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63-1663,1662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癌(肺泡癌)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原因,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误诊病例的病史,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CT、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痰找抗酸杆菌等. 结果根据2例病例的发病史和临床症状,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最后综合确诊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进展期.经6个月标准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结论肺泡癌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其胸部X线征均可表现为弥漫性的粟粒样或广泛的斑点状结节性阴影,应根据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以及痰涂片、PPD、脱落细胞、穿刺活检等特异性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以免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2.
雷鸣  徐江红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1023-1024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误诊原因。方法对82例误诊儿童原发性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2例中气促78例、发热79例、盗汗乏力72例、咳嗽69例、咳痰43例。X线检查:正位片阳性28例,侧位片阳性60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78例;结核抗体检测阳性67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炎70例、支气管哮喘7例、流行性感冒5例。结论对儿童有气促、发热、结核中毒症状、咳嗽的患者,行X线正、侧位胸片及结核菌素、结核抗体检测试验,是提高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诊断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结核)和细支气肺泡癌(肺泡癌)在X线胸片上均表现为粟粒状阴影,不典型的病例二者难以鉴别.现将我院近年来住院治疗的30例肺部粟粒性病变患者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国强 《黑龙江医学》2002,26(8):584-584
目的 提高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诊断与鉴别的认识。方法 对 1985~ 2 0 0 0间 5 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X线胸片及体层摄影进行分析。结果  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所有病例具有正侧位胸片 ,2 0例做了体层摄影 ,8例手术后病例证实 ,2例支气管镜活检证实 ,4 5例经脱落细胞学病理证实。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 4种X线类型 :多发结节型、肿块型、炎症型和肺纹理增强型。  相似文献   

5.
B超对脾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3):2075-2076
目的探讨B超对脾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了12例脾内多个低回声结节患者的脾脏声像图特征,并经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X线胸片、腹水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结核茵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等多项检查及抗结核治疗好转而明确诊断。结果该组病例在缺乏其他临床资料时,B超检查仅2例因有明确肺结核病史,作出脾结核诊断,其余病例均提示脾脏多发低回声结节:脾恶性淋巴瘤可能?再次B超检查时,结合X线胸片结果、腹水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及PPD试验,作出脾结核诊断9例,脾转移癌1例。结论B超对脾结核诊断一定要结合其他相关临床资料,确诊可通过脾脏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40例粟粒性肺结核、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33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图像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形态、分布、大小、密度及伴随征象。结果 CT图像上,40例粟粒性肺结核中,结节均匀分布34例(85.0%),大小一致35例(87.5%),密度均匀33例(82.5%),磨玻璃征31例(77.5%);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中,中下肺分布27例(84.4%),大小不一致23例(71.9%),密度不均匀26例(81.3%),支气管充气征13例(40.6%);33例粟粒性肺转移瘤中,中下肺分布29例(87.9%),大小不一致28例(84.8%),密度不均匀29例(87.9%),克氏线19例(57.6%)。结论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在结节分布、大小、密度等方面螺旋CT表现特征明显不同,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三种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肺部弥漫性粟粒状病变同影异病X线诊断的准确率。材料和方法 搜集肺部弥漫性粟粒状病变32例,其中大部分通过病理或细菌培养证实,少部分经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 8例急性粟粒型肺部结核,6例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例为肺转移癌,3例为矽肺,3例为肺泡癌,4例为肺钩端螺旋体病,l例为肺泡蛋白沉着症,l例为黄色瘤(韩-薛-柯氏瘤)。结论 肺部弥漫性粟粒状病变同影异病的病种较多,熟悉各种粟粒状病变的要点,仔细分析病变的X线征象,特别是抓住典型征象,对于大多数病例仍可得出正确的诊断。全面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及病史,不要单凭经验和影像臆断,必要时进行动态观察,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65岁,右肺结核史2年。近期咳嗽加重,咯大量白色泡沫痰,气促。痰抗酸菌阴性。X线检查双肺野散在粟粒、结节状阴影,边缘模糊,右上肺斑片阴影,结论粟粒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2个月,症状加重且咯痰带血丝。胸片见双肺粟粒影融合成片,痰查见癌细胞。最后诊断肺泡癌。病例2:患者,女,55岁,胃满胀,食欲差,乏力月余。有密切结核接触史。X线检查:双肺野散在粟粒性结节阴影,边缘不清。抗结核治疗2周,出现刺激性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气促。胸片示双肺结节阴影融合成片。查痰未见癌细胞。继续抗结核治疗3周,症状加重,出现消瘦,再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误诊为肺炎的原因。方法对36例原发性肺结核临床表现、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查找误诊原因。结果全部病例都有周身结核中毒症状,而无肺炎样高热、寒战、气急,X线胸片显示原发性肺结核记录者23例,配合胸部CT全部病例的原发性肺结核记录被确认。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亦提供了肺结核病诊断依据。结论忽视原发性肺结核与肺炎的不同临床表现,X线记录及其他特异检查,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报道45例弥漫性肺疾病。此为疾病多见于中年人,咳嗽,咯痰,气短是其共同特征。胸片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网状影或小结节影。文中临床表现,X线特征,纤支镜检查,肺功能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等多项内容,分析了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肺泡癌,肺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症着及亚急性粟粒性结核等五种疾病的特征,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100例肺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病因,结果如下:转移性肺癌30例,矽肺26例,肺部感染19例,急性票粒型结核9例,慢性特发性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泡细胞癌各2例,结节病、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药物性皮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各1例,原因不明8例。诊断弥漫性粟粒样肺部疾病,纤支镜检是目前最适当、有效的方法。本组中59例作了纤支镜检查,诊断率为86.4%。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先天性肺结核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天性肺结核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7-180天,平均年龄85.5天,18例患儿行X线胸片检查,16例行胸部CT检查,6例行头颅MRI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1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2例,胃痰液和脑脊液中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2/18 vs 0/9),PPD阳性率低(2/18),T-SPOT阳性率较高(3/3)。X线表现为弥漫粟粒结节10例,广泛分布结节一斑片影6例,且分布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多于下肺,多伴肺实变(10例),肺门增大(11例)。CT表现中,弥漫粟粒结节9例,结节密度较低,6例伴结节融合,融合结节密度高,边界清;广泛分布结节一斑片影5例,多为类圆形,密度较高,边界可清或伴淡薄样渗出;7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且伴蛋壳样或沙粒状钙化。6例头颅MRI中,4例有脑皮质或实质病变。结论先天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结核生化指标检测均缺乏特异性,而影像学表现虽复杂多样,却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肖燕  杨宇洁 《西部医学》2014,26(9):1219-1221
目的探讨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特征,并确定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一些有益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CT结果与粟粒性肺结核、支气管结核进行对比。结果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包括磨玻璃样变、实变、结节、小叶中心结节、周边分布、空气支气管征和肺下叶为主。根据主要特征,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可以分为:磨玻璃样变为主、实变为主和多发结节为主的三种类型。大多数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为这些表现的混合。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与肺结核差别不大,但结节分布的主要区域和磨玻璃样变的区域是不同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结节多位于小叶中心,实变为主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支气管结核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存在远离实变的磨玻璃样变和肺下叶分布。结论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不是特定的,但实变和结节的混合、中心小叶结节的共存、边缘区域的磨玻璃样变及肺下叶分布优势应是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4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43例,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节型12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23例,其中腺泡样结节11例,大片实变6例,磨砂玻璃征6例;炎症型8例。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支气管肺癌误诊为肺结核30例。根据本文观察,肺门、肺尖或锁骨下肺野斑片状病变、粟粒状病变、肺门或其它肺野孤立性结节、以及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出现持续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均是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对支气管肺癌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探讨刷片细胞学检查在胃及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病例报告 ]用刷片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胃、食管癌的 2 13例与病理活体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刷片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 16 8例 (78 9% ) ,基本符合 19例 (8 9% ) ,总的符合率为 87 8% .不符合的为 2 6例(12 2 % ) ,其中刷片细胞学检查假阳性 2 2例 (10 3% ) ,病理诊断为胃溃疡 10例 ,萎缩性胃炎 5例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2例 ,不典型增生 2例 ,单纯增生 3例 .刷片细胞学检查阳性而病理活体检查假阴性 4例 ,术后证实为癌症 .[讨论 ]刷片细胞学检查总的符合率接近活体检查的阳性率 .鉴别胃溃疡的脱落的变性、退化的上皮细胞 ,萎缩性胃炎时肠化的上皮细胞及不典型增生细胞是减少刷片细胞学检查假阳性的关键 .刷片细胞学检查阳性 ,活体检查阴性时不能只强调活体检查结果而轻易排除癌的诊断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改变及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方法对1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EBT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TBJN床特点以慢性咳嗽咳痰为主,伴有胸闷气促,胸痛,咯血及发热盗汗等。普通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低,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敏感性高。胸部影像学表现以肺部斑片状病灶最多见,其次为肺不张,部分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少部分患者无异常表现。本组所有病例均经支气管镜活检,刷片及灌洗液检查明确诊断。结论EBT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部CT诊断特异性不高,临床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该病的有效手段,对疑似病例应及早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胸膜活检术联合生物标志物、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106例,恶性胸腔积液11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行改良胸膜活检术检查,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以及血CEA检测.统计胸膜活检术的确诊率,比较两组胸腔积液的ADA、CEA、LDH以及血CEA、胸腔积液CEA/血CEA水平.结果 216例患者共进行了241次胸膜活检穿刺,首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4.9% (205/216),首次穿刺成功的胸膜活检材料病理结果有诊断价值的占58.8% (127/216),总确诊率65.3%(141/21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 (14/241).结核组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阳性0例,恶性组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阳性率54.5%(60/110);恶性组中胸腔积液CEA、LDH、血CEA及胸腔积液CEA/血CEA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结核组,而胸腔积液ADA水平以及阳性率显著低于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胸膜活检术、胸腔积液细胞学、胸腔积液生物标志物在单独辅助诊断胸腔积液时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可联合多种指标明确胸腔积液病因,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发生粟粒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例IVF-ET后妊娠并发粟粒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IVF-ET后妊娠并发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以发热、呼吸困难等为主。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ESR、CRP升高,胸部影像学表现以粟粒性结节和浸润为主。2例人工终止妊娠,3例在2~4周内发生自然流产。经抗结核治疗5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发热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IVF-ET后出现发热经抗炎治疗无效,需要警惕肺结核,尽早行肺部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