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3-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15例(试验组),同期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正常体重患者15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于气管插管后约5min、手术前(T0)、行头低臀高位后10min(T1)、行头低臀高位后30min(T2)及拔管后5min(T3)抽取动脉血行血气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气道峰压(PIP)、肺顺应性(Clt)、PaO2、PaCO2、PETCO2、pH值及动脉血HCO3-的变化。结果麻醉后试验组患者气道峰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两组患者PaCO2呈上升趋势,试验组T1、T2时点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HCO3-均未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P>0.05),但试验组患者拔管后动脉血HCO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相同的通气模式下,两组患者术中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PaCO2、PETCO2均呈上升趋势,但肥胖患者较正常体质量患者变化缓慢,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均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肥胖患者术中PaO2较正常体质量患者低。术后拔出气管导管后,肥胖患者在短时内PaCO2升高、PaO2降低较显著,应加强对肥胖患者拔管后的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心肺功能的改变,探讨此类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耐受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患者68例,按术前肺功能损害程度分为A(正常)、B(正常或轻度)、C1(正常或轻度)、C2(中度至重度)和D(中度至重度)5组,每组术中予间歇正压通气.观察气腹前、注气后60,120,180 min的肺泡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VE和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CO2、pH),行连续心电图监测.结果:气腹中D组循环波动较大.与气腹前比较,气腹中5组患者的VE、A-aDO2 和PaCO2均增高(P<0.05),C2组和D组的 PaO2和pH降低.与A组比较,气腹前C2组和D组的VE、PaCO2、A-aDO2增高,PaO2降低;注气后C2组和D组VE、A-aDO2和PaCO2增高,PaO2和pH降低,C1组各点的VE和A-aDO2增高及气腹后180 min的PaO2降低.结论:术前有肺功能损害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前应进行肺功能评估;肺通气功能中、重度损害伴弥散功能中度以上损害的患者选择CO2气腹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 h乳酸清除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治疗前、治疗6 h后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气,按是否存活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以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观察指标有无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患者动脉血乳酸、pH值、PaO2、PaCO2、P(A-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患者6 h乳酸清除率为(41.8±9.2)%,高于死亡组患者的(10.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pH值、PaO2、PaCO2、P(A-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患者动脉血乳酸、pH值、PaO2、PaCO2、P(A-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病死率(21.3%)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h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3 h及治疗72 h,对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BR)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aO2、pH、PaO2、PaCO2、HR及BR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O2、PaO2、pH均高于治疗前,但HR、BR、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pH高于对照组(P<0.05),但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R、BR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91-94
目的 比较心肺复苏初期徒手胸外按压与机械胸外按压对患者血气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将其根据心肺复苏方法不同平均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徒手胸外按压,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机械胸外按压,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pH值、乳酸、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方面差异较小(P>0.05);在心肺复苏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59.37%和84.3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1.25%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胸外按压与徒手胸外按压均不会影响患者pH值、乳酸、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但是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成功率要比徒手胸外按压更优,除此之外,其能够降低患者气胸、胸壁胸内脏器损伤以及肋骨骨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普遍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监测气腹前、气腹后30min、60min和放气后30min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气腹后30min、60min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均较气腹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前与放气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30min、60min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气腹前明显增加,pH明显下降(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气腹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CO2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有一定影响,术中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H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ICU住院的年龄≥80岁肺心病HF病人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地兰,治疗组加用米力农,观察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HF治疗效果、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气分析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57.7%),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用药后NT-proBNP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发现PaO2升高、PaCO2降低、pH改善,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aO2、PaCO2无显著差异(P>0.05),pH变化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米力农短期(≤7天)、小剂量使用治疗高龄肺心病H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方法 60例择期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气腹开始的同时调整呼吸参数,将呼吸频率由12次/分钟增加至16次/分钟,其余参数不变,气腹放气时频率减少至12次/分钟,对照组参数不变。于气腹前10 min和气腹后15、30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分别采取桡动脉血,同时记录此时PeTCO2的值,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等。结果放气后30 min,所有患者都拔除气管导管,所以没有PeTCO2值。放气后30 min两组的PaO2显著低于气腹前10 min(P<0.05)。气腹后15 min及30 min,对照组的PaCO2和PeTCO2显著高于气腹前10 min(P<0.05)。组间比较,气腹后15 min及30 min实验组的PaCO2和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腔镜手术的患者可以做血气分析对照,根据动脉血气和PeTCO2的变化及时调整分钟通气量和吸呼比,以控制高碳酸血症的发展。气腹后增加呼吸频率有利于减轻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动脉血乳酸值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200~240g),随机均分为4组: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GuariniS的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即刻,以2V和3Hz的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30min。在模型制备成功即刻(0时)和第43min分别抽取股动脉血查乳酸值,并对第43min的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休克组第43min时的PaCO2升高到(57.8±4.2)mmHg(P<0.01),PaO2、BE和HCO-3均明显下降(P<0.01),pH也降至7.03±0.1(P<0.05),而第43min的乳酸值较0时刻明显上升(P<0.01),并且两乳酸值较假休克组相同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与休克组相比,电针非经非穴后上述情况均基本无改变(P>0.05),而电针足三里后PaCO2降至(48.6±3.5)mmHg(P<0.01),PaO2、BE和HCO-3都有明显升高(P<0.01),pH也上升至7.31±0.1(P<0.05),0时刻乳酸值与休克组相似(P>0.05),但第43min的乳酸值与休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组织氧供,并有助于恢复机体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呼吸模式在大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入选病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自主呼吸+压力支持通气模式(A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B组)及自主呼吸+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C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动脉血PaO2、PaCO2、pH、呼吸频率、心率改变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均动脉血PaO2、pH明显升高,PaCO2, 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下降;组间相比B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PaCO2明显降低、PaO2、pH明显升高. 2例死亡.2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结论 3种模式在大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中,均疗效肯定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不同呼吸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不同呼吸参数对呼吸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并选择最佳呼吸参数。方法 胆襄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5组(A,B,C,D,E组)各20例,设置分钟通气量为100ml/Kg,呼吸频率各组依次为12,14,16,18,20次/min,监测气腹前和气腹后20min的气道峰压(Peak)及动脉血气分析(包括PaO2、PaCO2、SaO2)。结果气腹前动脉血气示PaO2,SaO2正常,PaCO2均处于30~40mmHg之间;气腹后20min动脉血气示PaO2,SaO2正常,PaCO2各组有增高,与气腹前相比较A,B,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D、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气腹后各组气道峰压(Peak)增高,与气腹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分钟通气量为100ml/kg时,RR为16次/min既能防止气道压过高,又能保证病人通气,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胡述立  汤浩  范学朋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790-1795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0老年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ACHEⅡ评分的高低将患者分为A组(APACHEⅡ评分<12分)、B组(APACHEⅡ评分12~24分)、C组(APACHEⅡ评分>24分),各40例;每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亚组Ⅰ(HFNC治疗)、亚组Ⅱ(NPPV治疗),各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呼吸指标、终点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H值、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血乳酸(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H值、OI、PaCO2、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亚组Ⅰ、亚组Ⅱ再次插管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B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H值、OI、RR、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PaCO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H值、OI、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PaCO2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Ⅱ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C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H值、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OI、PaCO2、R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H值、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OI、PaCO2、RR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再次插管发生率高于亚组Ⅱ(P<0.05),腹胀和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结论 在APACHE Ⅱ评分<24分时,HFNC和NPPV序贯氧疗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无差别;APACHE Ⅱ评分>24分时,HFNC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劣于NPPV。  相似文献   

13.
张敬浩  林勇 《现代医学》2009,37(4):258-260
目的 研究呼吸睡眠紊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单纯AECOPD(AECOPD组)和27例重叠综合征(OS)患者(OS组),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抽动脉血,比较动脉血气的变化特点.结果 OS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低于AECOPD组(P<0.05),动脉血CO2饱和度(PaCO2)均高于AECOPD组(P<0.05).AECOPD组治疗后动脉血pH、PaCO2、PaO2和SaO2均基本恢复正常,而OS组PaCO2及PaO2仍未能恢复正常,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是造成OS患者高碳酸血症及缺氧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早期手术治疗(<72 h),对照组待病情稳定后行晚期手术治疗(>72 h)。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浓度分数(FiO2)、PaO2/FiO2、pH、呼吸频率(R)和心率(H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辅助呼吸时间、胸片改善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aCO2、PaO2、PaO2/FiO2、FiO2、pH、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谢芸芝  陶蓉  秦琴 《重庆医学》2012,41(35):3756-3758
目的探讨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急性肺栓塞(APE)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6月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PE患者86例,分为及时诊断和治疗组(观察组)47例,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观察其疗效及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肺泡气氧分压差(PA-aO2)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PaO2治疗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PE在2周内确诊并联合应用溶栓和抗凝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在腹膜氧合治疗急性肺损伤的过程中,对血气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家 兔经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腹膜氧合组(A组)、腹膜氧合西沙必利组(B组)和非腹膜氧合西沙必 利组(C组),每组8只,各组在急性肺损伤出现后,观察治疗1、2、4h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A、B组治疗后各时点 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性升高,C组治疗后各时点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不明显。治疗后1hB组的PaO2明显高于 A、C两组(P<0.05),而A、C两组间无统计意义(P>0.05);在治疗后2、4h两个时点,A、B、C三组间的PaO2均 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B组的PaO2最高,A组次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在经腹膜氧合治疗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西沙必利可能通过增加内脏血液循环进一步促进腹膜 氧合的效果,因而可作为腹膜氧合中有益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自主呼吸试验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术后病人连续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主呼吸试验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的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缩唇-腹式呼吸,对照组实施自主张口呼吸,检测并比较两组拔管后1、20、200 min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拔管1、20、200min比较,PaO2不断升高,PaCO2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10.03、70.77,P<0.05);其中拔管1min与拔管20 min比较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PaCO2、HR差异有显著性(t=10.844、7.458,P<0.05);拔管1min与拔管200 min比较,PaO2、PaCO2、HR差异均有显著性(t=3.973~9.317,P<0.05)。对照组拔管不同时间PaO2、PaCO2、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拔管1min内PaO2、PaCO2及HR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管20min后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PaCO2、HR差异有显著性(t=3.973、6.537,P<0.05);拔管200 min后PaO2、PaCO2、HR差异均有显著性(t=2.117~8.867,P<0.05)。结论 自主呼吸试验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术后病人行缩唇-腹式呼吸,能有效提高机体的氧合状态,降低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用小潮气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小潮气量通气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潮气量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通气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及PaO2、PaCO2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水平及咳嗽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通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及PaO2、PaC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水平及咳嗽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小潮气量通气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人选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呼吸内科病房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所有患者人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50mmHg,人院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中位数为70.2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给予尼可刹米治疗。A、B两组患者人院后测定动脉血气、血常规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10d复查上述指标,比较A、B两组间治疗前后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差异,计算A、B两组治疗前后PASP与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系数。结果治疗前A、B两组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后PASP平均为(36.4±6.1)mmHg,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的(46.8±8.5)mmHg(P〈0.05),A组治疗后动脉血pH值(7.40±0.05)、PaO2(86.3±12.1)mmHg、PaO2/FiO2(408.3±58.2)均明显高于B组治疗后的pH值(7.37±0.09)、Pa02(64.3±7.4)mmHg、Pa02/FiO2(316.5±43.4)(P均〈0.05),A组治疗后动脉血PaC02(46.3±9.5)mmHg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的PaC02(66.4±13.1)mmHg(P〈0.05),治疗后A、B两组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PASP与动脉血pH值、PaO2及PaO2/FiO2均呈负相关性,与动脉血PaCO2、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性。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通过纠正老年AECOPD患者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减轻二氧化碳潴留,从而有效降低PASP。  相似文献   

20.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固尔苏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新生儿ALI 30例应用固尔苏气管内滴入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 h、24 h血气分析,比较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结果30例新生儿ALI患儿治愈22例(73.33%),好转6例(20.00%),死亡2例(6.67%)。治疗后6 h与治疗前比较除PaO2、PaO2/FiO2外,血气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24 h与治疗前比较除PaO2/FiO2外,血气均明显改善(P<0.01,P<0.001)。结论固尔苏治疗新生儿ALI可以迅速改善低氧血症,防止肺损伤继续加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