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性疾病,亦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开展,提高了对颅内动脉瘤的确诊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本文报道我科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的9例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刘菲  庄静  孟庆芳 《山东医药》2004,44(11):20-21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动脉瘤颈夹闭手术。1999年1月~2003年7月,我院为35例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许浩  李维英 《山东医药》2007,47(2):60-60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为70例患者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谦东  熊峰  徐锐  丁伟  李凤荣 《山东医药》2006,46(10):64-65
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院治疗动脉瘤夹闭86例。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期望对其手术治疗起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83例患者的动脉瘤破裂次数,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个数、瘤囊最大径等与预后(GOS)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动脉瘤破裂次数、Hunt-Hess分级与GOS显著相关(P〈O.01),动脉瘤部位、个数、瘤囊最大径与GOS无关(P〉0.05)。结论 患者的动脉瘤破裂次数、Hunt-Hess分级与预后有相关性,动脉瘤部位、个数、瘤囊最大径与预后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5 h,于2011年10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既往体健,无脑血管病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Hunt-Hess分级Ⅰ级,意识清楚,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项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其余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急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动脉痉挛、脑积水。临床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脑膜刺激症[1]等。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能解决动脉瘤短期破裂的危险,但是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且严重。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减少或防止夹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我科共收治颅内动脉瘤32例,其中25例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侯晓群  张倩  李岩 《山东医药》2004,44(11):32-33
1996年12月~2003年8月,我们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夹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冬梅 《山东医药》2011,51(34):101-101
2005年6月-2010年5月,我们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139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行血管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41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72h内)患者中,19例(20个动脉瘤)采用开颅血管夹闭术(夹闭组),其中Hunt-HessⅠ-Ⅱ级14例,Ⅲ级4例,Ⅳ级1例;16例(21个动脉瘤)行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s)栓塞治疗(栓塞组),其中Hunt-HessⅠ-Ⅱ级13例,Ⅲ级2例,Ⅳ级1例。两组Hunt-Hess分级相似(P〉0.05)。结果夹闭组血管完全闭塞率为100%,预后良好率为89.5%,术后发生脑积水0例、脑梗塞3例;栓塞组分别为76.2%、89.5%和1例(P均〉0.05)。夹闭组住院时间(18.21±10.72)d,住院费用为(4.14±1.38)万元;栓塞组分别为(11.2±4.67)d和(7.72±1.94)万元(P〈0.05和0.01)。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行血管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疗效相近,两种手术方式各有所长,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出现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动脉瘤发病率也明显增加〔1〕。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动脉瘤再破裂风险大并且容易伴发其他基础疾病,死亡率较其他年龄段高。随着显微外科及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行外  相似文献   

12.
<正>1 病例资料病人,女,52岁,因“突发意识不清11 h”于2020年2月5日22:00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病人于11 h前突发意识不清,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四肢抽搐,至当地医院就诊,行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CT血管造影(CTA)示前交通动脉瘤,立即转至我院神经外科进一步就诊。既往史:病人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91次/min, 呼吸20次/min,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应选用显微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38年Walter Dandy首次经开颅用银夹成功地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以后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以及动脉瘤夹、麻醉、手术中监护和手术后护理的改进,使动脉瘤夹闭术达到完美水平,以致至今仍被誉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是自从1991年发明经皮动脉腔内Guglielmi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动脉瘤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患者出现剧烈头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采取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虽是一种微创手术,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文对拟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施行护理干预,探讨其能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性疾病,亦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主要见于中年人(30~60岁),青年人较少。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式是夹闭,即放置一个夹子跨过动脉瘤颈,并将动脉瘤排除于循环以外而不闭塞正常血管,现对我科2008年1-12月的13例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夹闭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2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血管内介入法治疗,观察2组手术疗效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预后评估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并回顾性调查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项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夹闭成功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1%(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unt-Hess分级、CT Fisher分级、合并高血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夹闭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较少,Hunt-Hess分级、CT Fisher分级、合并高血压等因素是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因夹闭不全而有残留或动脉瘤复发者约占4%-7%。据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晚期脑血管造影随访,夹闭后无残留者晚期有动脉瘤复发者占1.5%,夹闭术后有残留者经过平均随访(4.4±1.6)年,有25%的残留长大,每年的出血率为1.9%。  相似文献   

18.
探讨25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的护理。做好安全护理、心电监护,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瘤再破裂、血管痉挛等危险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式、策略、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9例患者术后1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其中5级74例(83.15%)、4级9例(10.11%)、3级3例(3.37%)、2级1例(1.12%)、1级2例(2.2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确实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式、策略、时机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术后1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其中5级74例(83.15%)、4级9例(10.11%)、3级3例(3.37%)、2级1例(1.12%)、1级2例(2.25%).结论 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