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和IL—2共同培养后能够识别和特异到达肿瘤局部并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因而我们选择TIL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Rosenberg组利用逆转录病毒将Neo基因导入人TIL中并回输入体,证明了使用逆转录病毒将基因转移至淋巴细胞在人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我们将IL—2基因重组至NIH确认的逆转录病毒pN2载体中,经PA317细胞包装后感染人TIL,经G418筛选,成功地获得了导入并表达外源基因IL—2的TIL。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特定细胞产生的类免疫效应介质:是蛋白质或多肽、有独特生物活性、能介导免疫作用。自1986年第6次国际免疫学会根据IL的生物特性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命名以来,人们在IL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诸多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基因工程人IL-2和IL-6的问世,更加推动了I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发现IL有12种。近来许多资料表明,IL除了抗病毒(特别是对乙肝治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特定细胞产生的类免疫效应介质:是蛋白质或多肽、有独特生物活性、能介导免疫作用。自1986年第6次国际免疫学会根据 IL 的生物特性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命名以来,人们在 IL 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诸多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基因工程人 IL-2和 IL-6的问世,更加推动了 IL 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发现 IL 有12种。近来许多资料表明,IL 除了抗病毒(特别是对乙肝治  相似文献   

4.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继 LAK 细胞之后新近研究的又一类新型抗瘤效应细胞。近几年,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及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动物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具有特异、高效的杀瘤活性和依赖 IL-2低、副作用小等 LAK 细胞所不能比拟的特点,并初步展示其临床应用的光辉前景。因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炎症与感染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1-5].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感染与炎症和癌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例如,长期酗酒会引发肝脏和胰脏的炎症,进而导致这些器官癌症的发生机率增加;长期吸烟和接触石棉、硅石都会导致肺部的感染,进而使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内皮抑素(ES)联合以物理方法导入治疗肿瘤,以探索一种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①采用脂质体包被肌肉注射法将作者构建的质粒pSecTag2B-mIL-18和pES1424-mES分别和联合转人Balb/c小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种基因蛋白在动物体内的表达情况;②将小鼠分为4组:pSecTag2B-mIL-18转入组、pES1424-mES转入组、pSecTag2B—mIL-18与pES1424-mES联合转入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①RT-PCR和ELISA检测证明两种质粒均能够在小鼠肌肉中表达,特别是将两种质粒同时转入同一小鼠肌肉后,能够同时在小鼠肌肉中表达;并将表达的蛋白分泌到外周血液循环中,分泌量与单独基因转入分泌表达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IL-18、ES单独应用都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两基因联合治疗抑制肿瘤的效果明显好于单基因治疗组。结论:联合IL-18和ES基因治疗比两种基因单独应用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内皮抑素(ES)联合以物理方法导入治疗肿瘤,以探索一种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①采用脂质体包被肌肉注射法将作者构建的质粒pSecTag2B- mIL-18和pES1424-mES分别和联合转入Balb/c小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种基因蛋白在动物体内的表达情况;②将小鼠分为4组:pSecTag2B-mIL-18转入组、pES1424-mES转入组、pSecTag2B-mlL-18与pES1424-mES联合转入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①RT-PCR和ELISA检测证明两种质粒均能够在小鼠肌肉中表达,特别是将两种质粒同时转入同一小鼠肌肉后,能够同时在小鼠肌肉中表达;并将表达的蛋白分泌到外周血液循环中,分泌量与单独基因转入分泌表达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IL-18、ES单独应用都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两基因联合治疗抑制肿瘤的效果明显好于单基因治疗组。结论联合IL-18和ES基因治疗比两种基因单独应用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新型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rIL-2)的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新型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12 5ser rIL 2 )的临床应用范围 ,确定 12 5ser rIL 2对某些实体瘤 ,恶性胸腹水的疗效及人体的毒副作用 ,研究最适合的给药途径和治疗剂量。方法 :分别应用 12 5ser rIL 2经胸、腹腔注射 ,静脉滴注治疗5 4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果 :CR 2例 ,PR 12例 ,总缓解率为 2 5 9%。主要有效病种为恶性胸腹水 ,恶性黑色素瘤 ,肠癌和胃癌 ,其中胸腹腔注射的有效率为 4 0 7% ,静脉注射的有效率为 11 1%。免疫指标CD3、CD4治疗后升高 ,CD8治疗后下降 ,但无统计学差异 ,NK细胞治疗后升高 ,由 4 89上升到 6 2 8(P <0 0 5 )。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寒颤、发热、肌肉酸痛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2 5ser rIL 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在本组应用的剂量范围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而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白细胞介素-18(IL-18)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新型多功能细胞因子,可以诱导IFN-γ的产生,增强NK和T细胞的活性,增强Th1型免疫反应,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学效应,对肿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不少文献报道了肿瘤、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症、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血液病、移植排斥反应、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及感染性疾病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均可出现产生白细胞介素2(IL_2)的异常。最近又发现 AIDS 病患者淋巴细胞产生 IL_2也明显低下。我们的实验发现63例糖尿病患者的 IL_2生成也是明显低下。  相似文献   

11.
 自1982年以来.IL-2基因工程已成为国内外热衷的课题。人们不仅从大肠杆菌中生产出纯化的重组白细胞介素2 (rIL—2),即将Jurkat细胞的一个基因与质粒重组,重组体再转染到大肠杆菌中,而且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角度来探索其抗肿瘤机制,期待着IL-2成为肿瘤的克星。本文就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近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自1982年以来.IL-2基因工程已成为国内外热衷的课题。人们不仅从大肠杆菌中生产出纯化的重组白细胞介素2 (rIL—2),即将Jurkat细胞的一个基因与质粒重组,重组体再转染到大肠杆菌中,而且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角度来探索其抗肿瘤机制,期待着IL-2成为肿瘤的克星。本文就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近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人白细胞介素Ⅱ基因成功导入三株恶性肿瘤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性基因导人TIL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肿瘤的基因治疗是美国Rosenberg和Anderson共同提出的抗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方法。也曾有人提出将外源性基因转导进肿瘤细胞中,试图改变恶性肿瘤生物性状而创建自体或异体活瘤苗达到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白细胞介素-24基因(hIL-24)是一个既抑制肿瘤生长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因子类的抑癌基因,可以特异性地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同时与其他基因治疗、放疗、化疗、细胞因子治疗等方式联合应用有抗肿瘤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杀伤肿瘤的效果,为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5 (IL-15)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是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等细胞活化因子及诱导分泌细胞因子,有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免疫和抗肿瘤等作用.IL-15具有与白细胞介素-2(IL-2)类似的结构和功能,但许多活性作用强于IL-2,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人白细胞介素家族的新成员,它是由人干扰素β(IFN-β)和密执毒素(MEZ)诱导黑色素肿瘤细胞产生的,能使人黑色素瘤细胞进行终末分化,从而使其失去增殖的能力,故又将其命名为mda-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mda-7是一种分泌蛋白,它有细胞因子的特性,属于IL—10家族;如由腺病毒载体介导。mda-7能诱导不同起源的癌细胞出现选择性凋亡,而对正常的细胞无此作用。IL-24能杀伤多种培养的肿瘤细胞,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及前列腺癌细胞。本将对IL-24多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泌尿系肿瘤的生物治疗显现出巨大的潜力。白细胞介素—2(IL—2)及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肾癌、输尿管癌、膀胱癌等,IL—12作为1种新型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目前已成为这一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在163年Virchow等就发现了肿瘤部位有炎性细胞浸润,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部位的炎性细胞浸润反映了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效应,且与预后有关.到1986年Rosebegr等成功的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浸润淋巴细胞,并用IL-2扩增后回输给荷瘤小鼠,使肿瘤消退,引起人们对TIL与细胞因子的广泛兴趣,开始了对TIL的大量研究,随着人们对细胞因子的不断发现以及深人研究,对TIL的研究亦起了推动作用.本文拟对细胞因子和TIL关系的研究进展做-概述.  相似文献   

19.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中国癌症杂志》1998,8(2):152-154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基因治疗*陈敏综述叶胜龙审校(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本课题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CMB93583)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第4种治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并为防治肿瘤的转移与复发提供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八五”重点攻关课题──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一2,通过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期临床审定,首批获得正式生产文号。这是我国继干扰素后第二个正式进入市场的基因工程高技术药品。白介素一2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具良好效果。美国首先开始对其研究。我国“八五”课题招标中,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联合在这一项目上中标。1996年获一类新药证书,卫生部批准按照GMP标准试生产,并在指定医院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白介素一2注射液,可以单独或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