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对北京市大兴区12岁儿童患龋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做好龋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520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采用问诊、视诊、探诊等方法检查龋病和龋齿的充填情况。结果北京市大兴区12岁儿童患龋率19.04%,龋齿充填率10.37%。结论北京市大兴区12岁儿童龋病较严重,而进行充填治疗的较少,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及预防保健工作,降低儿童的患龋率,提高儿童龋齿充填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东、西部中,随机抽取8州/市,共20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大约30名5岁儿童。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口腔科医生,采用龋均和显著性菌斑指数测量儿童的龋病和口腔卫生状况,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计算龋均、患龋率和显著性菌斑指数,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对影响龋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661名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患齲率80.2%,齲均(5.0±4.8),充填率2.2%;ANCOVA分析发现过去1 a内看过牙医、显著性菌斑指数得分越高的儿童龋均得分越高(P<0.01)。结论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患龋率高、充填率低,且患龋率与过去1 a内看过牙医、显著性菌斑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钟祥地区儿童替牙期前后龋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影响龋齿的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方法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钟祥市儿童乳、恒牙龋患病率为60.07%和32.42%,城乡学生恒牙龋有所差异,但均低于1.0。近年来随着媒体关于爱牙知识的宣传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在防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北疆地区12岁儿童恒牙患龋状况,为北疆地区龋病预防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新疆北疆地区随机抽取的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伊宁市、伊宁县共12所学校828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相关龋病流行病学指标。结果在828名受检者中,患龋率为34.51%,龋均为0.85。城、乡儿童患龋率分别为36.61%和3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P >0.05)。男、女性儿童患龋率分别为29.31%、3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P <0.01)。汉族、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儿童患龋率分别为33.16%、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P <0.01),窝沟封闭率分别为8.33%和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8人总的充填率为10.27%。城、乡儿童充填率分别为8.33%、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6,P <0.01),男、女性儿童充填率分别为4.1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 <0.05)。汉族、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充填率分别为5.31%、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 <0.05)。易患龋方面,12岁儿童恒牙上颌患龋人数为157人,下颌患龋人数为230人,分别占患龋人数的40.57%、5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P <0.01),患龋率最高的为下颌第一磨牙。结论北疆地区12岁儿童患龋率较高。充填率、窝沟封闭率较低。应加大儿童口腔教育和预防口腔疾病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巴中市12岁儿童患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龋齿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在巴中市随机抽取1个城区,农村抽取1个县,共12所学校,对1 110名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体格检查,用SPSS26.0软件对儿童患龋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巴中市1 110名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6.04%,龋均为(0.74±1.28),充填比为0.61%(5/814),女生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男生,城乡差别不明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时长、刷牙次数、甜饮料、蛋白质食物、水果蔬菜、粗粮、零食、乳牙是否患龋是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粗粮、乳牙是否患龋、刷牙时长是影响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巴中市12岁儿童患龋率相对较高,有针对性地对影响儿童龋齿发生的因素采取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儿童的患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阳市口腔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恒牙龋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龋病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80例口腔健康儿童检查资料作为非龋病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龋病组刷牙的频率1次/d、每次刷牙时间<2 min、每周睡前进食≥3次、每周进食糖果≥4次、每周饮用碳酸饮料≥3次、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儿占比(30.00%、75.00%、55.00%、50.00%、65.00%、55.00%)高于非龋病组(8.75%、50.00%、28.75%、26.25%、38.75%、31.25%,P<0.05),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学校开展口腔健康讲座患儿占比(45.00%、80.00%)低于非龋病组(73.75%、96.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的频率1次/d、每次刷牙时间<2 min、每周睡前进食≥3次、每周进食糖果≥4次、每周饮用碳酸饮料≥3次、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均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2、2.032、2.000、2.333、2.277、2.425,P<0.05),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学校开展口腔健康讲座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2.000、2.092,P<0.05)。结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刷牙的频率1次/d、每次刷牙时间<2 min、每周睡前进食≥3次、每周进食糖果≥4次、每周饮用碳酸饮料≥3次、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而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学校开展口腔健康讲座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口腔门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儿童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其恒牙龋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0~7岁儿童龋病情况调查分析南通市妇幼保健所(226006)张蓉娟龋齿不仅对儿童造成严重局部牙患,同时还影响其生长发育,为了解我市儿童龋病发生情况,提供今后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依据,本文对南通市城乡1992年~1993年健康体检中发现的0~7...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沈阳市3岁儿童龋病流行特点,为沈阳市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9区1080名3岁儿童进行检查,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4.70%,受检儿童龋病患病率为64.37%,龋均为2.55,龋面均4.89,龋蚀严重度指数为8.27,龋病充填率为4.96%,无龋组受检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知晓程度明显高于龋病组家长(P<0.01)。结论沈阳市3岁儿童龋病患病状况严重,应加强对儿童龋病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幼儿龋齿发生情况及其口腔卫生相关因素。方法对昌乐县县直6所幼儿园1358例3~6岁儿童按标准统一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习惯调查,分析口腔卫生相关因素与龋齿发生的关系。结果餐后漱口、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用含氟牙膏刷牙均与龋病相关,呈保护性因素。出血指数和软垢指数均与患龋有相关性。结论口腔卫生行为影响幼儿龋齿,重视儿童口腔卫生有助于防治龋齿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确切掌握5岁儿童龋齿发病情况,探明相关因素,切实做好龋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城乡结合部53间托幼园所的5岁2279例儿童进行口腔龋齿专门检查。结果5岁儿童患龋率为47.17%,患龋率与刷牙与否、使用氟化泡沫护齿与否呈正相关。结论龋病发生是多因素的,预防龋齿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小儿龋齿发病情况,研究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附近幼儿园26岁的幼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不同年龄小儿患龋率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检测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观察小儿龋齿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相关问卷调查统一由母亲完成。结果本次调查的300例儿童,121例(40.33%)发生龋齿。在单因素分析中给出,龋齿组和非龋齿组在吃零食、牙龈指数、变形链球菌、睡前刷牙四个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龋齿危险因素为牙龈指数>0(OR=1.684,95%CI 0.5536岁的幼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不同年龄小儿患龋率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检测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观察小儿龋齿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相关问卷调查统一由母亲完成。结果本次调查的300例儿童,121例(40.33%)发生龋齿。在单因素分析中给出,龋齿组和非龋齿组在吃零食、牙龈指数、变形链球菌、睡前刷牙四个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龋齿危险因素为牙龈指数>0(OR=1.684,95%CI 0.5531.377)、变形链球菌(OR=15.476,95%CI 12.233-18.983),睡前刷牙(OR=0.575,95%CI 0.3121.377)、变形链球菌(OR=15.476,95%CI 12.233-18.983),睡前刷牙(OR=0.575,95%CI 0.3120.787)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小儿龋齿与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关系密切,性别、牙龈指数和睡前是否刷牙也会影响小儿龋齿的发生。要注意加强儿童口腔卫生,合理搭配饮食,少吃零食,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贵阳市两所幼儿园 6 19名 3~ 6岁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龋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 :对患者母亲文化程度、吃甜食、刷牙情况与患龋率进行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被调查对象随年龄增长 ,患龋率增加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三个危险因素在回归分析中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龋齿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喜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是导致儿童患龋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成都市郊县地区农村人群的患龋情况,为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郊县地区农村居民378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人群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9.4%和4.1颗,充填率为9.0%,失牙率为30.9%。50-70岁年龄组的患龋率、失牙率高于20-5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龋病在成都市郊县农村人群中患病率高,应加强农村地区的龋病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校医学院学生患龋齿的现况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校医学院1~4年级26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 医学院学生总的患龋率为36.5%,男生患龋率为35.29%,女生患龋率为37.14%,男女生的患龋率无显著差异(χ2=0.084,P>0.05).城市学生患病率为9.1%,城镇学生患病率为20.0%,农村学生患病率为63.5%.调查结果每天刷牙的次数、刷牙方式、喝碳酸饮料与龋齿发生无显著相关,而换牙刷的频率、吃甜食、睡前吃甜食、早晚用同一根牙刷等因素与龋齿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院学生龋齿患病率较低.男、女生患龋齿无显著差异.针对分析所得影响因素,进一步认识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习惯均与龋齿的关联,做好相关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探讨影响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调查包钢所辖托幼园所3 974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结果:6~岁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龋齿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性别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龋齿患病率高。结论:必须加强对教师和家长关于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方法的宣传,并对儿童龋病进行早期预防保健及治疗,从而减少龋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现状,特点,以及患龋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对象为380名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和339名非唇腭裂人群.记录其龋坏情况.结果 6~12岁组及13岁以上组中,唇腭裂患者比对照人群有较高的患龋率、龋均(dmft/DMFT)和龋面均(dmfs/DMFS)(P<0.05);3~5岁组唇腭裂患者和对照人群的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唇腭裂的不同类型中,伴有腭裂患者比单纯型唇裂患者龋坏更加严重(P<0.05).已行外科手术的唇腭裂患者的龋坏程度好于未行手术者(P<0.05).结论 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率及严重程度均重于非唇腭裂人群.唇腭裂的类型以及外科手术将减轻其患龋的严重程度.提示对唇腭裂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序列治疗对保持其良好口腔卫生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农村中学生龋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找龋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652名13~19岁中学生龋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口腔卫生习惯、家庭成员患龋情况、锻炼身体等3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龋患率为66.26%,患龋均为2.3颗。龋患率与早晚是否刷牙、睡前是否吃零食、是否经常锻炼身体、家庭成员是否患龋齿有密切关系,10舀sdc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也得出类似结果。结论 家庭成员患龋齿和睡前吃零食习惯是龋病的危险因子,早晚刷牙是保护因子,OR值分别为1.96、1.71、0.64。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口腔门诊儿童牙病治疗中应用全程心理干预法和局麻药物法,对DF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中度或深度龋齿的患儿120名,采用随机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女64例,男56例.A组(心理干预):六手配合医生工作的同时,由巡回护士将心理干预实施于患儿治疗前、中、后的全过程;B组(局部麻醉):六手配合医生工作的同时,治疗前由医生为患儿进行龋齿处的局部麻醉;C组(空白对照):六手配合医生日常工作,不做针对DF的干预.3组均接受常规的充填治疗.观察各组临床效果和DF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医生备洞时间与C组有差异(F﹦170.94,P<0.05);A组患儿配合最好(F﹦88.07,P<0.05);A组和B组医生满意度与C组有差异(H﹦83.17,P<0.05);A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最高(H=95.45,P<0.05);术后1个月补物损坏率A组为5%最低;A组患儿发生DF最低(H﹦82.57,P<0.05).结论:全程心理干预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预防DF较明显,社会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