视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椎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治疗病例42例,男29例,女13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65岁,平均年龄68.7岁。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min,基本无出血,平均住院时间10d,全组手术伤口一期愈合,无明显瘢痕,随访时间0.5~2年。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30例,良9例,可3例,差0例。结论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创伤口小,可视,操作精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优良,是治疗高龄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X线电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32例经CT扫描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膨出型29例,游离型2例,以及突出型1例,均经X线电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术后均经随访0.5~11.0a。结果 术后1周~3个月,32例中的24例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减轻,随访5~11a观察表明,症状完全消失和明显减轻者分别见于23例和6例,总有效率90.6%,预后极好和较好者均见于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论 游离型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均不理想,因此,术前认真选择适应证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采取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 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 0%(38/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 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180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孔镜组(45例)和开窗组(45例),孔镜组行PELD,开窗组行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开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孔镜组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孔镜组有效率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PELD能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皮切吸和胶原酶溶解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PLD)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 (CNL)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便而效果显著的介入治疗技术[1,2 ] 。我院自1998年 4月~ 2 0 0 0年 2月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10例 ,疗效显著。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210例患者 ,男性 142例 ,女性 6 8例 ,年龄为 18~ 84岁 ,平均年龄 4 3岁 ,平均病程 1个月~ 2 0年。全部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拍摄腰椎组织正侧位X线片。临床体征检查符合Mc culloch[3 ] 制定的标准。患者常见的临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