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建立缺氧损伤实验模型,通过MTT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代谢率;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NO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活性。【结果】3.00 mg/ml、1.50 mg/ml和0.75 mg/ml蕨麻正丁醇部位均能显著减少缺氧损伤内皮细胞LDH的外漏量,并可显著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增加NO分泌、减少ET-1的生成。【结论】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清除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自由基堆积,减少ET-1的释放,增加NO分泌,从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蕨麻多糖对CCl4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蕨麻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给药7 d后用0.1%的CCl4灌胃,建立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体重、脾脏系数、肝脏系数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 蕨麻多糖能明显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巾ALT、AST的活性(P<0.05),且与剂量呈负相关.结论 蕨麻多糖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虎  张永亮  李灵芝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4):229-231,247,224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低压缺氧模型,研究蕨麻乙醇提取物对组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清内皮素-1(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ET-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prag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急性低压缺氧模型组、蕨麻乙醇提取物高[3.6 g.(kg.d)-1]、中[1.8 g.(kg.d)-1]和低[0.9 g.(kg.d)-1]剂量组,尼莫地平组[0.02 g.(kg.d)-1],每组13只。除常氧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在减压舱内模拟海拔7 000米缺氧12 h。HE常规染色观察心、脑、肾组织病理改变;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T-1和CGRP水平。【结果】低压缺氧模型组大鼠心肌、脑组织及肾组织均发生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血清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ET-1/CGRP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蕨麻乙醇提取物3.6 g.(kg.d)-1组大鼠心、脑、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清ET-1水平降低(P<0.01),CGRP水平升高(P<0.05),其血清ET-1/CGRP比值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蕨麻可以有效保护急性低压缺氧造成的组织损伤,可能与其抑制ET-1的释放,促进CGRP释放,维持ET-1和CGRP的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急性低压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鲁君  张岭  李灵芝  吕琪  董培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3):169-172,F0002
【目的】观察蕨麻正丁醇部位(n-butanol extract of Potentilla anserine L.,NP)对模拟高原缺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压缺氧模型组、红景天组和NP高[0.3 g.(kg.d)-1]、中[0.15 g.(kg.d)-1]、低剂量[0.075 g.(kg.d)-1]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在密闭减压舱内,模拟海拔8 000 m维持缺氧18h。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测定脑组织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并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缺氧损伤的程度。【结果】与减压缺氧模型组比较,红景天组和高剂量NP可显著降低减压缺氧小鼠脑含水量(P<0.01或P<0.05),提高小鼠脑组织SOD活力(P<0.01或P<0.05),减少小鼠脑组织MDA的产生(P<0.01或P<0.05),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减少小鼠血清MDA的产生(P<0.01或P<0.05),降低小鼠血清中CK活性(P<0.01或P<0.05)。HE染色显示,NP及红景天胶囊可减轻小鼠低压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结论】蕨麻正丁醇提取部位对模拟高原缺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豆杉多糖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氢化可的松模型组,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0.2mg/kg,隔天1次,共14d,制备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10ml/kg灌胃,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等量不同浓度10、20、40mg/ml红豆杉多糖溶液灌胃,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予等量浓度为1.1mg/ml猴头菇多糖溶液灌胃,均1次/d,连续14d。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CD4+、CD8+细胞百分比,ELIAS法检测血清IL-4水平,测量小鼠胸腺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氢化可的松模型组CD4+、CD8+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对比,CD4+、CD8+细胞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均P<0.05),其中红豆杉多糖中剂量组能降低CD4+/CD8+比值(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氢化可的松模型组血清IL-4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L-4水平均高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P<0.05或0.01)。氢化可的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比较,胸腺指数均有所增加(P<0.05),其中红豆杉多糖中剂量组及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红豆杉多糖增强细胞免疫的机制它可能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免疫来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对小鼠体外受精的毒性作用,并探究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将体外受精培养液按照BDE-209的终浓度不同分为四组:对照组A 0 µg/ml;B组:10 µg/ml;C组:20 µg/ml;D组:40 µg/ml。取性成熟昆明雌鼠20只及雄鼠8只,对雌鼠行促排卵及促卵成熟,收集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平均放入以上培养液中,对雄性小鼠附睾尾取精,加入培养液中,使其受精。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统计2-细胞成形率、4细胞成形率、8细胞成型率、桑葚胚成形率及囊胚成形率。【结果】在2-细胞期,B组受精率为63.3%与对照组的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28.1%)和D组(2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细胞、4-细胞、8-细胞、桑葚胚及囊胚形成率,C组均明显低于B组(P <0.01);D组除2-细胞期外,均显著低于C组(P <0.01)。【结论】BDE-209可导致小鼠体外受精率降低,影响受精卵的早期发育,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蕨麻多糖(PA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Wistar 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 mg/kg)和蕨麻多糖高[160 mg/(kg·d)]、中[80 mg/(kg·d)]、低[40 mg/(kg·d)]剂量组.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术前7d开始,每天1次,再灌注后1h给药1次.再灌注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评分;分别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GSH-Px、IL-10含量明显降低,MDA、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蕨麻多糖各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改善,蕨麻多糖能降低脑组织MDA、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SOD、GSH-Px和IL-10含量(P<0.05);并且这种影响与蕨麻多糖剂量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蕨麻多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对缺氧心肌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95%N2+5%CO2气体充分置换的1%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24 h,建立缺氧心肌细胞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缺氧组、缺氧+EPO组、缺氧+G-CSF组和缺氧+EPO+G-CSF联合给药组。建立缺氧模型24 h后收集5组心肌细胞标本。采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的Bcl-2、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的Bcl-2、Bax、细胞色素c(Cyt C)、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心肌细胞缺氧模型。与缺氧组相比:EPO、G-CSF和联合给药组明显提高缺氧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凋亡率和总死亡率(P〈0.01)。与缺氧组相比:EPO组和G-CSF组Bcl-2表达增加(P〈0.01),Bax、Caspase-3表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作用最明显,强于单独药物治疗组(P〈0.01),EPO和G-CSF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yt C表达在EPO组、G-CSF组和联合给药组明显降低(P〈0.01);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STAT-3蛋白表达在联合给药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EPO联合G-CSF治疗,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联合发挥更强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XIAP进行干预,以探讨XIAP能否抑制细胞凋亡。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1~3天龄)心肌细胞至第4天,脂质体介导转染pDsRed2-XIAP、pDsRed2-N1质粒和不转染的心肌细胞分别设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以物理性缺氧(95%N2+5%CO2)方式培养,在6h、12h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调亡,结果采用统计学SPSS11.5软件包进行单项方差分析。〈0.05,有显著差异。结果①缺氧后经TUNEL检测,各组均有心肌细胞凋亡;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多;③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与空白组明显减少(〈0.01)。结论缺氧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XIAP能明显减少缺氧诱导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碳酸酸化预处理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凋亡的影响.方法 脐静脉EC培养传代后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6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预处理组(HPC组),30%CO2预处理内皮细胞10、30、60 min组(10、30、60 min HCA组).H/R组将细胞置于95%N2、5%CO2的缺氧培养箱中缺氧培养4 h,再在21%O2、5%CO2、74% N2的正常培养箱中复氧孵育24 h.HPC组将细胞置于缺氧培养箱中先行2个循环的缺氧10 min及正常培养箱中复氧10 min,其余处理方法同H/R组.10、30、60 min HCA组将细胞置于21%O2、30%CO2、49% N2培养箱中先行高碳酸酸化预处理10、30、60 min,其余处理方法同H/R组.C组将细胞置于正常培养箱至实验结束.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HPC组,10、30、60 min HCA组凋亡指数小于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碳酸酸化预处理可抑制离体EC的凋亡,30 min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阿魏酸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分离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法检测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结果]缺氧培养2h,恢复正常培养1h,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率明显增加,川芎嗪、阿魏酸可降低缺氧复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黏附。缺氧2h复氧0.5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缺氧2h复氧4h,ICAM-1,P选择素,E选择素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阿魏酸和川芎嗪均不同程度降低ICAM-1、P选择素、E选择素mR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阿魏酸可通过降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降低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缺氧复氧致皮质神经元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NS抗神经元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CNC),采用缺氧/复氧(H/R)诱导皮质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PNS50、10、2mg/L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福林-酚法(Lowrry)法检测caspase-3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PNS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PNS50、10mg/L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Bax表达;PNS50mg/L组可以显著增加Bcl—2表达;PNS有降低caspase-3表达的趋势。PNS各剂量组均能够抑制cas—pase-3的活性,有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PNS可能是通过增加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性等作用抑制神经元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丹参素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SH-SY5Y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胞浆内[Ca2 ]i、细胞凋亡率、细胞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探讨其对神经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 ]i、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SH-SY5Y细胞缺氧/缺糖损伤2 h时,细胞内[Ca2 ]i明显增加,为8.46 nmol/L(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为18.59% (P<0.01),细胞内[Ca2 ]i的浓度4 h时达到高峰,为9.89 nmol/L(P<0.01),而后呈下降趋势,细胞凋亡率随缺氧/缺糖损伤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12 h时达到45.91%,细胞经缺氧/缺糖处理2 h后,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活性分别降低29.17%(P<0.01)、38.80%(P<0.01),随着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 12 h时分别降低56.72%(P<0.01)、63.58%(P<0.01),丹参素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a2 ]i,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细胞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与缺氧/缺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丹参素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螺旋藻不同成份对人白血病Turkat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从直线型钝顶螺旋藻(SP-Dz)中提取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将不同浓度的螺旋藻粗提取液、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分别添加到细胞培养液中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每天在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数。结果 100mg/L的藻粗提取液抑制率接近90%,螺旋藻多糖浓度为25mg/L或者藻胆蛋白浓度为200mg/L时,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0%左右,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结论 螺旋藻粗提取液、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对lurkart细胞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发挥抑制作用的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5.
当归对缺氧鼠胚模型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胚胎大鼠神经千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孕19天孕鼠经尾静脉注入当归注射液,用低张性缺氧模型致鼠胚宫内缺氧,将鼠胚大脑组织作神经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缺氧组鼠胚Nesdn免疫组化反应较对照组增强,阳性细胞增多(P〈0.05);而当归组鼠胚较缺氧纽减弱,阳性细胞减少(P〈0.05)。结论缺氧可刺激神经千细胞进入增殖状态;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大鼠神经千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采用低张性缺氧方法制造胚胎宫内缺氧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白花前胡液对拟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白花前胡液大剂量组、复方白花前胡液中剂量组,每组10孔。将培养的神经元细胞采用缺氧罐和无糖Earle's液进行缺氧/缺糖处理3h,再复氧复糖24h后,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分别检测乳酸脱氢酶含量及细胞游离钙的含量。[结果]1.复方白花前胡液中、高浓度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至(21.4±3.9)%、(23.6±2.8)%,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各复方白花前胡液纽在不同时点LDH释放率与模型组相比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复方白花前胡液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缺氧/缺糖培养3h,复氧复糖24h胞内Ca^2+浓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白花前胡液能使神经细胞具有抗缺氧/缺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阿魏酸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分离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法检测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结果]缺氧培养2 h,恢复正常培养1 h,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率明显增加,川芎嗪、阿魏酸可降低缺氧复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黏附.缺氧2h复氧0.5 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缺氧2 h复氧4h,ICAM-1,P选择素,E选择素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阿魏酸和川芎嗪均不同程度降低ICAM-1、P选择素、E选择素mR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阿魏酸可通过降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降低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中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中提取,分离虫草多糖,并建立样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中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样品中多糖含量。[结果]虫草多糖的得率为14·2g/L;样品中虫草多糖的含量为70·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中虫草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