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严重骨质疏松后骨折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院自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钢板、髓内针等内固定加骨水泥填塞的方法治疗严重骨疏松并发骨折的高龄患者7例。结果 经1-6年的随访,内固定均稳定,骨折端愈合良好,局部未出现断裂等严重的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选择性应用内固定加骨水泥填塞法可以解决部分严重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固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短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84例(136处)短管状骨骨折,术后对固定不牢固者辅以石膏外固定2~4周。结果所有病例接受定期随访,时间2~29(15±4.6)个月。骨折均在术后8周临床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用于短管状骨骨折治疗,手术简便,固定可靠,同时可以免去二次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为髋部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这类骨折手术治疗后,由于疏松的骨质不能给内固定器械提供足够的把持力,易发生内固定松动、退出及切割骨质,导致内固定失效.  相似文献   

4.
骨水泥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水泥充填固定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骨水泥髓腔内充填固定,术后不作任何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0例。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8例,良2例,X线片见骨折 移位得到较满意矫正,骨折愈合良好,无骨不愈合或骨缺血性坏死。结论:骨水泥充填固定法是治疗各种类型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应用骨水泥髓内充填加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技术要点,并对骨水泥固定的原理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78岁。3分骨折6例,4分骨折4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直视下复位,先以骨水泥作髓腔内充填,再用钢板固定。术后3d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3、6、12个月行X线片检查及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按JOA功能标准,优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0%。X线片结果:7例骨折解剖复位,3例骨折仍有3—5mm移位,全部钢板螺钉固定可靠,无松动。骨折均获得愈合。[结论]骨水泥髓内充填加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固定效果可靠,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人工骨植入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骨折的可行性、疗效性。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对进行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人工加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51例,A组)及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42例,B组)治疗的93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2例,女31例;年龄21~73岁,平均(47±3)岁。Sanders骨折分型:II型39例,III型54例。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时间、临床出血量,切口感染、局部疼痛、影像学改变等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按照AOFAS足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93例患者随访时间13~25月,平均(19±4.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临床失血量两组有差异;A组无切口感染,B组3例出现切口感染;A组局部疼痛2例,B组5例;术后12个月影像学改变A组4例,B组3例;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术后功能恢复A组,优43例,良6例,可0例,差2例,优良率96.1%;B组优31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人工骨植入内固定(A组)和锁定钢板固定(B组)均可以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临床出血量A组优于B组、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以及后期切口附近疼痛、肌腱卡压不适感A组优于B组。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螺钉配合骨水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BIOFIX)配合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3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1985年,Brown和Chow首次以磷酸四钙和磷酸氢钙为原料研制出了磷酸钙生物活性骨水泥,从此拉开了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研究的序幕。CPC又称羟基磷灰石骨水泥(hydroxyapatite cement,HAC),是一类以磷酸钙盐为主要成分,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自固化能力、降解活性及成骨活性的无机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骨折内固定和骨填充修复材料,其固化时间为15~30min。[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掌骨头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是手部的常见损伤。200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我们采用可吸收骨固定棒治疗掌骨头骨折10例,效果较为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10例12处,其中男8例9处,女2例3处;年龄18~37岁,平均27岁。右手7例,左手3例。第一掌骨头骨折2例,第二掌骨头骨折5例,第三掌骨头骨折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磷酸钙骨水泥(CPC)与松质骨移植在修复羊外侧胫骨平台压缩性骨折中的体内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成年健康山羊10只,双侧后肢制成外侧胫骨平台压缩性骨折模型,一侧以CPC填充(CPC组),对侧用自体骨填充(自体骨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各处死5只动物,取双侧胫骨观察关节面塌陷程度,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降解情况,测定骨折部位抗压刚度,制备不脱钙切片观察关节面组织学改变.结果 自体骨组10个标本中的8个发生了骨折块的中重度下陷,CPC组只有3个发生了轻度下陷.X线片示3个月时骨水泥降解吸收被分割成几块,外形变模糊,6个月时大部分骨水泥被降解吸收.CPC组和自体骨组抗压刚度在3个月时分别为(226.89±62.81)N/mm和(172.97±79.82)N/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9,P=0.243),6个月时分别为(471.27±212.89)N/mm和(371.05±207.98)N/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8,P=0.397).组织学观察显示自体骨组关节面塌陷较严重,修复的软骨组织中纤维组织偏多;CPC组关节面软骨修复过程中对位较好,由纤维软骨形成相连接,纤维组织较少.结论 CPC的支撑效果好于自体骨,可在早期提供一定的抗压强度,防止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移位,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MIPO)技术与髓内钉(IMN)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52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闭合复位MIPO内固定(MIPO组)与顺行IMN固定(IMN组).MIPO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6.7岁;IMN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39.4岁.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肘关节Mayo评分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获16~36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术后无骨不连与桡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IMN组术后4例发生骨不连,2例出现桡神经麻痹,1例出现内翻畸形,但功能良好.MIPO组患者骨不连发生率低于IMN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高于IM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O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骨性愈合快、肩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同时能减少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linical outcom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 (MIPO)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stabi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Methods From March 2007 to January 2009, 52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or acute fractures of middle and lower humeral shaft. Twenty-seven were treated with MIPO technique (group A) and 25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B) . In group A, there were 15 men and 12 women, aged from 18 to 65 years (average, 36. 7 years); in group B, there were 16 men and 9 women, aged from 25 to 63 years (average,39. 4 years). Operation tim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hospital stay, time for union, complications, Mayo scores of the elbow and Constant scores of the shoulder were recorded in both groups and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17. 8 months (range, 16 to 36 months)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operation tim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hospital stay, time for union, and Mayo scores of the elbow ( P > 0. 05) . There was no case of postoperative iatrogenic radial nerve palsy or non-union in group A, but there were 4 cases of non-union, 2 cases of iatrogenic radial nerve palsy and one case of varus malunion in group B. Compared with group B, group A showe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rate of postoperative non-union and Constant scores of the shoulder functional recovery ( P < 0. 05) . Conclusion In treatment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MIPO technique has advantages of less operative invasion, quick bone union, satisfactory shoulder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low risk of postoperative palsy of the iatrogenic radial nerv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一种针对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伴钢板内固定失效后行再次髓内固定的改良手术技术.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8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患者,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1.1岁(19 ~61岁).7例患者钢板断裂,1例患者钢板未断但螺钉拔出,骨折均未获愈合.首次手术至钢板失效接受本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2.4个月(4~30个月).手术步骤:①X线机透视下经皮闭合取出所有螺钉,留置钢板;②同侧或对侧髂骨取骨,此步骤可由另一组手术人员与步骤①同时进行;③置入髓内钉;④切开骨折端,取出钢板,确认对位良好,清理瘢痕组织并植骨;⑤髓内钉远端锁定.5例患者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2例采用逆行髓内钉固定,1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 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更换髓内钉固定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6 h(2.0~3.5 h),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100 mL(600 ~ 1500 mL).术后1年随访8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5个月(4~8个月),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本文所介绍的改良手术技术可减少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伴钢板内固定失效后行再次髓内固定的手术失血量,其技术难点为经皮闭合取钉及硬化髓腔的再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胸腰段骨折患者,2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结合磷酸钙骨水泥伤椎内注射强化手术治疗(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26例采用单纯经皮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单纯内固定组)。对患者的术前、术后1 w及末次随访时的VAS疼痛评分、腰椎ODI评分,伤椎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5±2.2)个月,随访率100%。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手术时间长于单纯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01)。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在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方面,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9,F=17.830,F=3.351,F=3.840,P<0.05),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923,F=352.555,F=956.735,F=347.468,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伤椎前缘压缩比均较术前增加,末次随访时较术后下降,且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压缩比优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两组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末次随访较术后增加,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术后和末次随访Cobb角均优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两组ODI评分逐步降低,且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末次随访ODI评分低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 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段骨折,可有效的恢复椎体高度,增强早期椎体内支撑强度,改善患者功能,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股骨近端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据统计,北美每年有超过220000例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8.8%~55%,糖尿病为高危因素,造成卫生系统每年90亿  相似文献   

15.
葛付涛  赵松  牛丰  张新 《中国骨伤》2014,27(2):128-132
目的:评估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OV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CPC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26例(31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0-89岁,平均(71.67±4.36)岁;病程0.5~7d,平均3.2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对疼痛和功能进行评定。通过X线对椎体高度的丢失和后凸畸形角度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24h、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91±1.20、3.22±1.12、1.92±0.83,ODI评分分别为40.00±1.15、17.00±2.12、13.00±1.42,椎体高度分别为(18.21±3.21)、(23.82±3.10)、(21.85±3.24)mm,后凸畸形角度分别为(18.21±3.21)°、(7.42±3.13)°、(10.01°±3.11)°,术后24h、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的恢复椎体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股骨干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群峰  严世贵 《中国骨伤》2011,24(11):939-94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股骨干骨折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术中或术后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2例,全部以2枚螺钉分别自髓内钉前后方固定股骨颈骨折,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6.5个月。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股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按Harris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股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以2枚螺钉分别自髓内钉前后方固定股骨颈骨折方法可行,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21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4.8岁.骨折不愈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采用Merchan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脂肪栓塞、旋转畸形及明显的短缩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3.2个月.19例患者术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4~9个月),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7~13个月观察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13例,良6例,差2例.结论:应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能够提高骨折稳定性及促进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本组股骨干骨折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全部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类型横型与短斜型12例,螺旋型6例,粉碎型7例。上1/3骨折8例,中1/3骨折10例,下1/3骨折7例。22例采用牵引闭合复位置钉内固定,3例严重粉碎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结果:经4-22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24例优,1例良。结论:(1)闭合复位内固定既保留了骨折端血肿,又保护了骨外膜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2)80%病例不用扩髓,对局部血运破坏小,有利于骨折愈合。(3)扩大了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适应症,术中出血少,创伤小。(4)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避免第二松解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股骨重建钉与逆行髓内钉加空心钉治疗股骨于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1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采用股骨重建钉固定10例(股骨重建钉组),逆行髓内钉加空心钉固定11例(逆行髓内钉加空心钉组).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3、6、9、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1次,通过临床和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12 ~48个月(平均27.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及Friedman-Wyman功能评定结果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重建钉组住院费用高于逆行髓内钉加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10,P=0.016).两组股骨干骨折愈合率(9/10 vs.10/11)、股骨颈骨折愈合率(9/10 vs.1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重建钉组4例发生并发症,逆行髓内钉组7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原则.股骨重建钉更适用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合并狭部及狭部以近的股骨干骨折;对于头下型、难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远端骨折或需要同时处理的膝关节内损伤、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逆行髓内钉加空心钉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髓内钉或克氏针与钢板固定比较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医药卫生辑(VIP)及万方数据库数据库。纳入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前瞻性或随机随照研究。采用RevMan 5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术疗效、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研究、3篇半随机对照研究,合计976例纳入系统评价。5篇文献比较了克氏针与钢板的疗效,8篇文献比较了髓内钉与钢板的疗效。克氏针与钢板术后疗效优良率比值比(RR)3.79[95%可信区间,1.93,7.46],6篇文献报告了髓内钉与钢板术后Constant评分,总体均数差为-1.39[-3.43,0.65].5篇文献报告了髓内钉与钢板术后的大并发症率,RR为9.34[2.70,32.32].5篇文献比较了髓内钉与钢板的再手术率,RR为5.04 [1.52,16.77].结论:现有研究证据表明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的术后并发症率及再手术率明显低于钢板;克氏针固定的术后疗效明显低于钢板固定。现有数据的总样本量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期待未来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