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分析探讨ICF-1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受检对象包括慢性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各30例,肝硬化30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222.77±49.61ng/ml、206.27±56.33ng/ml和176.37±76.07ng/ml,乙肝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为106.58±72.77ng/nd和114.99±70.21ng/ml,对照组为251.05±41.53ng/ml,各实验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慢乙肝轻、中、重度组。结论血清IGF-1检测可用于评估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GF-1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型肝病患者外周血TG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30例肝病患者(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轻型慢性乙型肝炎29例,慢性重型肝炎22例,肝炎肝硬化32例及原发性肝癌27例)入院时血清(-30℃下保存)以RIA法作TGF-α检测。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为17.61±7.90pg/ml,轻型慢性乙型肝炎为12.66±4.43pg/ml,慢性重型肝炎为10.754.80pg/ml,肝炎肝硬化为11.45±7.07pg/ml原发性肝癌为19.42±19.1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6±2.15pg/ml。而原发性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急性黄疸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原发性肝癌与急性黄疸型肝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慢性重型肝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TGF-α在肝细胞急性炎症过程及肝细胞癌的形成中明显表达,并在肝硬化向原发化性肝癌转化的过程中,TGF-α有可能成为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彬  李雪娥  郭翠萍 《西部医学》2013,25(8):1257-125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20例健康人和67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sICAM-1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乙型肝炎血清sICAM-1为(353.17±56.48)ng/ml,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血清sICAM-1分别为(209.45±40.17)ng/ml、(412.01±134.23)ng/ml和(693.37±150.23)ng/ml;急性乙型肝炎血清AFP为(9.03±11.29)ng/ml,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血清分别为(13.44±26.58)ng/ml、(18.82±41.76)ng/ml和(21.33±53.75)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ICAM-1和AFP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中度的sICAM-1和AFP的表达水平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的sICAM-1和AFP的表达水平高于中度患者。此外,对肝功能检查发现,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和AFP的表达与ALT和AST呈正相关。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sICAM-1和AFP水平因肝炎临床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sICAM-1和AFP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乙肝炎性活动和肝损害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损伤进展的关系。方法病毒性肝炎乙型(以下简称乙肝)慢性轻度患者30例,乙肝慢性中度患者30例,乙肝慢性重度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CA-199水平。结果1)乙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肝损害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增加。2)乙肝慢性重度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3)乙肝慢性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4)乙肝慢性重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CA-199水平随着肝损害由轻型一中型一重型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反映肝损害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 -β1 含量 ;测定各项反映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 :ALT、ALB、SB、PTA。结果 :TGF -β1 含量 ( x±s)分别为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 18.2 5± 3.71)ng ml,中度 ( 5 4.32± 19.13)ng ml,重度 ( 10 8.15± 47.2 3)ng ml。重型 ( 2 41.73± 45 .48)ng ml均高于对照组 ( 7.1± 6.6)ng ml(P <0 .0 5 ) ,且随着肝损害加重 ,TGF -β1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TGF -β1 含量可反映肝损害程度 ,血清TGF -β1 的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3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3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肝组织活检及其他肝功能指标,了解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IGFBP-3含量分别为(94.52±61.34)ng/ml、(16.16±8.30)ng/ml,均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214.05±72.41)ng/ml(、35.41±9.13)ng/ml及正常对照组(283.47±80.05)ng/ml、(42.27±9.65)ng/ml(P<0.01)。随着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程度的逐步增加,其水平持续下降。结论:血清IGF-ⅠI、GFBP-3的测定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状况,是一项有价值的估测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型肝病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30例肝病患者(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轻型慢性乙型肝炎29例,慢性重型肝炎22例,肝炎肝硬化32例及原发性肝癌27例)入院时血清(-30℃下保存)以RIA法作TNF-α检测。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为17.61&;#177;7.90pg/ml,轻型慢性乙型肝炎为12.66&;#177;4.43/ml,慢性重型肝炎为10.754.80pg/ml,肝炎肝硬化为11.45&;#177;7.07pg/ml原发性肝癌为19.42&;#177;19.1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8&;#177;2.15pg/ml。而原发性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急性黄疸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原当性肝癌与急性黄疸型肝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慢性重型肝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TNF-α在肝细胞急性炎症过程及肝细胞癌的形成中明显表达,并在 肝硬化向原发化性肝癌转化的过程中,TNF-α有可能成为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CA-199水平.结果:乙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乙肝慢性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中CA-199水平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其可作为评估肝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不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分析,初步探讨BMP-7在肝脏炎症和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56例慢性HBV感染者及5例正常对照肝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按病理诊断分组。其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12例,中度12例,重度6例,重型8例,乙肝肝硬化10例,肝癌8例。进行BMP-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分布特点,取部分标本进行图像分析。取8例肝癌患者癌结节及3例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BMP-7mRNA的表达。[结果]BMP-7阳性单位在正常人肝脏(7.27±2.88)、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8.50±3.22)、中度(10.96±2.88)、重度(13.11±1.26)有逐渐增加趋势,重型肝炎(7.50±1.21)、肝硬化(8.24±1.79)较中度、重度低;进一步比较BMP-7阳性区灰度有相似结果(P值均小于0.01)。BMP-7在肝脏既有胞浆型表达,也有胞膜型表达。在慢性中度、重度患者及肝硬化结节内为弥漫性表达;但在重型肝炎患者,仅呈灶状表达;在癌周组织有弥漫或灶状表达,在癌结节表达极少。[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BMP-7表达增多,但是在重型肝炎肝组织及肝癌结节中表达减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乙肝组分为轻度组159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45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与AFU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慢乙肝组与肝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三组间AFU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在慢乙肝中,轻度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重度组为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HBV-DN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AFU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BV-DNA水平、AFU活性可以作为HBV感染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受肝脏炎症活动影响,AFU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