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慎华 《中原医刊》2003,30(19):32-33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 5~ 19% ,是目前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 60~ 80 % ,我科自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10月 ,收治了 2 6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病人 ,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 2 6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中 ,男 15例 ,女 11例 ,最大年龄 72岁 ,最小年龄 3 8岁 ,平均年龄5 3岁。急性广泛心梗并心源性休克 9例 ,急性前间壁心梗并心源性休克 6例 ,急性下壁心梗并心源性休克 5例。前壁 +下壁并休克 4例 ,下壁 +右室心梗并休克 2例。1 2 方法 :高流量吸氧 ,心脏监护及一般药物治疗前提…  相似文献   

2.
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朝君 《安徽医学》2007,28(2):145-146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Ⅰ组)和2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Ⅱ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对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及抢救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右室梗死较单纯下壁梗死并发症增多,其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休克等尤为明显;右室梗死较单纯下壁梗死心电图在不同导联ST变化是早期诊断方法;有7例右室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均由于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5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6例右室梗死合并休克患者经补液扩容、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2例行急诊介入(PCI)治疗,1例行择期PCI术,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心源性休克是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之一,心电图是右室梗死早期诊断方法,右室梗死合并休克及时再灌注治疗,积极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时抗心律失常治疗,能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郭灼林  兰军  潘伟彪 《广东医学》2003,24(8):850-851
目的 了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肺动脉内扩容治疗急性右室梗死 (ARVI)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用PTCA加Swan -Ganz导管肺动脉内扩容法治疗 6例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结果 经治疗后 ,6例患者症状于 15min内好转 ,3 0min后心率达 70~ 80次 /min ,SBP≥ 90~ 10 0mmHg ,尿量≥ 10 0ml/h ;Swan -Ganz治疗后 15min ,3 0min和 1h的PCWP ,CO ,SBP均较扩容前明显升高 (P均 <0 0 0 1) ;5例康复出院 ,1例死于心跳骤停。结论 PTCA及右心导管扩容治疗急性右室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我们对收住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的16例患者进行了血液动力学监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8~70岁,平均54岁。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广泛前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6例,右室梗死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者...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休克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见并发症 ,也是AMI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本文对1 992~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1 1 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病例为 1 992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0月收住院的急性心梗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 1 1 0例 ,男 91例 ,女1 9例。年龄 4 8~ 93岁 ,平均 (6 7.6 7± 1 8.79)岁。本组病例均符合 1 979年 WHO AMI诊断标准。心源性休克入选标准 [1 ] :1收缩压低于 1 2 k Pa或比基础压降低 4 .0 0 k Pa;2外周及皮…  相似文献   

6.
右室梗死 (RVI)过去只能在尸检时作出诊断。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 ,右室梗死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但因常规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有一定的困难 ,故急性右室梗死 (ARVI)在临床上易漏诊或延误诊断。据报告右室梗死占急性心肌梗死的 7 7%~ 2 3% [1]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急性心梗 1 1 3例合并右室梗死或单纯右室梗死者 2 5例 ,占急性心梗的 2 2 1 %。其中存活出院有 2 0例 ,3例死于休克 ,1例死于室扑、室颤 ,另 1例死于心衰。1 临床资料2 5例病人中 ,男 1 9例 ,女 6例。年龄 :4 0~ 70岁 ,平均 5 2 3± 7 8岁。其…  相似文献   

7.
自 1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共对 2 5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 ,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5例AMI患者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8例 ,年龄 5 3~ 72岁 ,平均 (6 0± 0 4 4 )岁。患者胸痛发作至溶栓时间为 0 5至 5小时 (平均为 4 15小时 )。心电图提示 :急性下壁梗塞 5例、前间壁 6例、广泛前壁合并右室 2例、下壁合并右室 5例、广泛前壁与前间壁合并右室各 3例、高侧壁 1例。Killp′s分级在Ⅲ级以下为 2 4例、Ⅳ级为 1例。病例选择参照文献 [1]。1 2 溶栓方法 溶栓前患者…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易导致右心力衰竭和血液动力学异常 ,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对下壁合并右室梗死的治疗与单纯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不同。如果诊断及时、尽早地治疗与护理 ,可挽救大部分病人的生命。为了做好此病的观察与护理 ,协助右室梗死患者及早准确地诊断与治疗 ,特将我院自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2 6例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病人的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心内科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共收治急性下壁并右室梗死病人 2 6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6例 ,年龄 4 5岁~ 85岁 ,其中治愈…  相似文献   

9.
本院心内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对 42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年龄 41~ 76岁 ,其中男 2 6岁 ,女 16例 ,发病时间最短 35min ,最长为 11h ,平均 5 .2h ,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7例、前间壁 6例、下壁 6例 ,高侧壁 5例。 42例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 7例、心律失常 14例、心力衰竭 6例 ,合并两项以上 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严重胸闷 ,持续胸痛半小时以上或含硝酸甘油不…  相似文献   

10.
覃学美 《广西医学》2003,25(12):2509-2510
急性心肌梗死 (AMI)可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低血钾是AMI患者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分析 80例 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的变化 ,旨在探讨 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死部位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1 991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我院 AMI患者 80例 ,其诊断符合 WHO标准 ,发病时间均在 6小时内。其中男 5 8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 90岁 (平均 6 8.5岁 )。梗死部位前壁 38例 ,单纯下壁 1 7例 ,下壁 +右室梗死 1 4例 ,下壁 +后壁 9例 ,前壁 +下壁 +右室 2例。采用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室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2 0 0 0年1月至2 0 0 4年1月应用参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2 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将同期住院病人随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5 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临床诊断均合早期心源性休克判断标准:1有周围循环衰竭及神志改变症状,  相似文献   

12.
何运昉  袁宏  扬萍  王姝 《四川医学》2003,24(4):412-412
2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们对 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早期溶栓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因胸痛持续30min ,舌下含化消酸甘油 30min疼痛不能缓解入院。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3例一般资料例序年龄 (岁 )既往史 发病时间(h) 梗死部位并发症182有心梗史 3广泛前壁休克2 81高血压病 2下壁窦缓373高血压病 5下壁右室休克1 2 治疗 :3例患者入院后立即吸氧 ,卧床 ,心电监护 ,嚼咬阿斯匹林 0 3g ,急查凝血功能及心肌酶学 ,距发病 3~ 6h给予尿激酶 10 0~ 15 0万…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休克可由急性心肌梗死 (AMI)、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引起。一旦发生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0年 1月~2 0 0 1年 6月收治心源性休克 32例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确诊的心源性休克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5~ 89岁 ,平均 5 8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均为男性 ) ;扩张型心肌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 ;单纯心律失常 8例 (男 2例 ,女6例 )。全部病例根据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约 7%~ 10 %可并发心源性休克 ,多数是在AMI发病后出现休克趋势 ,住院病死率 >80 % [1]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共收治AMI患者118例 ,其中并发心源性休克 8例 ,约占 7%~ 8% ,现将其治疗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 0~ 78岁 ,平均 6 1岁 ,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8例均在发病后 6h内入院。其中 3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例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例为急性前间壁和下壁心肌梗死 ,1例为急性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 8例患者中 ,有 3例既往有糖尿…  相似文献   

15.
李宜琴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44-1045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急诊就诊 ,临床及心电图改变均符合 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标准。共计 41例患者 ,男 2 7例 ,女1 4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 54 .8岁。梗死部位 :前壁、广泛前壁 2 1例、下壁 1 0例、高侧壁 4例、正后壁 2例、高侧壁 +前壁 3例、正后壁 +下壁 1例。其中 2例合并 ~ 。 房室传导阻滞 ( AVB)、3例合并泵衰竭和 (或 )心源性休克 ,5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频发室早或房早。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 6h内 2 1例、1 2 h内 1 9例、2 4h内 1例。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诊科静脉溶栓。溶栓前即刻给予阿斯…  相似文献   

16.
孙静 《中原医刊》2003,30(10):24-25
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 (HP)佐治重症药物中毒 2 1例 ,取得良好效果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6例 ,女 15例 ,年龄 16~ 63岁 ,平均 3 5 2岁 ,均经口服中毒 ,其中敌敌畏中毒 6例 ,160 5中毒4例 ,乐果中毒 3例 ,安定中毒 4例 ,苯巴比妥中毒 2例 ,氯丙嗪中毒 1例 ,毒鼠强中毒 1例。 2 1例均昏迷 ,合并肺水肿 8例 ,脑水肿 6例 ,休克 2例 ,抽搐 1例 ,脑水肿、呼吸衰竭和休克 2例。服毒至来院时间为 2 0分钟至 48小时。患者从入院至开始灌流时间为 3 0分钟至 6小时。 2 1例中HP 1次 18…  相似文献   

17.
王光道  高金才 《河北医学》2001,7(12):1109-1110
本院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共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4 5例 ,对其疗效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有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脑梗死病灶。病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5例 ,男 2 6例 ,女 19例 ,年龄 5 0~ 80岁 ,平均 6 1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 2 4例 ,脑叶梗死 11例 ,多发性梗死 8例 ,小脑梗死 2例。对照组 :4 5例 ,男 2 8例 ,女 17例 ,年龄4 9~ 81岁 ,平均 6 0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 2 3例 ,脑叶梗死 10例 ,多发性梗死 9例 ,小脑梗死 3例。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议 :①脑…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 1995年 9月~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32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6例 ,发病年龄 46~ 72岁。 32例患者心电图全部有ST段和T波改变 ,其中下壁梗死 7例 ,前壁梗死 17例 ,前间壁梗死 4例 ,高侧壁梗死 2例 ,正后壁梗死 2例。 2 9例均以胸骨后或左胸疼痛为主 ,3例以胸前不适为主 ,伴休克 3例。既往有冠心病史者 2 7例 ,其中有心绞痛发作者 12例 ,急性期因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死亡者 3例。1 2 治疗方法 :尿激酶 10 0~ 2 0 0万U 30分钟内静脉滴入 ,链激酶或重组链…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而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肯定的疗效。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1] 。我们对确诊为AMI的 85例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5例均为我院收治的AMI患者 ,其中男 6 2例 ,女 2 3例。年龄 18~ 78岁 ,平均 (5 8.9± 6 .7)岁 ;根据心电图 (ECG)梗死定位 ,前壁 2 2例 ,下壁 4 0例 ,复合型 2 3例 ;并发心源性休克 2例 ,急性肺水肿 3例 ,1例为心肺复苏后。溶栓距发病时间 0 .5~ 2h。所有病例符合WHO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静脉溶栓疗法至今仍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 ,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然晚期应用疗效如何 ?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对12例发病时间在 12~ 4 0h的AMI病人晚期进行溶栓治疗 ,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5 1~ 75(平均 6 5 )岁 ;其中前壁梗死 7例 (前壁 5例 ,前间壁 1例 ,广泛前壁 1例 ) ,下壁梗死 5例 (下壁 4例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 1例 )。合并有高血压病者 4例 ,糖尿病 3例 ,心衰 2例。1 2 病例选择标准 :12例AMI病人 ,均符合下例 4项条件 :①有典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