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血栓形成引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特征及预后.方法 31例因DES血栓形成引起STEMI(ST组)和93例由原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STEMI患者(对照组)接受直接PCI治疗.记录各例临床和PCI特征及1年随访结果.研究主要终点为院内及1年累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T组年龄较大(69.9±11.4岁比63.7±13.6岁,P=0.01),糖尿病(41.9%比22.6%,P=0.04)和既往心肌梗死史(29.0%比11.8%,P=0.02)明显增多;直接PCI后冠状动脉TIMI 3级血流显著降低(45.2%比92.5%,P<0.001).ST组院内死亡率(16.1%比3.2%,P=0.01)和MACE发生率(25.8%比7.5%,P:0.007)显著增高,术后1年总生存率及无MACE生存率显著降低(分别为77.4%比92.5%,P=0.016;59.4%比85.1%,P=0.001).结论 DES血栓形成引起STEMI患者即使接受直接PCI治疗,其院内死亡及MACE发生率仍显著高于由原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对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2月至2015年3月因STEMI在北京协和医院行直接PCI的患者,排除既往有糖尿病史及入院后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空腹血糖的中位数(5.4 mmol/L)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空腹血糖组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药物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30 d预后情况。结果共入选721例,平均年龄(61.2±12.8)岁,男性601例(83.4%)。空腹血糖5.4 mmol/L组与空腹血糖≤5.4 mmol/L组相比,男性比例更低(79.9%比86.5%,P=0.017),入院心率更快[(82.9±17.2)次/分min比(79.4±16.7)次/min,P=0.00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率更高(3.8%比1.3%,P=0.034),30 d全因死亡(3.5%比0.5%,P=0.004)、心源性死亡(2.9%比0.5%,P=0.012)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更高(18.1%比7.4%,P0.001)。经校正基线因素后,空腹血糖5.4 mmol/L是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HR 6.030,95%CI 1.235~29.447,P=0.026)。此外,年龄(HR 1.059,95%CI 1.002~1.120,P=0.044)、入院心率(HR 1.036,95%CI 1.003~1.070,P=0.034)、罪犯血管为前降支(HR 6.427,95%CI 1.389~29.728,P=0.017)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HR 0.154,95%CI 0.051~0.461,P=0.001)也是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因STEMI行直接PCI的非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升高是30 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收治行PCI的CTO患者195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117例、中年组(45~59岁)773例和老年组(≥60岁)1061例。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相关资料及住院结果均来源于我院心内科冠心病PCI数据库。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在男性比例(100.0%比91.2%比66.4%,P0.001)、体重指数[(26.9±3.6)kg/m2比(26.3±5.0)kg/m2比(25.2±3.7)kg/m2,P0.001]、吸烟者比例(73.5%比68.6%比47.2%,P0.001)、饮酒者比例(45.3%比43.9%比27.0%,P0.001)、肌酐清除率[(129.6±34.5)ml/min比(110.2±32.7)ml/min比(83.7±28.6)ml/min,P0.001]、血三酰甘油[(2.75±2.88)mmol/L比(2.52±2.27)mmol/L比(1.96±1.32)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1±1.19)mmol/L比(2.36±0.95)mmol/L比(2.32±0.89)mmol/L,P=0.01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青年组均为最高值;而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比例(61.5%比78.8%比75.1%,P0.001)、高血压病者比例(52.1%比54.5%比66.1%,P0.001)及卒中病史者比例(0.0比6.3%比10.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青年组均为最低值;病变血管支数[(2.19±0.76)支比(2.19±0.77)支比(2.30±0.73)支,P=0.005]及CTO闭塞时间[(11.7±2.8)个月比(26.3±8.6)个月比(26.7±8.4)个月,P=0.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青年组均为最低值;靶血管成功率(86.8%比89.0%比84.1%,P=0.009)、完全血运重建率(40.2%比36.6%比31.5%,P=0.026)和平均支架直径[(2.90±0.28)mm比(2.84±0.28)mm比(2.82±0.28)mm,P=0.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CTO血管分布、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值、CTO病变长度、CTO病变直径和CTO病变特征(刀切状CTO、CTO存在桥侧支和CTO病变近端有分支)、对比剂剂量、CTO手术时间、平均支架数和平均支架长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青年CTO患者具有典型的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且可能由于病史时间较短,使其具有较高的靶血管成功率和完全血运重建率。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应贯彻于疾病预防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适应处理(RIC)对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高龄STEMI患者共66例,根据随机数字列表分为RIC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RI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RIC治疗13次,包括开通罪犯血管之前1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2次(术后每日4次,连续3日).分别于PCI前(T0)和PCI后72 h(T1)检测NT-proBNP水平波动评价PCI后心功能恶化程度.分别于T1和PCI后4周(T2)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PCI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在T1明显升高[RIC组:(1424.91±376.24)ng/L比(2678.44±655.75)ng/L,t=12.510,P<0.001;对照组:(1514.33±481.04)ng/L比(4139.34±692.22)ng/L,t=23.510,P<0.001],且对照组明显高于RIC组[(2678.44±655.75)ng/L比(4139.34±692.22)ng/L,t=11.560,P<0.001],提示RIC组患者PCI后心功能恶化明显轻于对照组.T2时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RIC组:(47.22±2.09)%比(50.66±2.13)%,t=8.703,P<0.001;对照组:(47.45±2.22)%比(48.88±2.55)%,t=3.193,P<0.001],且RIC组高于对照组[(50.66±2.13)%比(48.88±2.55)%,t=4.044,P<0.001],而RIC组FS[(36.44±2.31)%比(37.31±2.51)%,t=1.925,P=0.031]和E/A(0.83±0.11比0.87±0.08,t=2.220,P=0.016)水平明显升高,提示RIC组患者PCI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RIC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556,P<0.001),而与各个超声心动图指标波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77-0.529之间,与△LVEF相关性最大(r=0.529,P<0.001).结论 对于高龄STEMI患者来说,RIC有助于减少PCI后心功能恶化程度,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以单根JL 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1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69例,初始选择JL 3.5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对照组87例,按常规方法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CI情况以及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l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导管相关并发症、30d内MACE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桡动脉痉挛占比[10例(11.5%)比2例(2.9%),P=0.045]、进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2B)时间[(71.24±14.01)min比(66.59±13.98)min,P=0.041]、进导管室至球囊扩张(C2B)时间[(17.89±3.89)min比(15.20±3.47)min,P0.001]、手术时间[(31.11±7.25)min比(27.98±6.78)min,P=0.007]、X线曝光时间[(10.18±2.34)min比(8.94±2.12)min,P=0.001]以及对比剂用量[(91.12±10.25)ml比(83.47±9.87)ml,P0.001]均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中以JL 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安全有效,可以缩短D2B、C2B、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减少桡动脉痉挛及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应用单根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自2011年8月至12月,75例发病12h内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拟行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序号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MAC组和对照组:MAC组(37例)为直接应用MAC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照组(38例)为应用造影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后再选择指引导管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穿刺成功率、导管室准备时间、鞘管置入时间、操作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和导管室门-球囊(cathlab door to balloon,C2B)时间、穿刺部位并发症以及30天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 75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18例,年龄(61.5±12.2)岁。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1例患者因右桡尺动脉环而改股动脉路径完成手术。MAC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时间、PCI操作成功率和造影剂用量无明显差异[(1.73±1.08)min比(1.65±0.84)min,t=-0.398,P>0.05;89.2%比89.2%,χ2=0.140,P>0.05;(127±74)ml比(136±33)ml,t=1.159,P>0.05]。操作时间、C2B时间和透视时间MAC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6.97)min比(36.33±13.71)min,t=3.582,P<0.001;(15.11±4.77)min比(18.31±3.84)min,t=3.180,P=0.002;(7.61±3.04)min比(11.17±5.99)min,t=3.227,P=0.001]。穿刺部位并发症:局部血肿每组各2例。30天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相似(2.7%比2.7%)。结论经桡动脉应用单根MAC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是安全和可行的,能明显减少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和C2B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了解深圳市公立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救治现状。方法在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行政指令下,由深圳市人民医院胸痛救治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市胸痛质控中心")牵头,选取深圳市25家公立医院[包括15家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和10家非PCI医院],进行胸痛救治医院综合条件和2015年10-12月STEMI患者救治情况的基线调查。结果总计纳入深圳市25家公立医院2015年10-12月383例STEMI患者,其中15家PCI医院组324例,10家非PCI医院组59例。PCI医院根据心内科开放床位数均配备了相应数量心内科专科医师并设立有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PCI医院组工作≥3年心内科专科医师人数[(18±6)人比(6±2)人,P0.001],心内科床位数[(62±8)张比(25±3)张,P0.001],CCU/心脏重症专用床位数[(6±4)张比(3±1)张,P=0.008]均显著高于非PCI医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医院均具备床旁完成18导联心电图(ECG)能力,首份ECG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I医院在快速检测肌钙蛋白、D-二聚体(100.0%比30.0%,P=0.001),肌钙蛋白检测完成时间[(25.0±4.2)min比(58.0±2.8)min,P=0.002]均明显优越于非PCI医院组。而在建立ECG远程传输信息平台方面,非PCI医院组优于PCI医院组(80.0%比20.0%,P=0.005)。PCI医院组建立完善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救治流程图(100.0%比80.0%,P=0.042),具备安装临时起搏器能力医院比例(100.0%比10.0%,P=0.002),配备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能力的医院比例(80.0%比0,P=0.001)均优于非PCI医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I医院组STEMI患者到达医院至球囊开通最短时间为25 min,最长时间为720 min,平均时长为320.3 min;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开通最短时间为25 min,最长时间为856 min,平均时长为380.2 min;到达医院至溶栓开始(D-to-N)最短时间为70 min,最长时间为756 min。而非PCI医院组D-to-N最短时间20 min,最长350 min。因溶栓总病例数仅有8例,数量过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非PCI医院在医院综合条件和胸痛救治水平较PCI医院差距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合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本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住院患者,将存在严重冠心病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归为PCI组(2808例),不存在严重冠心病且未行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归为No-PCI/CABG组(3232例)。PCI组再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临床上合并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PCI组患者男性比例(75.4%比53.1%,P0.0001)、平均年龄[(64.83±0.20)岁比(63.39±0.18)岁,P0.0001]、高血压病(66.7%比54.7%,P0.0001)、糖尿病/糖耐量异常(37.0%比20.8%,P0.0001)、卒中(7.0%比5.4%,P=0.0098)和慢性肾病(4.3%比2.8%,P=0.001)比例显著高于NoPCI/CABG组;而两组间高脂血症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I组中女性高血压病(74.1%比64.3%,P0.0001)、糖尿病/糖耐量异常(42.5%比35.3%,P=0.0007)和卒中(9.4%比6.2%,P=0.0054)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PCI组还是No-PCI/CABG组,女性高脂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3)对PCI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STEMI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NSTEMI/UA组和SA组(83.9%比72.9%比72.3%,P0.0001),而发病年龄显著小于NSTEMI/UA组和SA组[(62.54±0.45)岁比(65.15±0.28)岁比(66.17±0.34)岁,P0.0001]。SA组高血压病(71.9%比66.9%比60.0%,P0.0001)和既往靶血管血运重建(PCI/CABG)(33.9%比18.7%比7.2%,P0.0001)比例显著高于STEMI组和NSTEMI/UA组;NSTEMI/UA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比例显著高于STEMI组和SA组(39.7%比35.1%比34.4%,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脂血症、慢性肾病和卒中的比例三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既往靶血管血运重建是SA和NSTEMI/UA患者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重要原因;行PCI的严重冠心病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但女性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卒中的比例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急诊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87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经冠状动脉注射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经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注射5 min后的TIMI血流分级与校正的TIMI帧数,以及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ST段回落率、出血、低血压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经冠状动脉注射后5 min,观察组患者的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比51.16%,P=0.000),靶血管的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8.3±5.2比40.6±7.3,P=0.003),术后1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50.78%±4.23%比43.84%±3.62%,P=0.027),术后ST段回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84.09%比69.77%,P=0.016),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36.36%比65.12%,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中的无复流现象,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就诊于未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非PCI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救治时间节点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网络数据库中调取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之间的数据,分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前后非PCI医院在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后早期关键诊疗措施实施的时间变化。结果期间共有1024例STEMI患者直接就诊于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内的非PCI医院,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后,非PCI医院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从基线平均(31±12)min缩短至(9±6)min(P=0.000),10 min内完成首份心电图的患者比例达84.4%;FMC至使用负荷剂量阿司匹林的时间从平均(60±23)min缩短至(20±13)min(P=0.000);对于溶栓患者,FMC至开始溶栓时间从平均(74±28)min缩短至(31±12)min(P=0.000),其中79.0%的患者能在30 min内开始溶栓治疗;对于转运PCI患者,入门至转出时间从平均(125±59)min缩短至(63±39)min(P=0.000),但只有29.7%的患者能在30 min内转运出非PCI医院。结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大大缩短了非PCI医院对STEMI患者的早期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依据术前检查结果,直接使用单根指引导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STEMI且具有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指征的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门-球囊(door-to-balloon,D2B)时间、穿刺至球囊时间、住院时间及半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中的D2B时间[(65±15)min vs.(73±19)min,P=0.01]和穿刺至球囊时间[(18±10)min vs.(28±13)min,P<0.001]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试验组中,使用指引导管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有2例MACE发生,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术前检查的结果,直接使用单个指引导管在STEMI患者中行急诊PCI治疗能有效缩减D2B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近12年来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自2003年4月至2015年3月行直接PCI的全部STEMI患者资料,根据STEMI的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第一组(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362例)、第二组(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424例)和第三组(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417例),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药物和PCI情况以及30 d预后的变化趋势。结果入选1203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平均年龄(62.2±12.6)岁,男954例(79.3%)。三组吸烟患者比例分别是62.4%、60.8%、54.0%,有显著降低趋势(P=0.015)。三组患者β阻滞药的使用率分别为90.9%、89.9%、85.9%,有显著降低趋势(P=0.02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使用率分别为87.8%、86.3%、70.3%,有显著降低趋势(P0.001);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使用率分别为10.8%、51.7%、60.0%,有显著上升趋势(P0.001),但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及他汀类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成功率分别为89.0%、92.0%、98.3%,有显著升高趋势(P0.001)。症状-球囊扩张时间分别为270(180,480)min、270(180,450)min、360(240,540)min,有显著延长趋势(P0.001);症状-入门时间分别为150(90,330)min、150(90,287)min、180(114,360)min,有显著延长趋势(P=0.010),但入门-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在30 d预后方面,全因死亡率分别为9.1%、3.8%、2.9%;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6.9%、2.8%、2.2%;再发心肌梗死率分别为2.5%、1.2%、0.2%;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8.2%、14.2%、11.3%,均有显著降低趋势(均P0.05)。校正相关基线因素后,30 d全因死亡率仍有下降趋势[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0.54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82~0.765,P=0.001]。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RR 0.397,95%CI 0.214~0.739,P=0.004)和第三组(RR 0.328,95%CI 0.167~0.676,P=0.001)的30 d死亡风险均降低。结论在12年间,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30 d总死亡率有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30d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870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92例(≥80岁)和对照组778例(45~79岁),对比2组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药物治疗以及30d预后,分析30d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高龄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dvs 10d,P=0.000),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55%vs59%,P=0.007),心源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和30d全因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5%vs 6.0%,22.8%vs8.6%,19.6%vs 5.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是所有STEMI患者30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HR=1.898,95%CI:1.030~3.497,P=0.040);而女性(HR=4.894,95%CI:1.572~15.234,P=0.006)和急性肾损伤(HR=10.155,95%CI:3.140~32.837,P=0.000)是高龄组30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龄STEMI患者即使接受了直接PCI,其30d全因死亡率仍高于年龄<80岁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探讨影响院内综合急救流程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STEMI患者。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在胸痛中心建设、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前行直接PCI患者为改进前组(92例),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胸痛中心建设、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后行直接PCI患者为改进后组(87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血管再疏通(D to B)时间、住院天数及随访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改进前组患者节点1[(17.21±5.11)min比(4.44±0.76)min,P<0.001]、节点2[(10.40±4.49)min比(5.68±0.77)min,P<0.001]、节点3[42.50(23.00,74.00)min比22.00(18.00,25.00)min,P<0.001]、节点4[(40.99±8.70)min比(22.71±4.01)min,P<0.001]、节点5[(5.51±1.04)min比(3.82±0.71)min,P<0.001]、节点9[(74.45±2.41)min比(16.83±0.92)min,P<0.001]、节点10[(22.78±4.12)min比(17.82±0.95)min,P<0.001]时间和D to B时间[(155.10±67.94)min比(83.20±14.74)min,P<0.001]均显著长于改进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节点6、节点7、节点8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后组患者节点1[(4.44±0.76)min比10 min,P<0.001]、节点2[(5.68±0.77)min比10 min,P<0.001]、节点5[(3.82±0.71)min比10 min,P<0.001]、节点9[(16.83±0.92)min比20 min,P<0.001]时间较标准节点时间有很大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虽然节点3、节点4、节点8时间与标准节点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符合标准时间。改进后组患者D to B整体平均时间[(83.20±14.74)min比90 min,P<0.05]短于标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MACE发生率(10.3%比25.0%,P=0.011)显著低于改进前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67±0.77)d比(8.04±2.52)d,P<0.001]显著短于改进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明显缩短了D to B时间,使得STEMI患者3个月总体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根据是否纳入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分为区域协同救治组(160例)和CPC成立前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FMC-to-B时间<120 min、D-to-B时间<90 min达标率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区域协同救治组FMC-to-B时间[(112.8±87.0)min比(154.5±64.1)min,P=0.022]、D-to-B时间[(84.5±47.6)min比(136.3±62.4)min,P=0.019]较CPC成立前组显著下降;而FMC-to-B时间<120 min达标率(69.6%比48.4%,P<0.001)和D-to-B时间<90 min达标率(82.7%比36.5%,P<0.001)较CPC成立前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区域协同救治组患者LVEF[(58.7±3.5)%比(53.0±4.2)%,P=0.040]大于CPC成立前组,而MACE发生率(6.0%比12.7%,P=0.044)较CPC成立前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有效缩短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减少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院间社交网络联系的建立为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带来的救治获益。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成都9家PCI医院行转运PCI的STEMI患者267例,根据是否利用社交网络传输首诊信息将其分为资料传输组(151例)和资料未传输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救治延误时间、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院内死亡率、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并做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达标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造影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资料未传输组患者FMC2B时间[202(145,318)min比152(110,230)min,P<0.001]、首诊医院进门至出门(DIDO)时间[70(33,176)min比45(26,83)min,P=0.001]及进入PCI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84(55,121)min比65(36,88)min,P<0.001]显著大于资料传输组,且资料传输组患者FMC2B时间(29.1%比13.8%,P=0.003)、D2B时间(78.8%比55.2%,P<0.001)、DIDO时间(37.8%比23.3%,P=0.012)的达标率均高于资料未传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10 min内完成心电图(OR 2.853,95%CI 1.198~6.794,P<0.001)、资料网络传输(OR 2.433,95%CI 1.241~4.773,P=0.010)与FMC2B达标率上升呈显著正相关。两组患者30 d、90 d MAC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1年MACCE发生率资料未传输组患者(19.3%比8.1%,P=0.049)显著高于资料传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临床资料网络传输的患者的FMC2B时间、DIDO时间和D2B时间更契合胸痛中心救治时间质控标准,且有更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IC)对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及亚硝酸盐(Nitrit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2:1对照原则分为肢体RIC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1 h ST段回落率(STR)的差异,PCI术前及术后血清Nitrite水平的变化,分析肢体RIC组术后Nitrite与CTFC的相关性。结果肢体RIC组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18.12±6.4)帧比(26.04±8.55)帧,P0.001],而STR≥70%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比64%,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肢体RIC组患者Nitrite水平术后显著大于术前[(16.22±4.96)μmol/L比(10.55±4.37)μmol/L,P0.001],且术后Nitrit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22±4.96)μmol/L比(13.01±4.16)μmol/L,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肢体RIC组术后血清Nitrite水平与CTFC呈负相关(r=–0.447,P=0.001)。结论肢体RIC能改善成功行PCI的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增加外周血Nitrite水平参与肢体RIC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时冠状动脉内或外周静脉内给予依替巴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后将52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冠状动脉负荷组(冠状动脉组,n=26)和静脉治疗组(静脉组,n=26)。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TFG)及修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STR),术后心脏功能参数,住院期间发生的任何出血事件及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两组间TFG(χ~2=2.44,P=0.313)、MACE(3.8%比0,χ~2=0.00,P=1.000)、左心室射血分数(58.54%±4.56%比56.62%±6.69%,t=1.211,P=0.23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9.96±4.85)mm比(51.42±6.35)mm,t=0.962,P=0.351]及室壁运动异常(80.77%比73.08%,χ~2=0.435,P=0.5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组完全STR回落比例显著高于静脉组(88.46%比61.54%,χ~2=5.24,P=0.025)。冠状动脉组cTFC帧数也明显少于静脉组(16.44±4.61比18.30±5.61,t=2.30,P=0.028)。两者间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比11.54%,χ~2=1.063,P=0.303)。结论对于急性STEMI行直接PCI术的患者,仅冠状动脉内负荷依替巴肽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术后心肌再灌注水平,是临床实践中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疫情防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诊疗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5月25日就诊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心内科并成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80例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19年同期行PPCI的STEMI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胸痛中心急诊手术再灌注时间点、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198.5(134.25,314.00)min比161.5(101.80,228.50)min,P=0.022]、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281.5(90.25,1010.50)min比240.0(80.00,526.25)min,P=0.049]、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600.5(318.25,1293.75)min比401.5(237.25,794.00)min,P=0.019]均延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 d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0 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7.66±5.52)mm比(46.15±5.15)mm,P=0.046]、MACCE发生率(10.0%比5.4%,P<0.001)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43.89±6.55)%比(45.66±4.97)%,P=0.029]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COVID-19疫情的影响,STEMI患者发病就诊时间明显延迟,首次医疗接触到术前的时间延长,术后30 d的MACCE发生率增高,心功能下降,患者预后较常规时期差。应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进一步优化STEMI就诊流程,减少院前及院内时间的延迟,使胸痛中心如常态化高效、有序运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碘克沙醇对中国慢性肾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对比剂诱发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0月30日至2015年10月9日在中国的30个中心入选3042例患者,对入选的患者住院期间观察3 d,出院后随访1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慢性肾病分为慢性肾病组(105例)和非慢性肾病组(2937例)。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即PCI术后72 h MACCE(包括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及心肌梗死)和CIAKI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PCI术后72 h~30 d的MACCE发生率。结果 (1)慢性肾病组患者年龄[(66.28±9.32)岁比(62.89±10.90)岁,P=0.003]、高血压病(83.81%比59.14%,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15.24%比1.94%,P0.001)、血脂异常(73.33%比57.44%,P=0.001)、糖尿病(51.43%比23.90%,P0.001)、消化性溃疡(6.67%比2.86%,P=0.036)及缺血性卒中(20.00%比9.02%,P0.001)比例均高于非慢性肾病组,既往应用抗高血压药(83.81%比69.83%,P=0.002)、利尿药(11.43%比4.09%,P=0.002)、调脂药物(84.76%比74.60%,P=0.018)、降糖药物(43.81%比17.23%,P0.00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94.29%比78.21%,P0.001)和抗凝药物(39.05%比24.28%,P=0.001)比例均高于非慢性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慢性肾病组和非慢性肾病组患者手术路径(桡动脉路径92.38%比96.97%,尺动脉路径5.71%比2.83%,股动脉路径0.95%比0.03%,肱动脉路径0.95%比0.17%;P=0.006)、术前水化容积[(905.94±486.04)ml比(521.20±344.76)ml,P0.001]、术后水化容积[(859.00±433.97)ml比(712.42±419.74)ml,P=0.011]、水化总量[(1407.78±773.45)ml比(976.20±592.68)ml,P0.001]、术后病变狭窄程度[(2.10±3.81)%比(1.04±4.15)%,P0.001]、对比剂剂量[(114.48±52.44)ml比(141.35±57.86)ml,P0.001]和机器注射对比剂流率[(3.38±1.02)ml/s比(4.67±1.29)ml/s,P0.001]等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慢性肾病组PCI术后应用β阻滞药(11.43%比19.31%,P=0.043)、调脂药物(17.14%比28.77%,P=0.009)、他汀类药物(16.19%比27.99%,P=0.008)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28.57%比39.94%,P=0.019)比例均低于非慢性肾病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PCI术后72 h~30 d 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CIAK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克沙醇对行PCI的中国慢性肾病患者与非慢性肾病患者MACCE和CIAKI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