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轮状病毒是双链RNA病毒,是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大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少许,或脂肪球(+~+++),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冬季节,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近年来发现,RV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引起肠道外损害,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RV)是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RV肠道外感染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作者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肌钙蛋白I(CTnI)测定,以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导致心肌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诊治水平,研究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的肠道外症状和损害情况.方法对100例RV肠炎患儿的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100例RV肠炎患儿中有12例(12%)肝功能异常,有28例(28%)心肌酶谱异常,36例合并鼻塞、流涕、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7例,支气管炎7例,肺炎2例.结论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引起肠道外症状和损害,对于RV肠炎患儿在诊治时应注意肠道外症状,对症治疗,同时要加强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关系。方法对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大便sl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测定,按照是否合并肠道外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血清IgA、补体C,明显降低:结论婴幼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机体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补体C3参与了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早期诊治特点. [方法] 收集分析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病例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轮状病毒可导致新生儿病毒血症,引起急性胃肠炎同时可造成肠道外脏器的损害,导致心肌炎、脑炎、休克等症,病情凶险. [结论] 应重视新生儿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早期症状症状,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人类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易感的肠外器官与组织,为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从RV胃肠炎患儿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获取RV全身感染的临床证据;采用原位PCR与杂交技术,从RV胃肠炎死亡病理组织标本中,获取RV感染的直接证据;用人类RV感染小鼠,验证人类RV一旦扩散至全身后,其易感的主要肠外器官与组织。结果:RV易感的肠外器官与组织主要有支气管与肺泡、心、肝、肾,其次有血液、神经、胰、胆。结论:人类RV一旦扩散至全身后,可能会对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认识这种可能性,早期预防与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治疗,对提高危重症RV感染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0例患儿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轮状病毒除能够引起肠道感染外,还可引起病毒血症,造成肠道外多脏器损害。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处理并发症,以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确诊的3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月15例,12~18月11例,〉18月4例。所有病例均有腹泻和惊厥史,其中合并良性惊厥24例,占80%,合并病毒性脑炎6例,占20%。全部病例均在1~2周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精神运动及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但症状较轻,预后多良好。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秋季和初冬季节。可在肠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的损害。病毒血症是轮状病毒多系统播散的途径。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肠道外损害引起国内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儿科在2005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并肠外表现1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0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8例患儿中,单纯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单纯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单纯Υ-谷氨酰转肽酶(Υ-G 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Υ-G T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 IL或DB IL)升高者3例,占2.7%;转氨酶升高伴白蛋白(ALB)降低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脏肿大者8例,占7.4%。ALT升高总例数为66例,占61.1%;AST升高总例数为54例,占50%;Υ-G T升高总例数为22例,占20.4%。(2)经病毒唑及能量合剂等治疗后,2周内ALT恢复正常者60例,占全部AST升高病例的90.9%;AST恢复正常者51例,占全部AST升高病例的94.4%;Υ-G T恢复正常者21例,占全部Υ-G T升高病例的95.5%;合并TB IL或DB IL升高及ALB降低、肝脏肿大者,全部于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者最多见,经一般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在2周内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本院儿科5年间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情况。年龄为1岁以内的婴儿多见,流行时间为11,12月份,临床表现为中型为主,粪便为水样,蛋花汤样稀便,伴有发热,呕吐等中毒症状,并发症有支气管炎,肺炎,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中毒症状严重者燕发症也多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肠道外感染气单胞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率,为临床治疗气单胞菌属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2011年肠道外标本中分离的304株气单胞菌属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1年间共分离到肠道外气单胞菌属304株,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共188株占61.8%;标本来源以血液为主,共96份占31.6%;气单胞菌属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四环素耐药率均>50.0%,不同标本类型或不同种间气单胞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差异。结论肠道外气单胞菌属感染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且以中老年人和夏秋季多见,临床医师应了解气单胞菌属的耐药特点,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本院儿科5年间轮状病毒(RV)感染的发病情况。年龄为1岁以内的婴儿多见,流行时间为11、12月份,临床表现为中型为主,粪便为水样、蛋花汤样稀便,伴有发热、呕吐等中毒症状,并发症有支气管炎、肺炎、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症也多较严重。自然病程1周左右。预后大多良好,1年内重复感染的机会较低。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8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患儿中,单纯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单纯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单纯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2项酶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γ-GT3项酶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IL或DBIL)升高者3例,占2.7%,转氨酶升高伴白蛋白(ALB)降低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脏肿大者8例,占7.4%;ALT升高总例数为66例,占61.1%,AST升高总例数为54例,占50%,γ-GT升高总例数为22例,占20.4%。(2)经病毒唑及能量合剂等护肝治疗后,2周内ALT恢复正常者60例,占全部ALT升高病例的90.9%,AST恢复正常者51例,占全部ALT升高病例的94.4%,γ-GT恢复正常者21例,占全部γ-GT升高病例的95.5%;合并TBIL或DBIL升高及ALB降低、肝脏肿大者,均于2周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者最多见,经一般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在2周内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致病菌,小儿感染RV后除了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外,常并发多脏器损害。我们对2008年1—12月儿科病房收治的67例急性RV肠炎患儿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9例新生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及低体重早产儿行PPN支持治疗,并选同期相同病种新生儿10例以常规治疗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每周体重增长及治疗后血浆血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且未出现早产儿TPN治疗时常见的胆汁郁积,肝脏损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卢龙县轮状病毒(rotavious,RV)和诺如病毒(norovirus,NV)肠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发生肠道外损害的状况,为临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RV,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V。对430例RV和NV感染患儿的进行临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轮状病毒分型中G3为流行株,其次是G1型、G2型、G4型、G9型。诺如病毒遗传组,流行株为NLVGⅡ-4、NLVGⅡ-3和NLVGⅡ-7;两种病毒引发肠道感染临床表现对比:发热85%和64%(P0.05),轻度脱水67%和84%(P0.05),中度脱水26%和1.7%(P0.05),重度脱水8.4%和1.6%(P0.05),休克2.3%和0.8%(P0.05)。两病毒肠道外损害结果对比:呼吸道28.8%和19.0%,心脏63.8%和57.0%,神经系统8.4%和6.6%,肝脏9.7%和3.3%,肾脏0.65%和0%,P值均0.05。【结论】RV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脱水表现较NV感染重,而RV和NV感染致肠道外各器官系统的损害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19.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56例经大便抗原检查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病例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以及肠外并发症等几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岁以下占94.49%,其中3~15月占72.44%.发病季节:11月份、12月份发生人数占全年病例的51.22%.有29.49%的患儿伴有呼吸道症状,有16.67%的患儿肝功能异常,有5.13%的患儿并发脑炎.结论:本组资料显示:3~15个月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比例较大,11~12月份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人数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比例比其它月份大,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