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患者血清中SCC-Ag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的病变程度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IMX),检测331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后SCC-Ag的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含量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病变长度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病理学类型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CC-Ag含量的检测,可作为食管癌辅助诊断以及对病期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食管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并收集病理资料,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PCR-RFLP)的方法检验研究对象的MTHFR基因型,使用Pearon字2检验评估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食用水果习惯、病变长度等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患者总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携带MTHFR三个不同基因型(突变型、野生型、杂合型)的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而淋巴结转移阳性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较明显短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00),TNM分期Ⅲ期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Ⅲ期以下者(P=0.002)。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影响食管癌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水果习惯、UGIC史、病变长度、首发症状、病变长度、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预后无关。结论: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无关,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可以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分析女性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性别分为观察组(50例,均为女性),对照组(50例,均为男性),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女性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生存预后因素。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发病位置,病变长度,p TNM分期分布等指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食管癌患者预后优于男性患者,这与女性患者病变位置偏上,长度较短,浸润深度较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密切相关,影响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包括病变长度,浸润深度,p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artemin和基质金属酶2(M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食管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26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artemin和MMP2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Artemin与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病变的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无明显的关系(P>0.05).而且artemin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1).结论 Artemin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变的分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artemin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评估食管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4年收治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47例, 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年龄38~80岁,中位年龄在604岁。病变位于胸上段5例,胸中段40例,胸下段2例。术后分期Ⅱ期29例,Ⅲ期18例,术后病理诊断47例均为鳞癌。单纯放疗31例,放化疗16例。结果 纵隔淋巴结转移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58.1%、36%、19.4 %;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肿瘤病变部位、放疗剂量及术后分期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 )。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病变长度、放疗方式及是否化疗对预后无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分期及放疗剂量为独立预后影响因子(P<0.05)。结论 术后分期及放疗剂量是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artemin和基质金属酶2(M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食管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26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artemin和MMP2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Artemin与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病变的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无明显的关系(P>0.05)。MMP2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变的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而且artemin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rtemin和MMP2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变的分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临床评估食管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英杰  柴劲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79-1480
目的:探讨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分期I期67例,手术病理分期改变12例,误差率为18.9%,术前临床分期Ⅱ期43例,手术病理分期改变17例,误差率为39.5%,术前临床分期Ⅲ期16例,手术病理分期改变1例,误差率为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病理分期更准确的反映了病变程度及病变性质,对术后补充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指导意义,建议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85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资料,并与同期的1 873例男性食管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采用K-M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女性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女性食管癌患者与男性食管癌患者在发病年龄、肿瘤位置、病变长度及浸润深度、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59%、42%和89%、65%、48%,两者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长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是女性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女性食管癌的病理特点、生存预后与男性患者各有不同。女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男性,可能与其有不同的病理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炎症指数(SⅡ)、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联合预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28例,随访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98)和病死组(n=3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Ⅱ、VEGF和IGF-1差异,分析SⅡ、VEGF和IGF-1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病死组患者年龄、病灶位于胸下段比例、病灶长度>6 cm比例、TNM分期Ⅲ比例、低分化比例、非同步化疗比例、处方剂量<61.2 Gy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均P<0.05)。病死组患者SⅡ、VEGF和IGF-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均P<0.05)。TNM分期Ⅲ期、低分化患者SⅡ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患者(均P<0.05);病灶长度≥6 cm、TNM分期Ⅲ期、低分化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病灶长度<6 cm、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患者(均P<0.05);TNM分期Ⅲ期患者IGF-1水平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胃癌术后病理Ki-67表达高低情况对比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疾病进展时间。方法:临床选取100例胃癌术后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Ki-67的表达水平,判断患者的预后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ⅡB期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10.56±1.02)显著高于ⅡA组的(7.67±0.71);ⅢB期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20.56±1.41)显著高于ⅢA期的(12.6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表达水平有利于胃癌的病理分期判断,有助于胃癌预后及疾病进展的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29-31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fragment 21-1,CYFRA21-1)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和分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NSCLC作为研究对象(NSCLC组),同时选取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空腹及术后血清NSE和CYFRA21-1及FIB水平。结果 NSCLC组NSE、CYFRA21-1及FIB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21,0.563,0.445,P均0.05),其分期Ⅲ~Ⅳ期患者三项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术后4周,NSCLC组三项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NSE、CYFRA21-1及FIB水平在NSCLC手术前后有明显变化,且与临床分期有关,三项联合检测可作为NSCLC治疗评价及疾病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胸中下段食管癌2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影响食管癌分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5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未经术前放化疗而直接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分期依据UICC97 TNM分期标准。结果:胸中段癌159例,胸下段癌99例。钡剂造影平均长度为(4.87±2.33)cm,手术平均长度为(5.28±2.35)cm。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癌病灶长度、病理分型、位置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长度在5 cm以上和位于下段食管是食管癌处于临床晚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实际长度比造影片上长,食管癌病灶长度和位置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彭劼  张琪  郭亚兵  侯金林 《广东医学》2008,29(7):1090-109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7例住院治疗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空腹血糖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38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血糖低于2.8mmol/L者59例(15.2%),血糖在2.8~3.9mmol/L者138例(35.7%),血糖在3.9~6.1mmol/L者190例(49.1%)。不同空腹血糖组间的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差异均无显著;重型肝炎临床分期即早、中、晚期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低血糖发生率越高(P<0.01);空腹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平均总胆红素峰值越高,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越低,临床好转率亦越低(均P<0.01)。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常易发生低血糖,其空腹血糖水平与临床分期、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的3年预后特点并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3年生存情况并按照患者预后将其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35例术后3年无病生存,55例预后不良,其中局部复发23例,远处转移21例,死亡1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中段病变、重度粘连、阳性淋巴结数量≥3、T4a分期、N1分期、Ⅲc期、术后未辅助治疗,均为影响影响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3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3年预后不甚理想,且肿瘤部位、粘连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辅助治疗均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征像,并评价其诊断分期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2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I检查,并将MRI表现及分期结果与宫颈癌2009FIGO分期标准相比较。结果:127例宫颈癌患者中,ⅠA期8例,ⅠB期30例,ⅡA期42例,ⅡB期22例,ⅢA期11例,ⅢB期4例,ⅣA期8例,ⅣB期2例。除ⅠA期6例漏诊外,其余病灶MRI均显示清晰,总显示率达95.3%。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符合率为87.40%(111/127),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符合率为69.29%(88/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MRI诊断分期客观准确度较高,对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晚期NSCLC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35~86(65.60±8.91)岁,分析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辨证分型、NLR、PLR与预后的相关性,对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晚期NSCLC患者不同TNM分期的NLR[ⅢB期(3.26±1.16),Ⅳ期(3.92±1.34)]、PLR[ⅢB期(166.59±44.78),Ⅳ期(206.85±6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NSCLC患者病理分型中鳞癌(4.17±1.29)与腺癌(3.42±1.19)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NSCLC患者中医辨证中痰热阻肺型(222.13±75.45)与肺阴虚型(151.04±29.16)P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NSCLC患者TNM分期、中医虚实辨证与高低NLR、PLR分组存在相关性(P0.05);辨证证型是晚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TNM分期、NLR、PLR是晚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NLR、PLR对评估晚期NSCLC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检测、血糖、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病情发展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180例小儿手足口病(HFMD)患儿EV71检测阳性率及治疗前后不同病程分期(Ⅰ、Ⅱ、Ⅲ期)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Ⅰ、Ⅱ、Ⅲ期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5.00%、81.42%和96.67%,Ⅲ期患儿EV71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Ⅱ期患儿EV71阳性率又高于Ⅰ期患儿(P0.05)。治疗时:Ⅲ期患儿血糖、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Ⅰ、Ⅱ期患儿(P0.05),而Ⅱ期患儿血糖、外周白细胞计数又高于Ⅰ期患儿(P0.05)。治疗后:Ⅰ、Ⅱ、Ⅲ期患儿空腹血糖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有所下降,且Ⅲ期较Ⅰ、Ⅱ期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EV71阳性、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可作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的重要指标,及早防治干预可以缩短手足口病患儿病程,并改善预后,为临床早期识别手足口病病情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21-123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68例(宫颈癌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30例(宫颈良性病变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浆SCCA、CA125及D-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及宫颈良性病变组比较,宫颈癌组SCCA、CA125及D-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CCA、CA125及D-D水平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相关,其三项检测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递增,并且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浆CA125水平明显高于l~Ⅱ期患者(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其外周血SCCA、CA125及D-D浓度显著升高,并且与临床疾病发展呈正相关,在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疾病发展检测及临床分期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癌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阴道癌44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资料,其中FIGO分期Ⅰ期18例,Ⅱ期19例,Ⅲ期3例,Ⅳ期4例。结果 5年生存率为63.5%,其中Ⅰ期、Ⅱ期、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49.7%、26.7%,各期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示临床期别晚、癌灶直径>3cm,阴道下段受侵、阴道受侵>1/3、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P=0.022)、阴道受侵长度(P=0.013)及淋巴结转移与否(P=0.019)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早期的原发性阴道癌可选择手术治疗,其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有分期、阴道受侵长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4年8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11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CRP升高组(>=5 mg/L)40例,CRP正常组(<5 mg/L)71例,分析CRP升高组和正常组间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2组间TNM分期、肿瘤长度、淋巴结转移分布有统计学差异,CRP升高组较CRP正常组TNM分期更晚(P=0.001),肿瘤长度更长(P=0.037),更高淋巴结转移率(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示TNM分期(P=0.004)、肿瘤长度(P=0.045)、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0)及CRP水平(P=0.000)是预后的危险因素。CRP升高组和CRP正常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7.5%和45.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生存分析示TNM分期(P=0.040)、淋巴结转移(P=0.000)和CRP水平升高(P=0.000)均是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RP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期,长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术前CRP水平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独立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