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笔者根据此方的组成特点,辨证加减治疗心身疾病瘀证,获满意疗效.l 治血瘀气滞之阳痿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上所遇一些疾病,虽病名不同,症状各异,但只要辨证有血瘀证的存在,就可使用该方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清代医家王清仁的血府逐瘀汤,是活血行气的名方,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川牛膝活血,四逆散行气,现代医家用之加减,治疗血瘀气滞所致的痛证,常有良好疗效。但桔梗一味,常在组方时被忽略,窃以为非智举也。血府逐瘀汤应用桔梗之本意,有取其“味厚气轻”,“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以达胸中血府之所。另一方面,桔梗又能加强血府逐瘀汤的活血止痛效果,可使此方不仅仅应用于胸中血瘀证,还能更广泛地被应用于一切血瘀气滞导致的痛证。  相似文献   

4.
血府逐瘀汤是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是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汤加桔梗、牛膝演变而成,该方即具桃红四物汤之活血化瘀而养血之功,又兼四逆汤之行气和血又舒肝之效,加之桔梗、牛膝配合其中使血行气达,方之始创主要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因其具有活血而不伤血,舒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科杂证,如胸痹、外伤头痛、腰痛、精神抑郁等证.笔者以此方应用于妇科临床治疗经前诸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府逐瘀汤出血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为“胸中血府血瘀”等所致诸证所设,主治胸膈以上疼。现代临床内外妇各科在运用上多有发挥,笔者在痔疮科门诊中,对一些疑难杂证,利用该方之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尝试用之,常获佳效,兹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如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是王清任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首名方,该方由枳壳、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柴胡、牛膝、桔梗、生地、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除可治疗属于血府血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是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用治胸中血府瘀血证的方剂,方用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二方行血分之瘀,解气分之郁,寓行气于活血之中,加桔梗之性升,牛膝之性降。从而使气血升降有度,达到疏理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境,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以胸痛、噎痛、不寐、呃逆、多梦、头痛、心悸为适应证。近年来对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人在临证中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内科及妇科的一些病证取得明显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经典方剂,一般认为,本方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剂,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从"开阖枢"理论理解此方,验之临床,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原方本义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现代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的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和内皮功能,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延长凝血时问,提高痛阈等作用,因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辨证属气滞血瘀所致诸症,屡用屡验。兹举几例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以活血化瘀而不耗血,舒肝解郁而不耗气广泛运用于临床.兹将笔者临床运用本方治疗脑梗塞、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肾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孟昭阳教授以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认为心绞痛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1],并认为胸中为"血府",胸中血瘀当首选血府逐瘀汤。本论文介绍孟教授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合用丹参饮,外加水蛭、全蝎等活血化瘀之药,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另附医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素问·调经论》说 :“气血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应用养血活血化瘀 ,舒肝行气和血法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本方有活血化瘀而不伤血 ,舒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特点 ,故近代常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导致的闭经、月经不调、疒徵 瘕肿块、血证、痛证等妇产科诸证 ,疗效甚佳。本文是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经闭的临床体会 ,以供同仁参考。1 典型病例患者女 ,2 6岁 ,已婚。患者 3个月前正值经期大怒后出现头痛 ,头晕、眼花 ,心悸怔忡 ,经行骤止。从此月水不行 ,逐渐出现面色无华 ,气短懒言 ,精神郁闷 ,烦躁易怒 …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为五逐瘀汤之一。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为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原方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血,舒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特点。现将本方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是王清任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首名方,该方由枳壳、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柴胡、牛膝、桔梗、生地、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除可治疗属于血府血瘀的头痛、噎膈等近20种内外科病症之外,笔者根据其病机,衍化推广,将其广泛应用于妇科、皮肤科及治疗各类杂症均疗效显著,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通为补"理论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则治法."通"是指祛邪、攻下等治法;"补"是指补益或恢复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平衡."以通为补"即在治疗某类疾病时使用"通"法以达到恢复脏腑机能的效果.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祛瘀生新"的疗效."祛瘀"即"通";"生新"即"补".血府逐瘀汤通...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汤一方始载于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等十一味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症,为临床常用之名方。吴秋玲教授从医多年,在临床中灵活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导致的汗证、失眠、郁证等,获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理念。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王清任曾创立以化瘀为主的方剂33首之多,血府逐瘀汤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首,主要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瘀汤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川芎、枳壳、柴胡、桔梗、牛膝、赤芍、甘草十一味中药组成.主治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升降、兼见肝郁气滞血证.方中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四逆散行气和血而疏肝,牛膝破血通络引瘀血下行,桔梗载药上升开胸膈滞气.全方气血兼顾,升降兼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现将其临床应用范围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乔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313-314,319
血府逐淤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之一,由赤芍、生地、牛膝、桔梗、柴胡、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枳壳、甘草组成。红花活血祛淤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赤芍性微寒味苦,清热凉血,祛淤止痛;当归性温味甘平,补血活血止痛;生地黄养阴润燥(兼清淤热),以上共为君药,活血化淤而养血。柴胡、枳壳性微寒而甘辛,二药行气活血而疏肝解郁为臣药。桔梗性平味苦辛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牛膝性平味苦酸、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二者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纵观血府逐淤之全方配药可谓不寒不热、气血双调、解气分郁结,行血分淤滞,活血而不伤阴,祛淤又能生新,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血府逐淤汤所治以胸中血府血淤为主,或体内由淤血所致的某些病证。“立血府逐淤汤,治胸中血府血淤之证”,后世医家据此把治疗范围扩大,不仅专治“血府血淤”,还治疗因血淤所致的多种杂病。  相似文献   

20.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某些内科疑难杂症的临床疗效。疑难杂症病久入络,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