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老年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磊  王少芳 《山东医药》2002,42(21):63-63
由于肺部疾病种类很多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故常造成诊断困难 ,从而延误治疗。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对5 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初诊时误诊 ,现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以期提高老年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临床资料 :本组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6 0~ 80岁 ,平均6 5 .5岁。误诊时间 2 6天至 12个月。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8例 ,支气管肺炎 16例 ,肺癌 10例 ,上呼吸道感染 6例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5例 ,肺脓疡 1例。本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2 6例 ,糖尿病 19例 ,营养不良 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  相似文献   

2.
杨松  张耀亭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67-1168
目的了解疾病控制中心(CDC)对肺结核的误诊误治情况。方法2005年来对从CDC转诊的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胸部X线、螺旋CT、病理学等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其误诊误治原因进行评价。结果误诊误治共10例。延误诊断药物性肝炎2例,其中1例因重症肝衰竭死亡,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肺腺癌及肺鳞癌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各1例,发生肺结核耐药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肺部感染2例。结论严格执行DOTS、及时转诊和不断提高CDC人员的诊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83例肺结核患者延误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延误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6-2009年河南传染病院结核科就诊的延误诊断的肺结核患者83例,对其延误诊断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83例延误诊断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8例;年龄16~87岁,中位年龄46岁。患者≤60岁60例,平均延误时间2.43个月;>60岁23例,平均延误时间4.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36)。就诊延迟35例,占42.17%,平均误诊时间3.59个月;确诊延迟48例,占57.83%,平均误诊时间2.4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145)。确诊延迟患者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1例(占22.92%),肺炎9例(占18.75%),陈旧性肺结核4例(占8.33%)。48例确诊延迟患者初次就诊于非结核专科医院41例(占85.42%),其中就诊私人诊所及社区医院17例,占35.42%。确诊延迟患者在诊断肺结核前未行胸部X线检查者23例,占47.92%;未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者29例,占60.42%;未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查者33例,占68.75%。结论 误诊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因素,就诊延误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张侠  陈莉  张振举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49-1450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误诊原因,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临床分析方法,对2003—2007年60岁以上收治误诊的102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延误诊断患者79例(77.52%);延误诊断的中位数是73.3天。医生延误的主要原因是误诊,病人延误的主要原因是未重视、误以为感冒不需看医生占68%。有56.9%的患者有合并症。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不典型,合并症多,就诊和诊断延迟现象较为严重。应切实加强老年结核病防治工作,以便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存波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514-1514
目的探讨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3例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的临床分析,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预防方法。结果3例肺血管炎患者误诊为肺结核,均进行了抗结核治疗,延误病情。患者的身心受到很大伤害,经济也蒙受了损失。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医师应该提高对肺血管炎的认识。当经抗痨治疗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肾结核常见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结核起病隐匿,且极易造成诊断延误或漏诊。血源性肾结核从开始侵犯肾小球到出现临床症状可潜伏长达8~40年,1996~2000年,我院曾收治非典型肾结核患者14例,现结合文献资料对造成肾结核误诊或漏诊的常见原因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误诊误治为肺结核的肺癌25例,结果发现误诊原因如下:X线误诊是主要误诊原因,菌阴肺结核过诊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诊断性治疗导致延误诊断,临床表现以胸痛忽视率为最高,PPD实验,纤支镜检查和胸腔镜手术不够重视,与病人存在侥幸心理,害怕检查时的痛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肺包虫囊肿破裂误诊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肺包虫囊肿破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包虫囊肿破裂38例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肺包虫囊肿破裂均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误诊1—8个月。误诊为肺炎11例,肺脓肿4例,肺结核13例,肺肿瘤6例,胸膜炎2例,液气胸2例。临床表现有突发性呛咳,咳清水样痰液并混有粉皮样薄碎片,或咳脓痰,发热。Casoni试验均阳性。X线检查:右肺包虫囊肿26枚,左肺包虫囊肿12枚。病灶呈模糊大片状阴影18例,类圆形阴影8例,肺包虫囊肿顶见“新月征”4例,“水上浮莲征”4例,液气胸2例,胸腔积液2例。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手术除包虫内囊29例,包虫囊肿肺叶切除9例,38例全部治愈。结论肺包虫囊肿破裂可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常误诊为肺炎和肺结核。  相似文献   

9.
朱艳  胡长生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65-1665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明显增高,随着国家对肺结核防治工作日益重视,其他疾病被误诊为肺结核时有发生,本文收集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31例被误诊为肺结核的病例,根据确定后的诊断分三组,即肺炎组,肿瘤组,及其他类,分别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肺结核7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 ,合并症多 ,不易识别 ,误漏诊率高。现将近 10年来我院误诊的 78例老年肺结核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8例中男 6 2例 ,女 16例 ;6 0~ 82岁 ,6 0岁~ 80岁 6 9例 ;≥ 80岁 9例。PPD皮试和抗结核抗体阳性者 11例。有低热、盗汗等 34例 ,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纳差、乏力、胸闷或咯血。痰涂片 (含纤维支气管镜刷检 )或结核菌培养阳性者 5 1例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2 4例 ,淋巴结穿刺 1例 ,病理证实 2例。2 .误诊的病种肺炎 2 5例 ,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 2 7例 ,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  相似文献   

11.
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在成人的继发性肺结核中相对较少。部分病人临床表现轻微易被忽视,漏诊、误诊时常出现。本文对2003~2005年该中心共诊治肺结核患者487例(包括31例成人肺门淋巴结结核),其中12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癌,误诊率为38.7%,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并肺念珠菌病临床上容易误诊。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确诊肺结核并肺念珠菌病 5 4例 ,其中 32例误诊 ,误诊率 5 9%。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以提高诊断水平。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2 2~ 83岁 ,平均 5 2 .9岁。合并自发性气胸 2例 ,2型糖尿病 1例 ,高血压病 1例 ,冠心病1例 ,结核性脑膜炎 1例及胸膜炎 3例。 32例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均经酮康唑或氟康唑治疗 ,除 3例死亡 (1例死于 ARDS,2例死于重症肺结核衰竭 )外 ,其余均治愈。2 .诊断标准(1)确诊肺结核者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 ,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13.
198 3年 5月至 2 0 0 3年 6月 ,我院共收治恙虫病 82例 ,其中老年人恙虫病 2 6例 ,初诊误诊 17例 ,误诊率占 6 5 .3%。因误诊而延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死亡 3例 ,死亡率为11.5 %。为减少老年人恙虫病的误诊、漏诊 ,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对本组病例进行了误诊原因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6 0~ 79岁 ,有明确在草地坐卧史者 9例 ,有农田耕作史者 3例。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7例均起病较急 ,发热、体温38℃~ 4 2℃ ,伴畏寒或寒战 ,头痛 ,烦躁 ,谵妄 ,嗜睡 ;颜面潮红 ,眼结合膜充血 8例 ,皮…  相似文献   

14.
肺癌与肺结核均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 ,因二者在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上有某些共性而经常误诊。现将我所 10年来肺癌误诊为肺结核 18例作一分析。1.一般资料 自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 ,肺癌被诊为肺结核 18例 ,其中男 10例、女 8例 ;年龄 35~ 82岁 ,平均年龄 5 1岁。其中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 9例 ,肺结核球 2例 ,粟粒型肺结核 1例 ,空洞型肺结核 4例 ,肺结核复发 2例。2 .临床特点 咳嗽 16例 ,大多咳少量白痰 ;痰中带血 10例 ,其中 2例咯少量鲜血 ;胸闷 9例 ;发热 6例 ,以低热为主 ;胸疼 2例 ;无症状者 1例。3.PPD试验 阳性者 6…  相似文献   

15.
125例老年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老年肺结核误诊率。方法对老年肺结核125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53例,肺炎17例,支气管扩张15例,冠心病7例,肺心病5例,肺癌10例,间质性肺炎4例,发热5例,贫血2例,矽肺2例,其它疾病5例;误诊率为36%。结论医生对老年肺结核缺乏警惕性、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胸片表现不典型、合并疾病多是老年肺结核误诊的常见原因;全面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充分利用相关检查,积极寻求病原学及组织学是减少老年肺结核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恶性淋巴瘤误诊结核病27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误诊为结核病的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3年27例误诊为结核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诊断和治疗.结果 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约8例(29%)无症状,发热19例(70%),咳嗽8例(29%),咯血1例(0.4%),淋巴结肿大22例,其中单一部位6例,多部位16例,其影像学特点是肿块结节样病变10例,弥漫性病变5例,肺门增大11例,胸腔积液10例.误诊淋巴结核6例,误诊肺结核5例,误诊肺结核并淋巴结核10例,误诊肺结核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例,误诊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2例.确诊方式:淋巴结摘除病理活检22例,经纤支镜肺活检2例,经皮肺活检3例.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诊断霍奇金病7例,非霍奇金病20例.治疗以放化疗为主,预后差.结论 因二者临床特征相似,易误诊,及时早期获得组织病理标本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葛小和 《山东医药》2004,44(1):39-39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 ,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误诊为冠心病或肺结核。现将 1995年 2月至 2 0 0 2年12月我院误诊为冠心病或肺结核的 19例消化系统疾病分析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9例中 ,男 14例 ,女 5例 ;年龄 6 2~ 76岁 ,平均 6 7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 1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 ,食管憩室炎 2例 ,胰腺癌 2例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3例 ,冠心病心绞痛 14例 ,肺结核 2例。明确诊断后外科手术治疗 13例 ,内科治疗 6例。典型病例 :例 1,男 ,72岁 ,因上腹部疼痛 1小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近三年来224例误诊的肺结核患者,提高对各种肺结核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2003~2006年5月间共224例被误诊的各型肺结核的症状、体征、胸片、CT片及病灶部位等进行病情分析。结果初次患Ⅰ、Ⅱ、Ⅲ型肺结核的病人中92例(41.07%)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27例(12.05%),误诊为肺炎、肺部感染37例(16.51%),误诊为支气管扩张12例(5.35%)误诊为肺脓肿23例(10.26%),21例支气管淋巴结核误诊为肺淋巴瘤,转移性肺癌,结节病(9.38%),误诊为肺癌9例,合并肠结核、腹腔结核病人误诊为肠炎,3例青年女性,发热伴有以肺部为主的多系统损害,血沉显著增快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共约5.40%)。结论误诊患者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慢性肺胸疾患合并肺结核及中下叶肺结核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新登记老年肺结核病人中误诊(过诊)状况及探讨减少误诊的途径。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一1999年新登记老年肺结核病人取消登记原因为误诊的病例,分析被误诊的疾病种类、造成误诊的诊疗单位分布,延误诊断和抗痨治疗时间,误诊对结核病控制的影响程度。结果老龄组误诊率为6.02%.高龄组为6.6l%。被误诊的疾病种类前三位是肺癌、肺炎及非活动性肺结核。老龄组与高龄组在结核病和误诊疾病诊断特征上差异不大。病人自身延误诊断时间老龄组71.66天。高龄组14.77天;医源性延误老龄组是27.93天,高龄组16.77天;诊断性抗痨时间老龄组73.20天,高龄组66.00天。结论在肺结核防治过程中正确诊断是一个发现和治愈肺结核病人重要的前提。主要是提高痰检阴性肺结核病人的诊断正确性,菌阴病人的诊断有待开发类似菌阳病人痰检涂片和培养找抗酸杆菌的诊断“金”标准的技术和方法。在目前组织和提高市和区县结核病防治化疗例会制度,各科医生集体对疑难病例的诊断。不失为减少误诊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5例肺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的临床分析,重点分析肺血管炎误诊原因,探讨诊治方法。结果5例肺血管炎患者均误诊为肺结核,在明确诊断前均进行了不适当的检查和治疗,延误病情,5例中有3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应提高对肺小血管炎的认识,当患者病情经相应治疗未见好转,应及时检查血周围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如果有条件应积极进行开胸肺活检或通过胸腔镜活检,争取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