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新疆、西藏地区3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脂肪率(BFP)和内脏脂肪指数(VFI)与心脏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5-2016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新疆、西藏地区3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7 571人,有效数据5 643人。危险因素聚集定义为两种及以上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同时存在。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西藏地区35岁及以上居民危险因素聚集患病率为9.78%。BFP、VFI按照四分位数分组,调整性别、年龄、民族、吸烟、饮酒、教育程度、职业劳动强度和海拔后,随着BFP或VFI水平升高,BFP或VFI与危险因素聚集关联的OR值增大。以BFP为5.0%~27.0%组OR值为1,BFP为27.1%~31.7%组、31.8%~36.6%组和36.7%~50.0%组OR值(95% CI)分别为1.15(0.86~1.54)、1.48(1.05~2.07)和1.72(1.10~2.68);以VFI为1~6组OR值为1,VFI为7~9组、10~13组和14~30组OR值(95% CI)分别为1.20(0.81~1.79)、1.91(1.30~2.80)和3.91(2.64~5.77)。BFP、VFI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和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FP和VFI水平与心脏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相关,VFI对危险因素聚集的预测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7城市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城乡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患病情况及人口学特征。方法 采用按类分层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南北方7个城市调查城乡社区≥60岁老年人,共5 376人。入户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获得样本基本信息及健康状况,并抽血测定血尿酸(UA)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老年群体之间HUA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共完成5 351例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调查,UA平均水平为302.8 μmol/L。其中男性329.5 μmol/L,女性282.7 μmol/L;农村272.4 μmol/L,城市315.5 μmol/L;HUA总患病率达13.1%(加权值),女性(14.1%)高于男性(12.0%)(P<0.05);城市(15.8%)高于农村(6.9%)(P<0.01);南方(16.0%)高于北方(11.6%)(P<0.01);≥60岁UA平均水平及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60~、65~、70~、75~、80~岁5个年龄段的HUA患病率及UA平均水平(μmol/L)分别为9.5%(287.7)、11.9%(295.9)、14.5%(308.1)、16.4%(311.6)、21.9%(323.3)(P<0.01)。结论 中国城乡老年人HUA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社区成年人高尿酸血症(HUA)与慢性肾病(CK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基于华东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对7 276例基线时未患CKD的上海市松江区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基于社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CKD的诊断根据美国肾脏基金会慢性肾脏病实践指南的标准,HUA定义为血清尿酸(SUA)>420 μmol/L(男性)或>360 μmol/L(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UA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经过中位时间2.65年的随访,队列人群新发CKD病例301例,累积发病率为4.14%,发病密度为16.01/1 000人年(95% CI:14.20~17.82)。CKD发病人群HUA的基线患病率显著高于非CKD发病人群。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UA与CKD发病风险呈显著正关联,HUA患者的CKD发病风险HR值为1.92(95% CI:1.46~2.53)。在对性别、年龄、BMI、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分层后,HUA与CKD发病风险仍呈显著正关联;在相加模型中,年龄与HUA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指数为1.78(95% CI:1.18~2.68)。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成年人CKD的发病率较高,HUA为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扬州地区选取≥40岁常驻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危险因素评估确定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994人,血HCY的中位数9.0μmol/L,高HCY率为15.3%,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48.5%;颈动脉正常组和异常组高HCY率分别是9.9%、2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所有的混杂因素后,高HCY组发生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是HCY正常组的2.1倍。结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血HCY升高是发生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线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7年对参加2010年基线调查的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健康体检的716名科研工作者开展随访调查,随访结局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结果 基线716名非颈动脉斑块人群经8年随访,共发生颈动脉斑块289例,累计发病率为40.36%。拟合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BMI、腰围、SBP、DBP、ALT、FPG和尿酸后,以无血脂异常组为对照组,该职业人群患有≥ 3种血脂异常组发生颈动脉斑块风险升高68.1%(HR=1.681,95% CI:1.090~2.593)。结论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相关,有≥ 3种血脂异常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升高,防止血脂异常或减少血脂异常的种类可能是预防和控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 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 年 12 月自愿参与该研究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常住居民 412 人为研究对象,测定及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 25-OH-D 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血管 B 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斑块组 268 人和无斑块组 144 人,比较两组人群血清 25-OH-D水平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斑块 组血清 25-OH-D 为 (45.18±18.71) nmol/L,无斑块组为 (56.12±19.54) 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73,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收缩压、HbA1c、年龄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88、0.119和0.128,P值均<0.05);与 血清 25-OH-D 呈负相关 (r=-0.365,P<0.01)。血清 25-OH-D 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OR=0.973,95%CI: 0.960,0.985,P<0.05)。结论:低水平血清25-OH-D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4省份中老年人FPG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2018-2019年基线调查数据,选择有完整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认知功能和心理评估及血生化检测数据、有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且未患阿尔茨海默病的3 272名≥55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PG和MCI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人群FPG中位水平为5.5 mmol/L,MCI患病率为24.8%。FPG五等分组的MCI患病率分别为19.4%、22.2%、29.2%、26.6%和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上升趋势(P=0.002)。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的Q3Q4Q5组中老年人MCI患病风险分别是Q1组的1.641(95%CI:1.226~2.131)、1.373(95%CI:1.036~1.825)和1.402(95%CI:1.054~1.871)倍。结论 较高的FPG可能是中老年人MCI的危险因素,提示中老年人即使未患糖尿病,仍应注意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代谢综合征(MS)间的关系.方法 1680名北京市社区居民纳入调查.MS依据NCEP-ATP Ⅲ标准定义.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MS发病危险比值比(OR),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cy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后MS组Hcy水平高于非MS组(17.99 μmol/Lvs.17.18 μmol/L,P=0.007),随着MS组分由0个增加至4或5个,Hcy水平逐渐升高为16.71、16.94、17.62、18.20和17.82 μmol/L(线性趋势P=0.044).MS的5个组分中,表现为腹型肥胖、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其Hcy水平相应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最高四分位水平(Hcy Ⅳ)与MS发生相关.校正年龄、性别、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吸烟、饮酒、运动等因素后,与Hcy最低四分位水平(Hcy Ⅰ)相比,HcyⅣ的MS发生风险OR=1.379(1.005~1.892).排除性别及年龄因素,偏相关分析显示Hcy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LDL-C、甘油三酯、尿酸、肌酐、eGF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BMI、LDL-C、肌酐、尿酸与Hcy水平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高Hcy水平是MS发生的相关因素,Hcy与年龄、男性、BMI、LDL-C、肌酐、尿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年人血尿酸与糖尿病前期、新检出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上海市“高峰计划”松江人群队列基线调查数据,根据基线FPG、糖化血红蛋白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新检出2型糖尿病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前期和新检出2型糖尿病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函数来探索血尿酸水平与新检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之间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30 375名,年龄(55.36±11.52)岁,女性占60.2%(18 299名)。基线调查发现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8.6%(11 739名),新检出2型糖尿病检出率为6.6%(1 992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中,血尿酸浓度每增加10 μmol/L,患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2.4%(OR=1.024,95%CI:1.018~1.030)、1.5%(OR=1.015,95%CI:1.005~1.025);在男性中,血尿酸浓度每增加10 μmol/L,患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减少0.8%(OR=0.992,95%CI:0.987~0.998)和5.0%(OR=0.950,95%CI:0.939~0.960);RCS函数显示,女性血尿酸水平与新检出2型糖尿病关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17),但与糖尿病前期不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670),男性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前期、新检出2型糖尿病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新检出2型糖尿病P < 0.001;糖尿病前期P=0.040)。结论 在女性中,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成年女性糖尿病前期、新检出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在男性中,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成年男性新检出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男性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伴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CAS)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1339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住院期间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CAS发生率为11.8%(158/1339).CAS组年龄、既往患脑卒中的比率高于非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2).CAS的发生率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37.482,P<0.01).冠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其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38.9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脑卒中史、冠脉左主干病变和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增加和脑卒中病史是C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