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管与保存方式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北科技学院附二医院80例体检者,前40例体检者同时分别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标记为A组)和无抗凝真空管(标记为B组)采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两组都放室温,A组分别于0、4、6、8、10 h测定SOD活性,B组于0 h检测SOD活性;后40例体检者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标记为C组)采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置于2-8℃冰箱下保存,分别于0、10、14、21 h测定SOD活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结果差异性。结果:分离胶促凝真空管和无抗凝真空管血清的SOD比较(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保存的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A组)的SOD于4、6、8、10 h检测,与0 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 h比较相对偏倚分别为3.719%、5.341%、6.807%、8.306%;2-8℃冰箱保存的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C组)的SOD于10、14、21 h检测,与0 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 h比较相对偏倚分别为3.213%、4.552%、5.816%。结论:可采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采集标本;室温下放置10 h及2-8℃冰箱放置21 h对结果的影响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与产品说明书上要求的时间相比,室温与冰箱中放置时间都能延长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标本影响因素的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标本影响因素的解决办法。方法利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25份用含促凝剂分离胶真空管抽取的静脉血,分离后经不同放置时间测定其NSE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标本放置1h离心测定的结果与离心后3h及随后再冷藏24h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含促凝剂分离胶真空管抽取标本解决了NSE测定中样本因素对结果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廖琳姬芳  邵宏斌 《中原医刊》2007,34(9):F0004-F000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清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经冰冻后对NSE水平有无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在室温(24℃)放置30min,1、3、6h后再分离血清,以及将放置1h后离心的血清标本放入-20℃冰箱过夜,将血清标本进行NSE水平测定。结果1h组、冰冻组与30min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组同30min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对NSE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清冰冻后对NSE水平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智新 《中外医疗》2012,31(7):187-187
目的探讨血液离体后放置时间对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在室温下(18~22℃)放置5h,每隔1h取血清进行血糖含量测定。结果血标本在放置1、2h内检测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置3~4h的检测值明显降低(P〈0.05),放置5h后的检测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2h内血糖浓度并无明显下降,而2h后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2h内进行血清分离,以确保血糖测定结果的精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50份血液标本,于室温放置2h、4h后测定凝血指标,分别与即时测定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TT与FIB在室温放置2h、4h后测定结果与立即测定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1或P〉0.05);PT与APTT在室温放置2h、4h后测定结果与立即测定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或P〈0.05)。结论:凝血指标测定应在采血后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凝管储藏时间、抽血顺序、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等非标本因素对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储藏0、0.5和1年的抗凝管按抽血先后顺序保存门诊正常体检人员的抗凝血液标本,离心,在室温(19℃)和4℃冰箱条件下放置0~36h,检测APTT值。结果 使用过期抗凝管(储藏1年)与使用保质期内抗凝管(储藏0年和0.5年)相比,所测得APTT值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抽血先后顺序对APTT值影响不大(P〉0.05)。在室温下(19℃)标本放置36h APTT开始升高(P〈0.05),4℃冰箱内冷藏24h APTT开始升高(P〈0.05)。结论 为保证APT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宜选用保质期内的抗凝管保存标本,标本放置时间不宜过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时,标本放置时间对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下70例血凝标本PT和APTT的检测结果 。根据PT 和APTT的正常参考值,将空腹(0 h)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PT:11.0~14.3 s,APTT:32.0~43.0 s)和异常组(PT>14.3 s,APTT>43.0 s)。将标本于室温下分别放置 1、2、4、6、8、12、24 h,检测其PT和APT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室温存放8 h和4 h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室温存放4 h和2 h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较正常组检测结果更易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PT标本放置6 h、APTT标本放置4 h,检测结果即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 对于凝血异常者,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PT和APTT测定均应于标本采集后2 h内尽快进行。  相似文献   

8.
尿液放置时间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玉玲  钟海英 《海南医学》2005,16(10):149-149,162
目的 探讨尿液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留取尿标本后,在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用H-500型尿液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标本不同时间的测定结果。结果 实验表明,尿液标本在2h内检测各项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放置4h后,葡萄糖明显下降(P〈0.01);8h时,PH值明显上升(P〈0.05),白细胞、红细胞、酮体、蛋白质明显下降(P〈0.05),少部分尿标本产生亚硝酸盐。结论 在室温下,尿液标本在2h内进行检测,各项结果仍较稳定,长时间放置(〉2h)影响尿液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浆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的空腹肘前正中静脉血,一针三管,分别置于无任何添加剂的干燥真空采血管、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和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分离血清和血浆,2h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对3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白蛋白(ALB)测定值,肝素锂分离胶管低于血清管(P=0.016〈0.05);血糖(GLU)测定值,肝素锂分离胶管高于血清管(P=0.020〈0.05),其余指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浆可能会使ALB的测定值略偏低,而使GLU的测定值略偏高,但对TP、T.BIL、D—BIL、GGT、UA、URE.A、HDL、LDL、CH0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稳定效果。方法对72例受检者血液标本,分别测定其普通肝素锂抗凝管、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分离胶采血管在25℃室温放置0、1、2、4、8、12、24、48h和不及时离心的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各时段的血糖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0h测定值比较,在24h、48h血糖测定值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醛抗凝管在24h内血糖测定值稳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8h血糖测定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段的三种血糖稳定剂与0h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作为血糖测定稳定剂甘油醛起效快,稳定时间长,优于氟化钠—草酸钾,而分离胶—促凝剂管必需及时离心,各有优缺点。建议依据本院血样运送情况和检验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相似文献   

11.
谢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77-1379
目的:探讨室温下正常及病理水平血标本存放时间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以及20例血液疾病患者(血液病组)血标本,在20 min内检测,然后分别测定室温(25±0.5)℃放置8、9、10、11、12和24 h血细胞参数值。以20 min内测定结果为对照,所有时间点测定结果与之比较。结果: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PLT呈下降趋势,11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降低明显;对照组血标本检测结果中,WBC分类变化显著,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比例升高(P<0.05);血液病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中,RBC、PLT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室温放置10 h内标本,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临床样本检测、复查核对,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肺癌(腺癌组24例,鳞癌组20例,小细胞肺癌组12例)、34例肺部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5组血清CEA、CYFRA21-1、NSE和CA72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癌组CEA、鳞癌组CYFRA21-1和小细胞肺癌组NSE均明显高于相应其他4组(P<0.01).腺癌组CA7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1).腺癌组CEA、鳞癌组CYFRA21-1、小细胞肺癌组NSE和腺癌组CA724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 <0.05 ~P<0.01).4种标志物单项检测时,特异性为88.9%~ 94.4%,敏感性为28.6% ~41.1%.联合检测后,特异性略下降(83.3%),但敏感性明显提高(87.5%).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水平和肺癌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其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后剩余机血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气变化,为临床上剩余机血回输时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80份体外循环后剩余机血,于停机即刻、常温放置30min、1h、3h.6h、24h。用JEM Tremier 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量钾(K^+)、pH值、葡萄糖(Glu)、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根(HCO3^-)及乳酸(Lac)值。结果K^+浓度在24h内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放置3h下降1.1%(P〈0.05),24h下降6.5%(P〈0.01)。HCO3^-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放置3h下降了12.9%(P〈0.01),24h下降了26.4%(P〈0.01)。Glu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下降较明显,放置3h下降19.0%(P〈0.01),24h下降70.5%(P〈0.01)。乳酸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增加明显,放置1h增加41.2%(P〈0.01),24h增加2.8倍(P〈0.01)。BE值随放置时间延长下降明显,放置1h下降2.467mmol/L(P〈0.05),24h下降7.768mmol/L(P〈0.01)。结论体外循环后剩余机血,常温下3h后变化明显。临床上机血回输应控制在3h之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体外膜肺氧合(ECMO)过程中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寻找监测ECMO过程中心肌功能变化的有效指标。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杂种犬6只,于股动静脉行V—AECMO,在ECMO开始前30min和开始后1、2、3、6、24、36h取血浆,应用ELISA检测血浆ANP、BNP、NT-proBNP和ET-1的动态变化。结果:与ECMO开始前比较,转流开始后3h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到达最高值16.12pg/mL,之后呈下降的趋势,在第36h时下降至13.53pg/mL;转流开始后24h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并达到最高值541.83pg/L,36h时NT—proBNP浓度又显著下降至460.05WL;转流开始后1hANP浓度显著升高(P〈0.05),并达到最高值26.33og/mL,之后恢复到转流前水平,24h时再次升高达到23.75pg/mL,但与转流开始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转流开始后1h与转流前30min相比,血浆ET-1浓度显著下降至65.07pg/mL(P〈0.05),之后又恢复到ECM0开始前水平。结论:血浆BNP、NT—proBNP、ANP和ET-1浓度可作为监测EcMO对心肌功能影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分型、评估伤情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8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50名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3、7、10sd 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和观察.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后1 d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虽经积极救治,血清NSE水平均持续高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P〈0.01).结论:检测患者颅脑损伤后血清NSE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脑细胞损害程度,是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特别是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对判断颅脑损伤后伤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恒河猴脓的心肌结构损伤、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意义.方法将12只恒河猴脓毒性休克动物模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只行基本生命体征支持,实验组行集束化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开始前、治疗后第1h、第2h、第3h、第4h、第5h、第6h的MAP及治疗6h后的CVP、PAWP、CI、SVRI、PVR、LVWI、RWI.结果治疗6h后的CVP、CI、RWI,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等级、PAWP、SVR、PVR、LVwI、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重复资料方差分析:MAP组内对比试验:不同疗程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和疗程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检验差异有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恒河猴6h后可以阻止恒河猴的休克,但集束化治疗6h后对脓毒性休克恒河猴的心肌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英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23-4325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后处理对再灌注损伤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拟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对照组和丙泊酚后处理组,于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开放即刻靶控输注丙泊酚1.2μg/mL至术毕,在麻醉诱导前(T1)、术后12 h(T2)2个时点留取静脉血样,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术毕血清蛋白S100β和NSE浓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七氟烷对照组相比,丙泊酚后处理组血液中NSE、S-100β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轻、中、重度高胆组。选取同期生理性黄疸不明显(TSB〈85μmol/L)的足月顺产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NSE水平。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各组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胆组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程度越严重,NSE水平越高。结论:NSE水平变化对高胆红素血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胆红素脑病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小时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1周: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术后2、7d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IJ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周围型),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1例混合型、7例周围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两组术后出血量、胛、APT、TT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Fbg和DD在术后48h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48h和术后7d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及第3、7、14天的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结合患者的GCS评分及发病第30天时的GOS评分等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和脑脊液NSE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NSE平均水平在卒中后3~7 d达高峰,7~14 d逐渐下降。发病后早期(14 d内)同一时间点,患者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血清及脑脊液中的NSE值越高(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及脑脊液NSE水平增高,较预后良好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早期(14 d内)同一患者脑脊液NSE值较血清NSE值高(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和脑脊液NSE含量呈正相关(r=0.966,P〈0.05)。结论:NSE作为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其水平高低不仅能反映脑卒中后脑组织及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作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