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F)在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于MCAO前1 h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SF100 mg/kg、50 mg/kg、20 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观察各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学评分,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及Westernblot检测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无神经学改变,SF100 mg/kg、50 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神经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各用药组间无明显差异.SF100 mg/kg、50 mg/kg、20 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TUNEL阳性细胞率(%)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假手术组未见p-p38MAPK表达,缺血再灌注组p-p38MAPK显著增高,SF100 mg/kg、50 mg/kg、20 mg/kg对脑组织总p38MAPK表达影响不明显(P>0.05),主要下调p-p38MAPK表达.结论 阿魏酸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抑制剂组,各10只。检测各组p38MAPK mRNA表达,TNF—α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TNF-α[(3.68±0.16)μg/L比(5.02±0.09)μg/L3、p38MAPK mRNA的表达[(1.76±0.46)比(2.35±0.02)]和心肌细胞凋亡率[-(3.51±0.40)%比-(1.8±0.23)%]显著升高(P均=0.001)。抑制剂组p38MAPK mRNA的表达[(2.09±0.16)]、TNF-α水平[(4.15±0.11)μg/L]及心肌细胞凋亡[-(2.9±0.50)%]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通过抑制大鼠心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能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成,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用于降糖治疗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吡格列酮10mg/(kg·d)组(P组)、吡格列酮10mg/(kg·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特异性阻断剂GW9662组(P+G组),每组6只;利用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p38(p-p38)蛋白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Sham组、P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8.6±4.3)%、(21.4±8.8)%vs(40.1±12.3)%,P0.05];P+G组心肌细胞AI显著高于P组[(37.0±10.5)%vs(21.4±8.8)%,P0.05]。与I/R组比较,Sham组、P组p-p38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G组p-p38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p-p38表达有关,这2种作用是由PPARγ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 Ligand,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与心肌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24h)、缺血再灌注I组(缺血30min、再灌注24h)、缺血再灌注Ⅱ组(缺备30min、再灌注72h)及缺血再灌注Ⅲ组(缺血3h、再灌注24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均增加,且均随缺血或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增高; Fas基因的mRNA表达也上调,但以再灌注24h时达高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爆炸性一细胞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及炎性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JNK)/应激化蛋白激酶(SAPK)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20 mg/kg、40 mg/kg、80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P-p38MAPK、ERK1/2、P-ERK1/2及JNK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无神经行为学改变;各用药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各用药组p-p38MAPK及JNK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ERK1/2表达显著增加(P(0.05),p38MAPK及ERK1/2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和JNK/SAPK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增强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2 h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IR)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EGB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P<0.01).IR组和EGB组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EGB明显促进Bcl-2基因表达,同时抑制Bax、P53基因表达(P<0.01),Bcl-2和Bax的比值也随之升高.结论 EGB可明显下调Bax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后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MG-132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MG-132(0.75mg/kg),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G-132能显著抑制心肌梗死周围组织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治疗组核因子κB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再灌注2h、6h及24h亚组凋亡指数较缺血再灌注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Bax的积分光密度值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凋亡,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橄榄苦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5 mg/kg)及橄榄苦苷高、低剂量组(40、20 mg/kg),每组14只。连续灌胃给药14 d,末次给药结束后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2 h缺血后再灌注24 h,测定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mRNA表达及磷酸化的JNK(p-JNK)、磷酸化的p38 MAPK(p-p38)蛋白表达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面积及橄榄苦苷高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苷高、低剂量组大鼠Caspase-3、Bax mRNA及p-JNK、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橄榄苦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NF-kB通路信号分子α7nAChR、p65、IkB-α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25 mg/kg·d)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50 mg/kg·d),每组各10只。4组均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灯盏花素治疗组术前连续1周腹腔注射灯盏花素;假手术组以及缺血再灌注组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随后处死,取出心脏检测心肌组织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蛋白印记法检测α7nAChR、p65、IkB-α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IkB-α蛋白显著增加(P0.01),p65和α7nAChR蛋白显著减少(P0.05);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以及IkB-α蛋白显著降低(P0.01),p65和α7nAChR蛋白显著增加(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灯盏花素预处理能有效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上调α7nAChR,从而通过NF-kB通路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缺血及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将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1) 假手术组,以6-0号丝线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过,不予以结扎;(2) I/R组,以6-0号丝线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过,并结扎,在结扎线中埋置松解线,45 min后,松解结扎线,实现再灌注24 h;(3) EPO组,手术过程同I/R组,在再灌注开始即刻,给大鼠腹腔内注射重组人EPO(rhEPO),5 000 U/kg.再灌注24 h后用伊文蓝和氯化四唑(TTC)进行心肌染色,测量心肌缺血范围和梗死范围;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caspase-3蛋白p17亚基的表达.结果 经过45 min缺血和24 h再灌注:心肌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心肌无缺血区和梗死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EPO组心肌有明显缺血区和梗死区,其缺血范围和梗死范围均显著增大(P<0.01);与I/R组比较,EPO组缺血范围略为缩小,其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梗死范围显著缩小(P<0.01).TUNEL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EPO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与I/R组比较,EPO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EPO组caspase-3蛋白p17亚基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EPO组caspase-3蛋白p17亚基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EPO显著缩小I/R大鼠心肌缺血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I/R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