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梦想人体的器官组织能象机器一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用“新的零件”更换。组织工程学的提出、建立和发展,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它能以少量种子细胞经体外扩增后与生物材料结合,构建出新的组织或器官.用于替代和修复病变、缺损的组织器官,重建生理功能。与传统的自体或异体组织、器官移植相比。它克服了“以创伤修复创伤”、供体来源不足等缺陷,将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TE)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设计、构造、改良、培育和保养活组织,以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 TE 产生的背景1.1 客观的需要组织缺损和器官衰竭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和生命,是现代医学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题。医生们采取组织移植和器官移植来医治组织缺损和器官衰竭。自体组织移植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3.
肢体复合组织缺损修复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肢体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自体带蒂或游离组织移植挽救了许多因组织缺损而伤残的肢体,目前仍然是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不可或缺的手段,有效解决了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节段性骨缺损、骨骼皮肤复合缺损等难题。急诊显微外科修复对处理手部复合组织缺损具有特殊价值。但自体组织作为移植供体的来源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技术的兴起为复合组织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望从结构到功能方面使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发生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创伤、先天性疾病、癌症、感染、炎症等原因所造成的组织与器官的缺损日渐增多。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修复,但仍因供源不足、造成供体受损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而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近十几年来,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的兴起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手段。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在正确认知哺乳动物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之上,研究开发能够修复、维持或改善损伤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5.
整形外科学(plastic surgery)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又称整复外科或成形外科,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软组织、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组织或器官的缺损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也可采用异体、异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创伤与病损组织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与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组织工程学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随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和手段修复组织缺损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 组织工程学的概念及特点对于创伤与病损组织的修复重建,现行的许多方法主要有异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人工合成替代物等,但均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移植其供区有限、人…  相似文献   

7.
各种输尿管先天畸形、创伤、医源性损伤、肿瘤等常常导致输尿管组织的缺损,严重的输尿管缺损需要进行组织替代[1].输尿管缺损替代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体移植、异体移植以及人工材料替代.自体肠管替代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异体组织替代会出现排斥反应,人工材料的替代也存在组织相容性的问题,这使得输尿管缺损组织的重建成为难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原发与继发性软组织缺损及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困扰整形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真皮移植、脂肪组织瓣、自体脂肪移植以及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为组织或器官缺损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使得脂肪移植再次成为整形外科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的研究领域很广,包括骨骼、皮肤、软骨、血管和脂肪组织等,脂肪组织工程技术将成为重建脂肪组织,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的关键因素包括种子细胞、三维支架材料和维持细胞增殖和组织功能的微环境。现笔者主要对脂肪组织工程脂肪源性干细胞和支架材料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导管技术被认为是修复神经缺损新的发展方向,而单纯的异体神经移植也存在着受体免疫排异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建立嵌合体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 plantation,CTA)为修复重建外科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烧伤、创伤及面部肿瘤手术切除等造成颜面组织器官缺损畸形,损伤的部位常包括耳、鼻、眼睑和口唇等体表器官,其修复比较困难[1].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e tissue microarray (TMA)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1998 as a tissue preserving, high-throughput technique that allows studies of multiple markers in large sample sets. TMA slides can be analyzed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represent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markers identified in DNA microarray studies. We review the TMA method, its reproducibility, advantage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with specific focus on soft tissue sarcoma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82年Nyman S首先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概念。引导组织再生的基本原理是用外科的方法放置一个物理屏障来选择性地分隔不同的牙周组织,即就是阻止牙龈结缔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首先与根面接触,在膜与牙根之问形成楔状间隙,引导牙周膜细胞向冠方迁移生长,形成真正的牙周再生。随着GTR膜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20.
Summary Numerous method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facial symmetry in patients with hemifacial atrophy have been described. Most recently, the use of autologous tissue for augmentation has been employed.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use of free-tissue transplantation with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 and injection of liposuctioned fat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19 patients,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microsurgical tissue transfer, while in 3 patients,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alone was used. Indications, operative techniques together with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disadvantages associated with each procedur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