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组同时使用α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 6月 ,随后单用拉米夫定 6月 ;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 12月。结果  (1)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 71.4 % (2 0 / 2 8)与对照组 6 3.3% (19/ 30 )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 4 6 .2 % (13/ 2 8)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 (6 / 30 ) (P <0 .0 5 ) ;(3)治疗组血清ALT及HBV DNA基线水平与病毒的完全应答率密切相关 (P <0 .0 5 ) ;(4 )在ALT >2×ULN及血清HBV DNA >1.0× 10 7拷贝 /ml的患者中 ,治疗组病毒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1)α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阴转率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无显著性差异 ,而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比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明显提高 ;(2 )对于ALT中度以上升高、HBV DNA高水平复制患者 ,α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肿瘤恶病质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以骨骼肌量持续下降为主要特征。保持肌肉质量不仅关系到肿瘤恶病质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而且是肿瘤恶病质患者生存的关键决定因素。就营养治疗而言,亮氨酸代谢产物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可激活蛋白质合成和骨骼肌生长之间的信号通路,抑制蛋白质降解,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肌肉再生及减轻肿瘤负荷等。联合应用HMB在肿瘤恶病质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因此,补充HMB可能是多模式治疗肿瘤恶病质的有效方式,但单独施用HMB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总结8例多发性硬化使用β-干扰素治疗的护理,认为在护理中应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支持,加强基础护理,正确功能锻炼,注意用药作用和副作用的观察,同时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猪脾为原料,用新城疫病毒F素(NDV-F)诱导制备猪脾干扰素(PorsIFN),并与人α-干扰素(HuIFN-α)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的比较,结果PorsIFN在人二倍体细胞(2BS)上抗水泡性口腔炎病毒(VSV)的活性是在猪肾细胞(PK15))上的1.25倍,而HuIFN-α在PK15上的抗VSV活性比在2BS上低1/2,但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HuIFN-α的敏感性高于PorsIFN。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它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似的低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抗肿瘤治疗药物。干扰素分为两型:Ⅰ型包括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分别由白细胞及纤维细胞产生;Ⅱ型为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主要是α,和α2干扰素,包括α-1b,α-2a和α-2b干扰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干扰素β-1α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副作用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间22例应用干扰素β-1α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23%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减轻副作用的严重程度,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副反应停药。结论加强用药观察和针对性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及减轻副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β-1α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α(Interferonβ-1α,IFNβ-1α)在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4年12月~2007年1月间19例使用干扰素β-1a治疗RRM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干扰素β-1a治疗后患者复发率由1.73±0.65降为0.53±0.92(P<0.05);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由2.40±2.22降为1.89±2.70(P<0.05);73.68%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副反应停药。结论干扰素β-1a可降低RRMS多发性硬化年复发率,减少EDSS进展,大多数患者对IFNβ-1a可以耐受。加强临床用药观察,预防副作用的发生,是保证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干扰素-β(IFN-β)基因能否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体外凋亡.方法:用HEK293A细胞扩增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干扰素-β(AdhlFN-β)基因,经纯化后用空斑形成实验法测定病毒滴度;分别用AdhIFN-β基因和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AdGFP)基因转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IFN-β基因的表达,应用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重组AdhIFN-β基因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经HEK293A细胞扩增、纯化后滴度可达2×1011 pfu/mL,且40 MOI的腺病毒即可获得95%以上的转染效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到外源性hIFN-β基因在SMMC-7721细胞中的蛋白表达产物;荧光染色法检测到重组AdhIFN-β基因组细胞明显发生了凋亡,而重组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到转染重组AdhIFN-β基因组细胞凋亡率[(28.27±4.21)%]高于转染空载体组[(2.08±0.89)%]和对照组[(1.53 4±0.70)%](F=377.625,P<0.001),后2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腺病毒介导的hIFN-β基因能诱导体外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相洪琴  夏雪 《国外医学情报》2004,25(4):45-45,27
国外医学悄报2 0 04、4 据路透健康报道,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有助于机体抗击病毒感染的化学物质—干扰素可有效阻止病毒的复制,并有望成为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这种致命性疾病的有效疗法。在a、p和,三种干扰素中,以p一干扰素对SARS的治疗效果最佳。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SARS曾在全球肆虐,致使数干人被感染,特别是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尽管SARS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控制,但研究人员仍在继续寻找对将来可能流行疾病的治疗方法。 迄今为止,面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这种传染病的确尚无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干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β-干扰素皮下注射,20 mg/次,3次/周,疗程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残障程度,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β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荟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干扰素-β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1980.1至2008.1)、Ovid(1980.1至2008.1)、Pubmed(1980.1至2008.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0.1至2008.1)、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1期),手工检索相关会议及相关参考文献.选择接受INF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纳入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4.2.3软件进行荟萃(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成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优势比(OR)值和95%CI.结果 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31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β-干扰素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能够延缓1年和2年疾病的进展率,其OR(95%CI)分别为0.73(0.61~0.88)和0.84(0.72~0.98),且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OR(95%CI)为0.67(0.55~0.82).亚组分析,女性和随访前2年伴有复发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其OR(95%CI)分别为0.69(0.53~0.92)和0.73(0.55~0.97).结论 β-干扰素能够延缓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1年和2年疾病的进展率和减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使用干扰素β-1b(Interferon beta-1b,IFNβ-1b)治疗前后末梢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过程及对其平衡环境的影响。方法 13例患者用药前两次及用药后第1、2、4、12周分别进行检测末梢血细胞因子,采用肝素加末梢血经4hPMA25ng/ml及Ionomycin 1μg/ml刺激培养后,用IFN-r、IL-4、IL-5以及IL-10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对CD4及CD8阳性的T细胞内的细胞因子进行染色.再用微量测定法(Phro cyto motoly,PCM)进行测定。结果 Th1细胞因子用药前后无任何变化。Th2细胞因子在用药第4周会一过性上升;在12周以后又回归到用药前水平。另外,IFN—r/IL-4的比率也在用药4周后开始降低逐渐又恢复到用药前水平。结论 干扰素β-1b对末梢血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其时间依赖性,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MS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肝癌细胞系中通过下调β细胞素(BTC)的表达研究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方法:通过siRNA转染下调BTC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与肝癌侵袭能力相关的PI3K/AKT-XIAP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下调组中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I3K/AKT-XIAP信号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下调BTC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XIAP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激素联合β-干扰素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发性硬化患者100例进行治疗分析,并且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 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激素联合β-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从血清IL-6指标的变化上看,两组患者治疗之前指标参数相似,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为(16.38±5.27)g/L,对照组治疗后为(35.27±5.19)g/L,观察组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项判定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采用激素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出现残障的风险,并且安全性很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IFN-γ)检测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脊柱结核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清中IL-1β和IFN-γ的水平。结果脊柱结核组血清中IL-1β和IFN-γ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β和IFN-γ检测有助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黄运强 《吉林医学》2014,(6):1177-1178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对该病的复发率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干扰素治疗2~3次/周,连续使用2年,观察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至残程度、死亡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10例显效,6例好转,16例有效,4例无效;观察组患者16例显效,2例好转,18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干扰素能有效降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的复发率、至残程度、死亡率,临床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能被β干扰素反式调节的靶基因,研究β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β干扰素(IFNβ)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IFNβ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IFNβ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测序鉴定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FN-β。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转染HepG2细胞,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IFN-β之后,有70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40条基因表达增强,30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和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到IFN-β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探索IFN-β可能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和干扰素-β/维甲酸(IFN-β/RA)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姜黄素和IFN-β/RA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方法 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加培养基)、姜黄素组(40 μmol/L)、 IFN-β/RA组(IFN-β 750 U/ml,RA 1.5 μmol/L)、姜黄素联合 IFN-β/RA 组(姜黄素 40 μmol/L, IFN-β 375 U/ml, RA 0. 75 μmol/L),分别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姜黄素和IFN-p/RA联合用药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强于单药(P<0. 05),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 姜黄素联合 IFN-β/RA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毛囊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干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在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更是备受关注.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是通过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及细胞微环境中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上皮细胞早期对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和β干扰素(IFN-β)表达的影响。方法:RSV体外感染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0,1,2,4,8,12,24 h后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感染后各个时间段IFN-β的浓度以及STAT1、ST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SV感染Hep2细胞后,IFN-β浓度于第2小时后略有上升,但与未感染细胞基础水平无差异性变化(P>0.05)。STAT1、STAT2 mRNA表达第1小时即上升,第2小时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第24小时达最低值(P<0.05)。结论:RSV感染Hep2细胞早期上调STAT1、STAT2 mR-NA,继而抑制其转录,对上皮细胞IFN-β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