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国家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规律,为进一步制定区域性的传染病防治规划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临夏市2008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临夏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17种1434例,死亡1例,年报告发病率与2007年相比上升,死亡率、病死率均上升(2007年无死亡病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依次为乙肝、肺结核、痢疾、麻疹和手足口病。结论:2008年临夏市法定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该加强对青壮年人群的传染病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乐市近年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乐市2006-2010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新乐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 233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444.91/10万,死亡率0.48/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其中手足口病、麻疹发病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结论新乐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麻疹,尤其是手足口病和麻疹,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和3岁以下儿童,重要措施是病例严格隔离、疫情主动搜索、院内感染控制、免疫接种、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石河子垦区法定管理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政府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石河子市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石河子市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27种,累计报告发病30 167例,年均发病率为790.42/10万.总体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报告发病率居前10位的为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痢疾、丙肝、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感冒和猩红热;春夏季发病率略高;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和15岁以下儿童为主(39.61%、28.17%);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学生为主(30.98%、14.71%).结论: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有利于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传染病疫情管理;以乙肝、丙肝、淋病和梅毒为主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和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疫苗相关的传染病,依然是石河子垦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应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防控的力度,改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减少其对垦区人民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源区4年来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资料对江源区2008~2011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源区2008~2011年传染病发病率在286.44/10万~388.40/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40.04/10万,2008~2011年年均发病率在前5位的疾病是乙肝、肺结核、手足口病、丙肝和梅毒,占发病总数的82.16%.4年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一直居高不下,占发病总数的39.0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3.17%,手足口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江源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要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的防治与监测,控制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迁安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迁安市2014-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迁安市2014-201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共计15 986例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16.11/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传染病为乙肝、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和梅毒。春夏季是发病高峰季节;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59岁组(8 062例),占50.43%;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52.24%、24.63%和5.46%。结论迁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目前防治的重点传染病有乙肝、手足口病等,应根据其不同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1年吉水县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1年吉水县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吉水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病15种1487例,总发病率为296.61/10万,死亡6例,死亡率1.20/10万,病死率0.40%.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809例,发病率为161.37/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6.67%;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78例,发病率为135.24/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55.32%.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手足口病、乙肝、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占病例总数的85.41%,肠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8.47%,呼吸道传染病占24.88%,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0.9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07%,丙类传染病占45.60%.结论 在吉水县法定传染病中,肺结核、手足口病、乙肝、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仍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三门峡市2005-2014年10年以来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05-2014年间法定传染病个案信息,针对0~6岁组儿童传染病个案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间,三门峡市报告学龄前儿童法定传染病26种,累计发病17 788例,占全市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0.87%,总发病率为1 004.76/10万;2005-2014年发病率位居前10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乙肝、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梅毒、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湖滨区、灵宝市、义马市;5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1.80%;1~岁组发病数最多,其次为2~岁组,但各类传染病发病率高发年龄组不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三门峡市学龄前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肠道传染病防治仍然是传染病防治的主要内容,手足口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霸州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霸州市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的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霸州市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98.76/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报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6位传染病分别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占总发病数的88.56%;传染病报告死亡率为0.68/10万,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占总死亡数的50.00%。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是霸州市2010年的主要传染病;狂犬病是主要的致死传染病。结论我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等疫苗相关疾病以及狂犬病等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规律,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我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3844例,死亡45例。甲类传染病报告1例(霍乱);乙类传染病报告18种,计19253例,死亡43例,报告发病率为303.69/10万,死亡率为0.68/10万,与2005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11.89%;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计14590例,死亡2例,与2005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8.13%。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五位的分别为梅毒、肺结核、淋病、乙肝和痢疾,占发病总数的86.70%;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三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占发病总数的98.35%。结论应把控制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痢疾及性传播疾病的流行,作为宁波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何秀玲 《中外医疗》2010,29(5):132-133
目的了解辽阳县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县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辽阳县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15种1701例,报告发病率为288.08/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3位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结论应加强肺结核、乙肝、梅毒等乙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同时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为主的丙类传染病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我县麻疹发病特点,更好地指导我县消除麻疹工作.方法资料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网华县疫情信息报告网,对我县2005年-2011年的麻疹病例进行了认真核对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共发病39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发生1次麻疹爆发流行.报告发病率:2005年发病率1.92∕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00∕10万,2007年发病率,2008年发病率0.54/10万2009年发病率0.54/10万,2010年发病率2.42∕10万、2011年发病率1.24/10万.结论我县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动儿童和麻疹疫苗下限月令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消除麻疹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宣威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的2008~2011年宣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宣威市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039例,年均发病率为17.79/10万,传染病发病位次从第7位跃居第1位,2011年发病率(42.26 /10万)比2010年(17.23/10万)上升145.27%,发病率逐年增高(χ2=746.50,P<0.0001).发病的乡镇、街道逐年增多、以城区(4个街道)发病率最高(χ2=1316.75,P<0.0001).手足口病是宣威市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2011年1岁组儿童发病率高达1028.54/10万以上,男性多于女性(χ2=60.31,P<0.001),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5~7月发病最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64%.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4.01%).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高危人群为婴幼儿,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唐山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唐山市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唐山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241456例,年均发病率为475.67/10万。春夏季是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组(129 871例),占53.79%;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工人为主,分别占30.23%、25.41%和12.55%。各类传染病中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19.34%;主要传染病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结论唐山市目前防治的重点传染病有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应根据其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2008年5月列入法定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尽管手足口病不是一种新的传染病,但自2008年以来,我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掌握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2013年199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猗县2013年1月至12月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顺县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顺县2004—2012年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079例,年均发病率为271.87/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结核、痢疾、乙型肝炎、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肺结核共发病2874例,年均发病率为128.53/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7.28%;细菌性痢疾共发病1180例,年均发病率为52.78/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9.41%;乙型肝炎共发病799例,年均发病率为35.73/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3.14%;手足口病共发病269例,年均发病率11.99/10万,占传染病总数的4.43%。时间分布以6月、8月为发病高峰;年龄以20-60岁为主,占53.91%;职业分布主要发生在农民,占63.91%,散居儿童占13.83%,学生占10.22%。结论该县肺结核、细菌性痢疾、乙肝、手足口病等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重点人群是农民,其次,学生和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淄区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从疾病分类、地区、时间、人群分布情况分析其流行规律和趋势。结果2008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按发病日期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306例,报告发病率为209.1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0种,共报告总例数为715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为114.48/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病死率为0.28%,发病率较2007年下降了5.80%,死亡率上升了100%;丙类传染病3种591例,报告发病率为94.63/10万,发病率较2007年上升519.64%,(因为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由其他传染病列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手足口病等仍是该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应加大农村地区、学校及托有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肝博士》2013,(3):36
2013年4月10日,甘肃省卫生厅通报了第一季度法定传染病疫情和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据通报,2012年发病率下降的有10种,按下降幅度高低依次为麻疹、乙脑、疟疾、登革热、淋病、炭疽、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阳市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订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3对所有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阳市2004~2013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8种,累计报告98 584例,占传染病总报告数的45.24%,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8.92/10万;报告死亡数30例,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5.21%,死亡率为0.08/10万;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最高,为270.11/10万,其次为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4~7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报告数的55.42%;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观山湖区(537.10/10万),其次为白云区、云岩区;男女性别比为1.51: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肠道传染病的71.44%,散居儿童发病占60.88%、托幼儿童占16.23%、学生占8.02%;共发生暴发疫情14起,甲肝6起、伤寒副伤寒5起、细菌性痢疾1起、其它感染性腹泻1起、手足口病1起。结论2004~2007年贵阳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8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有关。贵阳市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很严峻,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各项综合措施,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都安少数民族县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2011年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6种3649例,发病率为706.35/10万,死亡率为10.26/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1种2517例,发病率为487.23/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5种1132例,发病率为219.13/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前5位的疾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是都安县法定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2年至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1992年至2011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至2011年河南省麻疹年均发病率为5.27/10万;2011年麻疹发病率大幅降低至历史最低水平;0~4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1岁组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2010年以来各市麻疹发病降低,季节高峰不明显;无免疫史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估算接种率低于报告水平。结论:1岁以下儿童是麻疹防控的重点。规范化接种、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率、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是今后全省麻疹防控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