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韬 《武警医学》2010,21(4):365-366
2010-01—13北京时间凌晨5:56分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中国国际救援队于震后约33h到达海地首都太子港,旋即展开搜救与医疗救援,在海地共进行了15d的地震灾害救援,救援外伤伤员2500名,其中挤压伤重伤员约20例,包括挤压综合征6例,笔者主要总结在这次海地地震医疗救援中的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救治体会。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先后救治了49批208例烧伤伤员。总结平时批量烧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经验,提出"三通、二库、一床"在战时大批量烧伤伤员救治中的重要意义,对建立战时相关救治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与信息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信息控制对灾难救援的作用及对救治秩序的影响。方法通过登记本、伤员信息卡、麻醉记录单及病历资料,收集德阳市某医院在“5.12”汶川地震1420例伤员基本信息,分析伤情、伤员流、信息流特点。结果1420例伤员中,受伤机制以房屋垮塌后砸伤为主,共有1821个损伤部位,四肢损伤多于其它部位伤(P〈0.01);轻伤多于中、重度伤(P〈0.01);震后前2天收治伤员占收治总人数的68.80%,明显多于其它时间段伤员收治数(P〈0.01);随救治时间延长,伤员信息趋于完整。结论汶川地震后早期信息控制与救援不相适应,值得重视。国家要重视灾难医学救援信息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最快速度在震后形成陆海空救治一体的救治和信息控制网络。稳定伤员流的流序和流态,保证信息流的畅通和准确,才能科学、有序救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玉树地震后送伤员伤情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17~24日收治的2批36例玉树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6例地震伤员按AIS-ISS评分标准,第1批伤员轻伤5例(41.7%),重伤5例(41.7%),严重伤2例(16.6%);第2批伤员轻伤21例(87.5%),重伤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多批次烧伤伤员空中转运救治方法及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参与救治的5批次54名军队烧伤伤员的现场救治、空中转运、后送等过程,总结相关经验和问题。结果3例重度烧伤患者在伤后3~4 d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结论批量伤员救治的分工协作至关重要,但在现场急救、院前急救、空中救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王炳南  程正祥  王柯 《人民军医》2012,(12):1184-1186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震后我院迅速抽组方舱医院奔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截至2010年6月10日,共接诊地震伤员453例,救治377例,手术227例,抢救危重伤员65例,创造了方舱医院收治的多项纪录。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至11月,866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0"医疗服务任务,通过此次任务,就护理人员的培训作一探讨. 一、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 1.与护航编队共同开展海上医疗救护联合演练:在此次"和谐使命-2010"演练中,针对伤员伤型伤类的集中性,伤员后送的大批量性,以医疗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撑,护理人员参与了伤员化妆,检伤分类,手术治疗,重症病房、普通病房、烧伤病房治疗护理展开.对大批量伤员医疗后送,护理人员依托信息化手段重点针对检伤分类、烧伤科、重症病房、手术室等伤员集中通过的科室做到明确分工,灵活抽组,加强前期准备工作,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16-19日,我们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辅助治疗青海玉树地震伤员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7~72岁,平均41岁。  相似文献   

9.
代永庆  贾耀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84-2184
我院自2000-01-2010-01期间,对84例以脑室内积血为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江国强  刘政 《武警医学》2012,23(3):240-241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常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包炎,甚至猝死。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002-01至2010-01我院诊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2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22例,其中男10例(45.5%),女12例(54.5%),14—50岁,平均(26.8±10.9)岁。诊断依据:(1)22例中17例发病前3周内有病毒感染史,其中12例为  相似文献   

11.
1990年5月19日因运输客车火药爆炸,39例乘客烧伤,8例当场死亡,31例送我院治疗。至5月25日9例伤员因呼吸道烧伤死亡。另12例伤员转送上级医院,我院留治10例伤员为病情最重不宜转送的病例,面积50%以上者5例,20—29%者5例,最大面积为75%。经用湿润暴露疗法,10例伤员全部痊愈,本文特将护理工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1):1591-159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20期胃肠道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和上海继续教项目(代码:2010—09-01—022)。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3.
张小娥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918-1918
2006-01~2010-01在本院住院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采用新式剖宫产切口美容缝合术,即保留了新式刮宫产的优点,又增加美容缝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吴建军  陶平  陈威 《武警医学》2011,22(7):626-627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资料显示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6%-6.4%,病死率是38.4%~53.6%,术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吻合口瘘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2000-01至2010—10共开展食管癌手术144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3例。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结古镇发生7.1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在震后第二天中午急诊收治空中转运至我院的55例重症伤员。为此,本文就55例地震伤员的院内应急措施及心理护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褚成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521-1521
对于肛门部手术术后是否均需应用抗生素及对于切口的影响却值得探讨。为此笔者自2000-01~2010-01间将117例肛门部手术术后是否应用抗生素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冯爱民  朱敏 《武警医学》2011,22(4):351-352
2010—07—28上午10时15分,南京市栖霞区已停产的原南京第四塑料厂,因不当施工发牛可燃气体管道泄漏引燃并发生爆炸,造成了特大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我院离事发地点近,短时间涌进大批受爆炸致伤的伤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着重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中胸部压砸伤伤员胸部损伤的影像学特征与高海拔地震的关系,以及对临床急救手术的意义。方法:对地震发生后4月14日—4月23日陆续送至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因地震致有胸部损伤史的130名伤员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对其中阳性的63名伤员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名伤员中,63名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8.5%,37例(28.5%)为多系统多发伤,33例(25.4%)为多种类型胸部伤同时存在,其中胸廓骨折54例(85.7%),胸膜损伤56例(88.9%),肺损伤54例(85.7%),肺内合并症37例(58.7%),肺外合并症35例(55.6%)。结论:青海玉树地震患者胸部损伤范围广,合并症多,临床症状重,与震区建筑、地理环境以及高海拔独特的气候关系密切,掌握影像学特征对临床急救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0-07-28闪南京市某单位盲目施工导致丙烯管道破裂引起爆炸,导致多名人员伤亡。我院当天上午10:40左右,接到120急救中心紧急通知,迅速启动应急急救护理预案,根据突发爆炸事件中大量伤员急救特点,伤员数量多、伤情较复杂,以烧伤和玻璃炸伤为主,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策,确保抢救工作在快捷、安全、有效、稳妥中展开。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04-12期间共2000例经过CT检查的外伤病人,共发现13例16个肾上腺血肿,现结合文献将其CT表现特点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3-01—2004-12经CT检查共发现13例肾上腺血肿病人,年龄6~67岁,平均40.6岁。13例病人共16个血肿,其中男11例1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