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4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以学龄期儿童40例(47.6%)为主.症状以持续咳嗽84例(100%)、发热72例(85.7%)为主.临床症状多于肺部体征,X线所见较体征显著.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周均治愈.结论 小儿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早期诊断可结合血清学MP-IgM检测助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9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学龄期儿童41例(51.9%)为主.症状以持续咳嗽79例(100%)、发热70例(88.6%)为主.临床症状多于肺部体征,X线所见较体征显著.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周均治愈.结论小儿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早期诊断可结合血清学MP-IgM检测助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9):164-164,167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肺外并发症及治疗转归。结果:发病年龄〈5岁的占43.3%.5-14岁的占56.7%。检测肺炎支原体IgM(MP-IgM)均阳性。胸部X线检查改变多且出现早,病变可累及两下肺,以右下肺为多,与体征不一致;红霉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几乎都有发热、咳嗽症状,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一部分合并其他系统的损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可正常,但单核细胞多数增高,CRP多数轻度增高.可疑病例应做X线检查及MP-IgM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9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发热65例(94.20%),不发热4例(5.80%)。持续性咳嗽69例(100%)。双侧斑片状阴影34例(49.28%),单侧斑片状阴影25例(36.23%),表现为间质性肺炎10例(14.49%)。多数患儿(69.56%)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3周均痊愈或明显好转。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症状多于肺部体征,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异同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 P)Ig M确诊的78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和儿童组(4-14岁).比较不同年龄患儿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及肺外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 婴幼儿组M P P起病相对较急,咳嗽及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罗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儿童组多表现为高热,咳嗽(主要是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热程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婴幼儿组以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为主,儿童组以肺段实质性浸润为主,肺外表现儿童组高于婴幼儿组.结论 不同年龄患儿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7例确诊患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82患儿痊愈,3例好转,2例转上级医院。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病程长,肺外症状多见,体征轻微而X线表现显著,疗程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法测定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及胸部X线摄片。结果支原体肺炎124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46.3%),咳嗽(100%),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及叶/段实变。红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有肺外合并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多,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8.
黄文 《医学综述》2009,15(11):1754-1755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M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6例M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岁39例(69.4%),其中以学龄儿童居多,≤5岁17例(30.6%),年龄最小2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部X线检查均有改变,以一侧小片状阴影,肺门影增浓模糊为主;有肺外合并症15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测定均阳性;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均治愈。结论MP在学龄前儿童中患病率最高,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及发热,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确诊的40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气促5例,胸痛5例,肺部有阳性体征25例。所有患儿均有肺部X线平片和CT异常,胸腔积液4例,肺不张20例,肺实变12例,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例。15例白细胞计数升高,23例C反应蛋白升高,32例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住院时间6~22 d,平均(12.82±5.44)d。结论儿童MPP可发展成重症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以3~6岁居多(占47.8%),均有咳嗽症状,可伴有发热、喘息、多脏器受累,胸部X线表现以大片状阴影、斑点状阴影为主,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所有患儿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均临床治愈.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其临床特点,易侵犯肺外脏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杨帆  王静  张广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99-1100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方法:对93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病年龄6月~3岁53例占56.9%。均有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阳性,胸部X线检查改变多且出现早,与体征不一致,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所有病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周均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临床特点多样性和复杂性,一部分合并其他系统的损害,MP-IgM检测阳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足疗程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间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特点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但好发于年长儿童.表现为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病变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多为不完全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婴幼儿也可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表现为咳嗽伴喘憋,以不规则发热为主.肺部体征罗音比年长儿多.胸部X线表现多为双下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发生肺外脏器受损应用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可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重,大多数体征较轻微,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对有上述表现的肺炎患儿应及时寻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证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提高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以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分泌物及咽拭子,对分离培养阳性MP实施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筛选出来的80例耐药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肺外合并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选取的326例标本中,分离MP阳性株92例,耐药MP肺炎80例,耐药率占87.0%,80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特征,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80例耐药MP肺炎中,肺外合并症58例,占72.5%。结论: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由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在临床上应谨慎用药,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何雷雁 《中外医疗》2010,29(32):15-15,17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10年4月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126例住院病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5个月~6岁35例(27.8%),〉6岁91例(72.2%);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咳嗽,时有胸闷。胸部X线检查以斑片状阴影或大片状阴影,肺门影增多模糊为主,可为单侧或双侧;有肺外合并症46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测定均为阳性。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发病年龄较以往有提前的趋势。好发于秋冬季。在经验治疗中有时会忽视或误诊。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的主要方法,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是治疗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9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病案进行研究,总结心得。方法:对98例2017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PP多见于学龄前期儿童起病,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结果:从本组患儿病案所得,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前期儿童,临床全身症状重,肺部体征轻,胸部X线表现严重是本病特点,在临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乳糖酸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后,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咳嗽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症状;婴幼儿伴发喘息的较多;影像学检查以肺内单侧斑片状阴影为多见;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较高,早期症状较重,体征较轻,胸部X线阴影明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安全、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伴乏力、肌肉酸痛,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部X线改变严重,部分出现肺外改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的症状无特异性,疗程长,并发症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6例MP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26例MPP患儿中3~13岁者占83.5%,临床表现以发热伴刺激性咳嗽为主(93.5%),患儿常合并肺外系统损害,MP-IgM血清学检测阳性可作用早期诊断,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血清学MP-IgM检测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有效.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郝凤芹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01-1702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有发热,热型不规则,均有不同程度咳嗽,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15例,双下肺浸润阴影8例.18例患儿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均为阳性.肺外损害:发热伴消化系统症状5例,其中B超检查示肝脏肿大3例;伴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胸闷)4例;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起病4例;伴有泌尿系统损害者4例;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例.给予阿奇霉素5~10 mg·kg-1·d-1,静脉滴注,18例患儿全部治愈.随访1年无反复发作的慢性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临床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对65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 本组病例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见.6岁以下38例,6岁以上27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伴有剧烈咳嗽,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肺外并发症多,血清MP-IgM检测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病变,所有病例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 支原体肺炎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除引起呼吸系统病变外还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MP-IgM尤为重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