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2.
喉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方法:对1991年1月-1998年6月间收治的21例复发性喉癌进行复发原因分析。结果:局部复发15例(3例局部复发伴颈淋巴结转移),其中前联合及对侧喉腔5例,同侧喉腔2例,会厌前间隙2例,声门下区1例,喉前软组织1例、下咽部1例,声门旁隙及喉前软组织1例,下咽及颈前软组织2例,颈淋巴结转移复发6例,主要位于淋巴结levelⅡ、Ⅲ。结论:正确掌握喉癌的分期及分型,选择合理术式,了解各型喉癌的病理发展规律坷以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血清唾液酸(SA)浓度定期检测对喉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喉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健康人(对照组)及喉癌患者(喉癌组)手术前不同临床分期血清SA浓度,另对喉癌组患者手术后2周、4周、1年血清中SA浓度进行定期检测。结果:喉癌组手术前、后2周内血清SA浓度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手术后4周~1年如无复发或转移,血清SA浓度逐渐下降,与良性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如有复发或转移,喉癌组患者血清SA浓度持续在高水平。结论:定期检测血清SA浓度对喉癌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较明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良Majer-Piquet手术治疗晚期声门型喉癌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Majer-Piquet手术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应用会厌下移,环(气管)软骨会厌固定术治疗声门型晚期喉癌21例。结果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7%,术后拔管率为95.2%,患者拔管后即可发音,所有患者均可经口进食。结论改良手术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证,该手术既能根治病变,又能较好地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1例喉癌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1、6个月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与国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SCL-90评分结果显示术前喉癌患者在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3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喉全切除患者术后在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4个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喉部分切除患者,术后1、6个月的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改变。喉部分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时除焦虑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总分及其他因子分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术后6个月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喉癌患者术前存在不良心理状况,不同手术方式对喉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存在不同影响。提示在手术治疗喉癌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在术后根据不同术式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
以帮助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发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1例喉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 meier法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在术后1~120个月内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复发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03)是复发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次手术方式是复发性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病理分级分化程度低以及临床分期晚的患者更加容易早期复发,应加强随访以助于早期发现,且对≤24个月复发的患者采取更加激进的治疗措施;在激光手术早期开展时T2期患者应慎重选择内镜下手术方式,减少患者术后复发,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声门下喉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声门下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14例1989-1998年间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声门下喉癌患者进行分析。按1997年UICC修订案分期,T1-2NT5例,T3NO-2 3例,T4NO-1 6例。11例行喉部分切除术,3例行喉全切除术。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可扩大切除到气管或甲状腺。采用单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双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会厌下移等方法重建喉功能。5例行颈清扫术。结果 喉功能保留11例,占全部的78.6%。7例拔除了气管套管,拔管率为63.6%。全部14例患者均恢复吞烟功能,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8.6%(11/14),5年生存率为63.6%(7/11)。结论 多数声门下喉癌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是提高喉功能保留手术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喉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链亲合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喉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并以15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结果:p27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与声带息肉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喉癌临床分期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喉癌病理分级G1~G2与G3之间差异较明显,在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喉癌术后3年存与死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27蛋白蛋白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的生存率曲线(Kaplan-meier曲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27蛋白的表达与喉癌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喉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LSCC、28例正常喉黏膜及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中的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LS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43例;28例正常喉黏膜和20例喉良性病变中分别表达1例和2例。Survivin蛋白在声门上型LSCC中表达32例,声门型中表达11例;中低分化的标本中表达34例,高分化的标本中表达9例;在临床分期的Ⅲ、Ⅳ期标本中表达33例,在Ⅰ、Ⅱ期标本中表达10例。以上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表达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表达13例,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CC组织中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过度表达提示LSCC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对于LSCC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Bcl2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LSCC的发病机制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CD44s及CD44v 6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CD44s)及变异型CD44(CD44v6)在喉鳞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喉鳞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4s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s在喉鳞癌淋巴结转移者(94.4%)及T3-4者(96.2%)的表达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者(67.9%)及T1-2者(55.0%)高;CD44v6在喉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 IF-1α、P-gp在喉鳞癌及喉黏膜正常上皮中的表达差异,两者在喉鳞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H IF-1α和P-gp在86例喉鳞癌及32例喉黏膜正常上皮中的表达。结果H IF-1α与P-gp在喉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喉黏膜正常上皮组织(P0.05)。喉鳞癌组织中H IF-1α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gp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 IF-1α和P-gp蛋白在表达水平上成正相关(r=0.442,P0.01)。结论H IF-1α与P-gp的高表达可能在喉鳞癌病情进展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作为评估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垂体肿瘤转移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喉鳞癌及13例喉正常黏膜中PTTG的表达,分析PTTG表达与喉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PTTG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3%,在喉正常黏膜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1%(P<0.05);PTTG的阳性表达及其强度与喉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TG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及其强度可做为判定喉鳞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在分子水平的差别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转移淋巴结阳性(N )的LSCC患者,对其原发灶、转移灶及无转移淋巴结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进行检测;另取22例声带息肉(VCP)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无转移淋巴结患者的标本中均未见PTEN和Survivin的表达。LSCC、N 、VCP中PTEN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94.4%(17/18)和95.5%(21/22),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 的PTEN表达强度较LSCC为强,其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VCP中未见阳性表达,在LSCC和N 中阳性率分别为55.6%(10/18)、50.0%(9/18),三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SCC和N 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子水平的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3例LSCC及其中20例癌旁安全缘正常组织(ASM)和18例声带息肉(VCP)中M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LSCC、VCP和ASM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6.7%、33.3%、15.0%,3者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SCC不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表达存在差异(均P〈0.05);在LSCC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年龄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可能只在LSCC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与LSCC的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喉鳞癌组织与相邻正常黏膜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对2例经病理证实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和邻近的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扫描芯片杂交信号,获得样品中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结果:对比2例喉癌和邻近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图谱,发现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存在差异表达,2例标本重复出现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74个,其中喉癌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R>=5)27个,表达下调的基因(0<R<0.2)47个。结论: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以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邻近的正常组织之间一次比较7000多个基因表达变化,并能找出病理组织中表达异常的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