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及体会,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的43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照组中的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提高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的健康状态及护理效果。结论优质护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肾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和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的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流程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满意问卷测评值、焦虑调查量表评分以及抑郁量表评分、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治疗的依从性、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6,(10):786-78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0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96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谢敏红 《中国药业》2013,22(7):93-94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予以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抗抑郁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5,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34,P<0.01)。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意义,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10月22日至2014年11月22日期间选取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再添加饮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测量的Alb、Hb、PA的水平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组的100例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第8周末采用自制的药物认知与服药态度评估表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优劣及疾病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BPRS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服药依从性,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价值体。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n=4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5)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炎性因子水平及饮食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肾病饮食依从性态度量表评分、行为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依从性,降低炎性反应,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例数合计为28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4.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远程随机原则分2组,14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概率指标。结果: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后,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仅有0.71%,和对照组发生概率4.43%相比,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案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概率指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陈恒燕  蔡惠群  曹惠玲  李凤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15+117-115,11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的作用.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老年患者84例,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按照对照随机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作用明显.结论 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很大程度降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透析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抽取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1年,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认知、行为变化和依从性改变。结果:两组内相比,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认知及行为改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早期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及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统计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8.64±4.25)分,护理满意度为80.00%(20/2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4.18±4.21)分,护理满意度为96.00%(24/25)。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最佳方式,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护理前,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获得积极效果,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还可以帮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治疗并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阻碍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效果突出,可以改善患者消极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9~2011年本院血透室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随机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此基础上在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对两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程度和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人文关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72例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6例)和观察组(n=86例),对照组实施饮食、心理、休息、血液透析知识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人文关怀,比较2组患者的血液透析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血液透析依从性:对照组依从率为70.93%(61/86),观察组依从率为93.02%(80/86),经χ~2检验,观察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不满意10例,基本满意42例,满意34例,满意度为88.37%;观察组不满意2例,基本满意43例,满意41例,满意度为97.67%;经x2检验,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入组时,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价得分(50.78±8.20)分,对照组患者(51.24±8.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个月,观察组疾病认知评价得分(87.99±11.66)分,对照组患者(73.56±10.31)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葡萄膜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盲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8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干预组各项评分提高明显;干预组治疗后8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