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丁术旺 《当代医学》2021,27(3):67-69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瘢痕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瘢痕非常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且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术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克文 《中外医疗》2013,(18):108-108,110
目的探讨应用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6例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能缩短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2组,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充分引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和吞咽障碍评分量表(S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VHI和SI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可减少或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SIS评分、VH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经济条件分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组(腔镜组)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组(开放组)。腔镜组患者应用超声刀切除病灶,开放组应用电刀切除病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住院费用高于开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放组高,但住院天数较开放组少(P<0.05),在失血量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以作为甲状腺手术其中的一种术式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EASIO)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75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改良EASIO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ASIO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患者可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女性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经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予以经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且手术安全性较高,颈部无伤口,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卢宝俊 《吉林医学》2012,33(30):6509-6510
目的:探讨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60例诊断为甲状腺肿物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的需求、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43.6±21.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20.3±5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而对照组引流量比[(85.1±41.3)mL]观察组[(45.3±20.5)mL]多(P=0);观察组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需求(16.1%)比对照组(39.7%)明显减少(P=0.045),而住院费用观察组[(8 015.5±3535.6)元]高于对照组[(6 030.2±1 232.3)元](P=0.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以喉上和喉返神经损伤为主,而对照组主要是出血。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美容、疼痛轻和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式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女性患者56例,原发病均为良性甲状腺疾病。其中28例施行改良式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改良组),利用女性乳房可推移性及腔镜手术器械的长杆状特点,在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游离前胸壁皮下间隙的术式改良;28例患者施行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原术式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原术式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平均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3.0±1.6vs 4.5±1.8,P=0.042),术后前胸壁皮肤红肿或皮下淤斑、水肿、积液发生率降低(0vs 21.4%,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无术后出血。结论改良后的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原术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3.
胸乳途径甲状腺内镜手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报道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8例经胸乳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肿块直径1.7cm~4.5cm,平均2.9cm;手术时间平均128(95~165)min;病理结果:甲状腺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均行甲状腺腺叶全切和次全切除术,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中转。1例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和术后抽搐。18例胸前区轻微胀痛不适持续7d-19d,均无需服用止痛药,美容满意率90%。结论胸乳途径甲状腺内镜手术疗效可靠、创伤不大、美容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应用腔镜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3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1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为甲状腺乳突状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230min,平均121min。病理检查结果: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术后1例声音嘶哑,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抽搐、无皮下感染积液、脂肪液化,颈部美容满意率97.3%,一般2.7%,不满意0。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手术切口远离颈部,胸壁切口微小,颈部无瘢痕,美容效果极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并评估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肝胆甲乳外科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4例患者均在腔镜下成功实施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8例行患侧腺叶全切,10例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7例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短暂性声音嘶哑2例,低钙血症2例,吞咽疼痛3例,胸前皮肤红肿、淤斑1例,颈部术口区积液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6~42个月,无复发病例,全部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兼顾安全可行及外观美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其中25例采用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35例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1),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腔镜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于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虽然费用较高,但值得在特定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7月我科行经乳晕、前胸壁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经乳晕、前胸壁径路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时间80~180min,术中出血量为10~50ml,术后引流量为20~150ml,术后住院时间为3~7d。有1例并发皮肤灼伤,10d后痂下愈合;有1例有皮下瘀斑,2周后全吸收;无其它并发症。结论:经乳晕、前胸壁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美容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60-63
目的 分析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20 例,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入院后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入院后实施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血清应激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血清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清应激水平均有一定变化,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血清应激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情况更佳,术后康复速度更快,预后情况更好,血清应激水平变化幅度更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乳入路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3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有1例转为开放手术,术后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其中1例在1个月恢复,另1例在术后4个月恢复。手术时间平均109min,术中出血约38ml,术后4d出院。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及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开放甲状腺手术59例(开放组),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76例(胸乳组),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22例(全乳晕组),比较各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术后满意率和美容效果评定。结果各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中胸乳组和全乳晕组手术时间((103.5±26.2)min vs(108.1±23.9)min)、术后第1天引流量((106.5±31.0)ml vs(117.4±38.8)ml),显著高于开放组((65.3±22.4)min及(50.5±23.8)ml)(P值均<0.05)。术后分析显示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腔镜手术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8±0.4 vs2.9±0.4)显著低于开放组(3.8±0.6)(P值均<0.05),术后第2、3天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腔镜手术患者满意率及美容效果评定均显著高于开放组(P值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90 d全乳晕入路患者满意率96.7%及美容效果评定8.8±0.9均显著高于胸乳入路患者(92.1%及7.3±0.7)(P值均<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远期满意率高,美容效果好,是甲状腺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