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乳牙期与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的矫治方法,提高其疗效。以15名单侧后牙反伴有颜面不对称的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前后的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侧后牙反矫正后,下颌正中结构偏斜程度有明显改善,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明显减小。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乳牙期与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的早期矫治,可以便颜面不对称得到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单侧后牙反He的临床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3例单侧后牙反He患者的矫治效果进行了小结,认为替牙期可选用活动分裂簧矫治器矫治,方法简单,有效,但患侧后牙颊侧使用翼状导板是一重要措施。恒牙列单侧后牙反He矫治过程复杂,应使用方丝弓矫治器为宜。  相似文献   

3.
单侧后牙反He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矫治单侧后牙反He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方法:采用后前位X线片、全颌曲面断面片描图测量和模型测量进行鉴别诊断,将单侧后牙反He分为3种不同类型,然后应用单侧分裂基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四眼簧扩弓器进行非对称性扩大牙弓,还可以在反He侧施行上下后牙的交互颌间牵引等矫治方法。结果:78例单侧后牙反He病例,依据3种临床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单侧后牙反He患者治疗前正确地诊断其临床类型,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才能保证矫治陪效。  相似文献   

4.
前牙反He矫治的He与颌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2例前牙反He反应FRⅢ型功能矫治器、上颌He垫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探讨其功能特点和矫治原则,得出:(1)功能性反He者ICP前移,骨性反He者ICP正常,两者的临床鉴别不能单纯看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2)前牙反He矫治的咬合重建,不能以后退接触位为基准,只有在肌位建He才是最符合生理的;(3)固定矫治对反覆He小于3mm者可不加He垫,固定矫治反覆He大于3mm者及活动矫治应加  相似文献   

5.
单侧后牙反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矫治单侧后牙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方法 :采用后前位X线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描图测量和模型测量进行鉴别诊断 ,将单侧后牙反分为 3种不同类型。然后应用单侧分裂基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四眼簧扩弓器进行非对称性扩大牙弓 ,还可以在反侧施行上下后牙的交互颌间牵引等矫治方法。结果 :78例单侧后牙反病例 ,依据 3种临床分型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 :单侧后牙反患者治疗前正确地诊断其临床类型 ,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才能保证矫治疗效。  相似文献   

6.
早期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功能性下颌偏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偏斜病例16例,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有明显改善.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方法,可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明显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偏斜病例16例,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有明显改善。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方法,可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明显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颌间唇弓式活动矫正器治疗替牙期反He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替期功能性反He矫治方法。方法 选择25例替牙期反Hd的患者。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10.5岁。均为替牙期功能性反He,X线头影测量 量显示部分病例为轻度下颌前突。结果 平均疗程为1个月,SNB、ANB、LI-M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颌间唇弓式矫治器治疗儿童早期功能性反He效果肯定。与其他矫治器比较,具有结构简单,疗程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功能矫治器FR-Ⅲ与上颌He垫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He的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前牙反He患者24例,白天戴用上颌He垫矫治器,晚上戴用FR-Ⅲ矫治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在1个月左右前牙呈对刃关系,5个月后中性He关系完全建立,面型获得较大改善。结论 FR-Ⅲ矫治器与上颌He垫矫治器联合应用,既能快速解除前牙反He,诱导后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又能促进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髁突的对称性及矫治后髁突位置(R)的变化。方法:21例成功矫治的单侧后牙反[牙合]成年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8~23岁,平均21.8岁。21例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9~23岁,平均22.1岁。实验组矫治前后与对照组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双侧矫正薛氏位片,测量髁突的不对称指数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相对位置。结果:实验组两侧髁突高度(CH)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CH的不对称指数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非反[牙合]侧髁突相对位置由前位趋于正中位(R由13.52减小为9.48)。结论: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的髁突形态存在不对称性,而髁突位置相对对称,颞下颌关节可随咬合关系和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建;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4.
15.
儿童单侧后牙反患者下颌及颞颌关节的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倪琳  丁寅  罗颂椒 《口腔医学》2005,25(6):357-359
目的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及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儿为试验组,28名正常牙合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摄定位颏顶位片及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儿在下颌骨坐标系中DMP点更靠颊侧。在颅底坐标系中,反牙合侧DMP点更靠远中,DMP、MM、DM点更靠颊侧。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牙合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相对于下颌坐标系,反牙合侧第一磨牙位置与对侧相比更靠远中及颊侧。在骨性结构上,未见下颌的不对称。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16.
替牙期恒前牙反He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逢忠 《口腔医学》1995,15(3):147-14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单侧后牙反患者的髁突对称性及上颌扩弓治疗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择22例通过上颌扩弓成功矫治的功能性单侧后牙反儿童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7.5岁作为实验组。另选择22例正常患者,男11例,女11例,年龄6.5-9.0岁,平均7.5岁作为对照组。反组矫治前后与对照组患者均拍摄曲面断层片和双侧闭口位矫正薛氏位片,测量髁突形态的不对称指数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相对位置。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反组患者两侧髁突形态无明显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髁突高度(CH)、升支高度(RH)以及两者之和(CH+RH)的不对称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反组矫治前(T1)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有明显差异,非反侧关节前间隙减小(P<0.05),上后间隙增大(P<0.05)。非反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R)相对反侧更加靠前(P<0.01)。矫治后(T2)双侧髁突位置变得相对对称。结论儿童功能性单侧后牙反患者的髁突形态相对对称,而髁突位置存在不对称性,说明下颌向反侧发生功能性偏斜,而这种偏斜并未导致髁突发生骨性不对称;正畸治疗可使两侧髁突位置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8.
应用活动矫正器前牙反He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琳 《北京口腔医学》1997,5(3):120-12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正颌手术前后骨性Ⅲ类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