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标识在外科ICU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应用护理标识,能否降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意外事故发生率。方法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系统、规范、科学、针对性地使用护理标识。结果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60%,意外事故发生率下降70%。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地规范了护理行为,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工作警惕性,减少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邱孝兰 《吉林医学》2014,(19):230-232
目的:应用护理标识,降低ICU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方便ICU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建立ICU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团队和开发了护理标识系统。结果: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实现了患者的安全管理,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地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警惕性,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了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关键环节护理差错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4例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标识作为研究组,将实施护理标识前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7.4%明显低于参照组24.0%,患者满意度96.3%高于参照组80.0%,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室的使用效果,能否降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意外事故发生率,更好地实现患者的安全目标。方法:设计使用血透室护理标识,并对血透室关键环节护理标识使用持续监控管理,比较使用前后护理差错、意外事故发生率结果:护理标识的使用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及护士对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标识在血透室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规范了护理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4例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标识作为研究组,将实施护理标识前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7.4%明显低于参照组24.0%,患者满意度96.3%高于参照组80.0%,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把在感染病区内发生率最高的不安全因素制成图形,放在醒目的位置,提醒护士及患者要高度重视和认真执行。将应用护理警示标识以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与病人满意度,与去年同期的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护理的差错与事故的发生率由原来的6.5%降低到0.1%;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可作为感染病区的护理安全管理有效措施,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韩代红  孙纪荣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45-946
目的在门诊、急诊输液中,使用警示标志,以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临时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方法我院从2008-09开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红色、黄色、蓝色3种自粘性标签,垂直、对折贴在输液病人的茂菲氏滴管下方。同时,将应用护理警示标志以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度,与2008年同期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巡回护士根据警示标志,有的放矢地观察病情,护理差错与事故的发生率由原来的3.1%降低到0.1%,满意度由原来的87.0%提高到98.8%。结论警示标志在门急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可以使护士有重点地进行巡视,及时发现液体渗漏、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以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在各病区使用规范统一病人身份标识、高危提示标识、管路标识、药物标识等,用于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护理部制订护理警示标识相关制度,由病区各主管护士评估所管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后启用相关护理警示标识的安全管理方式.结果 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醒各班护士对重点病人的加以关注,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安全有序的落实.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田萍 《中外医疗》2013,32(7):149-150
目的探讨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为界定不同级别护士的工作内容提供参考。方法以该院ICU为试点,按照试点方案实施分级管理,将护士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确定不同工作职责和待遇,比较试点前(2010年1月—12月)后(2011年1月—12月)的患者满意度、救治成功率、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错误率、ICU内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情况等。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了5.5%、抢救成功率提高了7.8%、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错误率提高了5.9%,ICU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护士分级管理模式有益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其他科室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将肝病患者分为2组。482例未使用标识腕带(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制度;511例使用标识腕带(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查对制度外,给每例患者佩戴标识腕带。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57%(P<0.01);观察组护患纠纷率0.20%、患者投诉率0.39%及护理工作差错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1.66%、患者投诉率3.32%及护理工作差错率1.24%(P<0.05~P<0.01)。结论:标识腕带的使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工作量评分系统(ICNSS)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采用ICNSS量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评估其所需护理工作量,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数量确定每班护士人数而对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患者转出ICU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量表可为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供依据,提高护士对资源配置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引流管管道标识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6月收治的500例留置引流管道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管道护理中使用引流管道标识,从管道安全问题、管道的临床辨别时间、交接班时间、记引流量时间、护士对管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标识应用前后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引流管道标识后的护理安全问题,管道的临床辨别时间及交接班时间、记引流量时间少于使用前(p<0.05),护理人员在管道标识后对各引流管道的名称、管道的护理、护士对病情的了解率、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均优于使用前(p<0.05)。结论:将引流管道标识应用到肝胆胰外科后,管道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临床护理带教。  相似文献   

13.
周清萍  程宗佑 《中外医疗》2011,30(2):149-150
总结了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病区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方法与效果。对患者身份识别佩带不同颜色的手腕带、对药物过敏患者悬挂标识牌、对各种管道用不同颜色的粘贴纸以示区分、对高危药品粘贴醒目标识等。在实施护理标识前因身份识别、用药、管道差错的发生率为0.15%,实施后差错的发生率为0.061%;病人的满意度由85.3%提高到93.6%;病人跌倒由6起减少至2起。说明护理标识对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防范能力,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促进护患沟通,减少纠纷起着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芳 《甘肃医药》2012,(7):552-554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产科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实现患者的安全目标。方法:建立产科护理标识,并对产科关键环节护理标识使用持续监控管理。结果:在产科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及护士对护理标识应用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对患者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子腕带标识在骨科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82例骨科患者使用腕带标识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护理差错仅发生2次,患者满意度98.3%,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6.2%。结论:腕带标识可提高医护人员识别患者的准确性,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应用于血透室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血透室于2014年1月后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标识应用前患者43例,应用后47例,对比护理标识应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标识应用后,患者意外滑倒、针刺伤、自行拔针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血透室护理差错,在规范护理行为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李瑞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607-1607
目的探讨腕带标识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收治的危重患者、手术患者、全麻术后、无名氏等230例患者佩戴了腕带标识。结果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期间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任何护理差错和事故。结论通过腕带标识的识别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识别患者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832-1833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监护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另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50例危重症监护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者家属护理质量满意率、患者的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产妇及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患者的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有利于改善危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200例应用高危药品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200例应用高危药品患者资料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前后高危药品配置差错事件、不良事件、用药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满意度(94.00%),配置差错事件发生率(0.50%)、不良事件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配置差错事件发生率(3.50%)、不良事件发生率(2.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能大大提高临床用药满意度,减少高危药品配置差错事件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未进行管道标识的80例(无标识组)患者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实施管道标识后的123例患者(标识组)的管道安全情况、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标识组的管道堵塞率、管道脱出率、连接错误率和差错率均高于标识组(P<0.05~P<0.01),急救给药时间高于非标识组(P<0.01),而管道受压扭曲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应用在ICU患者中,可有效提高管道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