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 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及胆道内支架(expandable metallic biliary endoprosthesis,EMBE)置入术具有恢复胆汁引流、手术创伤小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jaundice,MOJ)首选的姑息疗法.对引起胆道梗阻的瘤体进行积极治疗,是防止黄疸复发、提高疗效的关键.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4年2月,采用EMBE置入术后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6例MOJ患者,与同期单纯EMBE治疗相比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方法  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腔内放射治疗。结果  4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1例完成CT随访的患者瘤体缩小。结论 初步观察表明胆道腔内放射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方法植入不同排布方式的胆道双支架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第1、4、12周的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支架通畅时间、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按照胆道支架排布方式,纳入Y型组43例,7型组47例。Y型组术后1周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较7型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7型组术后1周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Y型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明显长于7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方法植入胆道双支架植入安全可行,Y型胆道双支架排布方式支架通畅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
金属内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8,7(3):141-144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的主要区别:①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充分利用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并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精确确定病变靶区。②利用立体定位框架或CT模拟定位,准确定位并与治疗摆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③治疗计划软件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先进的图像重建和图像显示功能设计治疗计划,并具有DVH、TCP和NTCP等治疗计划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6.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146例,其中男84例,女62例,平均年龄(63±13)岁,所有患者均经辅助检查诊断为恶性胆管梗阻。先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随后置入引流管行胆管引流或置入胆管内支架;术后1周,37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果146例均成功穿刺并置入引流管(105例)和(或)置入支架(41例),成功率100%,术后129例患者黄疸症状好转,总有效率88.4%;胆管引流及支架引流前后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引流方法在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支架减轻黄疸的幅度优于胆管引流,但黄疸缓解的比例组间无差异;单纯外引流组、内外引流组及胆管支架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4.5个月及6.1个月,胆管支架组在生存期方面亦优于胆管引流。结论胆管引流/胆管支架对于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行TACE治疗可明显加快胆红素水平下降的幅度。  相似文献   

7.
游洋  常钢 《放射学实践》2006,21(7):750-751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常见原因有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壶腹癌和肝门部转移癌等,目前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已广泛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然而胆道支架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支架内再狭窄问题,如何解决再狭窄问题已成为介入医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otacic ra-diosurgery,SRS)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otaetie radiotherapy,SRT),其共同特点是借助立体定向装置和影像设备准确定出靶区的空间位置,经计算机优化后通过γ线(γ-刀)或X线(X-刀)集束照射,使靶接受高剂量均匀照射而周围组织受量很低以达到控制或根除病变的目的[1]。SRS治疗对象初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方法 对16例胰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变体积26.5~116.5cm3,肿瘤边缘单次剂量为3~5Gy,治疗10~20次,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后临床和影像手段随访。结果 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1.2%,合并疼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6/7患者黄疸消除,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期11个月,死亡原因多为远处转移;治疗副作用根据RTOG标准评价,68.7%患者有轻度早期反应,1例重度晚期反应。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是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可明显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治疗的并发症可以被临床接受,但肿瘤的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5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肿瘤局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黄疸、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同时取得8例PR、5例SD的近期肿瘤控制率,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微创、有效的优点,而适形放疗可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阻塞的可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引流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79例恶性胆管梗阻(高位梗阻127例,中低位梗阻152例)分别采用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置入,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置入配合外引流的治疗方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t检验。结果273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存满6个月218例(218/279,78%);生存6个月以上193例(193/279,69%);生存1年或1年以上131例(131/279,47%)。结论支架置入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降低支架再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笔者对12例胆道梗阻病人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其中,采用自制“Z”型自张式金属支架(EMS)成功地实施经皮经肝或经“T”型管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MBE)治疗者8例。8例中,胆道良性梗阻,“T”型管引流术后2例,胆道恶性梗阻6例。EMBE后,行“T”型管引流者当日即停止外引流;梗阻性黄疸病人症状迅速消失,黄疸逐日消退。术后随访观察1~16个月。胆道发生再闭塞2例(1例经再置入一组EMS及局部放疗后获得再通)。术后3个月无黄疸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无黄疸生存。其中1例已16个月无复发。本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副作用。笔者认为EMBE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比较理想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4例食管,贲门部恶性狭窄患者,1例合并有食管气管瘘。经口操作,先行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后置入金属内支架,其中13例置入国产被覆涤纶膜Z型内支架(共15枚)。另1例应用Strecker stent。结果:内皮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患者狭窄得到改善,食管气管瘘孔安全封闭。术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5个月。结论:金属内支架是治疗食管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不能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9例胰头癌和6例胃癌所致胃十二指肠梗阻患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分析内支架置人治疗中的操作要点以及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结果 ①患者术中体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②经导管注入空气撑开胃腔有利于插管操作;③采用7F指引导管可减少与超硬导丝之间的相对摩擦力;④医生通常在全视野近距离透视下操作,所受辐射剂量较大;⑤插入超长超硬导丝过程中,根据张力将导管导丝联合后撤可减少导丝盘曲;⑥调整超长超硬导丝走向与胃腔形态相符合有利于插入释放器;⑦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为病变位置特点、患者饮食习惯及疾病发展转归,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转移和全身衰竭.结论 关注手术操作的细节和要点是成功实施金属内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关键,肿瘤的发展转归是影响疗效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金属内支架治疗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的临床意义和效果。方法47例无手术治疗指征的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在X线透视下,经肛门置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结果47例患者,共植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53枚(6例因再次梗阻二次植入支架)。43例支架一次置入成功,占91.5%(43/47),4例经二次支架置入成功,占8.5%(4/47)。2例肿瘤破溃瘘道形成病例,置入覆膜支架成功封堵瘘口。所有病例支架置入后梗阻症状迅速解除,腹胀逐渐消失,可进半流质饮食,一般情况好转。生存6个月以内29.8%(14/47),6个月以上70.2%(33/47),2例已超过13个月,现仍在随访中。结论直结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的首选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胆管介入与TAIC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胆管介入与动脉灌注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97例。PTCD减黄术后 3 4例留置了内支架 ,45例行TAIC。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 ;支架组和无支架组、TAIC组和未 (N)TAIC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差别。结果 :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 ,全部病例平均生存时间 11.1个月。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4个月 ,无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8.8个月。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2个月 ,而NTAI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7.5个月。结论 :充分引流后的内支架留置术优于单纯引流术 ,而胆管介入配合TAIC能够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术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44例胆道梗阻患者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如导丝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则行支架置入或内外引流术.结果 44例患者中6例单纯外引流;7例单纯内外引流;2例仅行PTC胆道造影而未行胆道引流;29例置入支架32枚,其中19例行支架置入 外引流,10例单纯支架置入.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例中,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从术前(351±142.4)μmol/L降至(143.5±97.6)μmol/L,13例血清总胆红素1个月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3例血清总胆红素1个月无明显下降(<50%).死亡9例,生存时间3~21个月,中位生存期6.8个月.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lex assembly of open cell nitinol stents for biliary hilar malignancy.

Materials and Methods

During the 10 month period between January and October 2007, 26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iliary hilar obstruction underwent 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open cell design nitinol stents. Four types of stent placement methods were us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ductal anatomy of the hilum. We evaluated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stent placement, complications, patient survival, and the duration of stent patency.

Results

Bilobar biliary stent placement was conducted in 26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T (n = 9), Y (n = 7), crisscross (n = 6) and multiple intersecting types (n = 4). Primary technical success was obtained in 24 of 26 (93%) patients. The crushing of the 1st stent during insertion of the 2nd stent occurred in two cases. Majo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 of 26 patients (7.7%). One case of active bleeding from hepatic segmental artery and one case of sepsis after procedure occurred. Cli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21 of 24 (87.5%) patients, who were followed for a mean of 141.5 days (range 25-354 days). The mean primary stent patency period was 191.8 days and the mean patient survival period was 299 days.

Conclusion

Applying an open cell stent in the biliary system is feasible, and can be effective, especially in multiple intersecting stent insertions in the hepatic hilum.  相似文献   

20.
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术 ,在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恶性梗阻黄疸的 74例胆道支架 (包括 42例金属支架与 3 2例内涵管 )内引流术后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对降低胆红素和改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疗效 ,胆红素以术后 1周时间下降最明显 ,术后 3周趋向正常。胆道支架以选择上段胆管梗阻为多 (占 5 2 .7% )。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少 ;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阻塞。金属支架半年阻塞率为 19% ,平均开通时间为 2 14d ,内涵管半年阻塞率为 2 5 % ,平均开通时间为12 2d。结论 胆道支架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 ,降低胆红素 ,尤其对高位胆道梗阻有较大优势 ;由于其微创性 ,适合于年老体弱者 ,估计生存期较短 (<6个月 ) ,宜选择支架引流 ,如选择金属支架 ;经济条件不许可者 ,可选用内涵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