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神经鞘瘤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细胞形态呈不成熟的梭形和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免疫组化CD117和CE134阳性是确诊最可靠和最有价值的依据,GIST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正>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主要在胃肠道发生,含上皮性细胞、梭形细胞,对CD117高表达,可能从Cajal间质细胞起源。GISTs已经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病理诊断中[1]。以往大部分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诊断为神经鞘-神经纤维瘤或平滑肌瘤,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肿瘤没有典型神经细胞及平滑肌特征。GISTs包含了绝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 方法 对 3 9例GIST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肿瘤具有梭形和 (或 )上皮样细胞成份 ,间质可有团丝样纤维(SP) ,CD 117表达者 3 5例 (89.7% ) ,CD3 4表达者 2 8例 (71.8% )。结论 GIST可能起源于卡哈尔细胞或向卡哈尔细胞分化 ,组织学上类似于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瘤 ,CD117、CD3 4是较为特异且敏感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 CD34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危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发生于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形态学上主要由棱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镜下很难与典型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神经鞘瘤相区别。近几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的开展和电镜研究的深入,人们对GIST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过去曾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膜瘤。1983年,Mazug运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重新评估胃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发现除个别病例具有明确的平滑肌和神经鞘膜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征外,大部分肿瘤无明确肌性或神经分化特征,类似未分化的幼稚间充质细胞,从而提出GIST的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对其特殊的组织学、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CD34、CD117、Desmin、SMA、S-100、NSE等标记和分类,研究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中,9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3例神经鞘瘤,1例难以分类.结论:胃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为多见,神经源性肿瘤次之,而真正的平滑肌(肉)瘤非常少见,采用联合标记物检测,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胃间叶源性肿瘤1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CD34、CD117、Desmin、SMA、S-100、NSE等标记和分类,研究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中,9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3例神经鞘瘤,1例难以分类。结论:胃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为多见,神经源性肿瘤次之,而真正的平滑肌(肉)瘤非常少见,采用联合标记物检测,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9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 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6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标本,通过常规HE制片,单抗CD117等免疫组化标记确诊GIST 92例,分析和观察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GIST高峰年龄55~75岁,占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79.31%,约15.22%伴发消化道癌.好发部位是胃(54.35%)和小肠(18.48%),其次是肠系膜、结直肠及食管.瘤体大小为0.2~22 cm,单发或多发性结节(9.78%).显微镜下,瘤细胞梭形和上皮样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主,细胞异形性在同一瘤体内的不同区域可存在明显差异,可伴有骨软骨化生(4.35%).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17(96.74%)或CD34(89.23%),灶性表达DES、SMA、S-100及NSE.结论:GIST是具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高度异质性、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拟定.  相似文献   

9.
胃肠间质瘤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翔 《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5):458-460,F0003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组来自胃肠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相比,间质肿瘤占比例很少,但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起源尚不肯定,GIST目前被定义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ICC)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1].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往 ,临床、影像及病理工作者对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存在深信不疑 ,并认为平滑肌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当前 ,人们已将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 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GIMT)以平滑肌肿瘤为主的观点逐渐转变到以胃肠道间质瘤 (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主的观点 ,大量文献报道当前认识的 GIST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由于 GIST涵盖了绝大部分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因此 ,本文综合近年来的研究 ,对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讨论。1 临床资料GIST好发年龄为 40~ 69岁 ,高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