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热带地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血培养结果及预后.结果:本院81例次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中原发感染部位以肺部(46.91%)最常见,其次为中心静...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对老年血液病患者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老年血液病并发革兰阳性菌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1次/12小时治疗,分析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80.39%(41/51),细菌清除率为83.3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降低(21.57%).结论 利奈唑胺对老年血液病患者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患者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并观察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的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12例患者286例次送检血培养阳性标本,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及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结果:革兰阴性菌182株(63.64%)、革兰阳性菌104株(36.36%).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0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株(76.2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3株(22.77%),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真菌1株(0.99%),为热带假丝酵母菌。移植和非移植患者病原菌分布构成略有不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2.9%和55.0%。检出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1株(2.9%),肺炎克雷伯菌3株(15%)。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6株金葡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株(33.3%)。12株CNS中检出8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6.7%)。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率均达100%。结论本院血液科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多样、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居多,且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属分布和耐药变迁,可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血液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耐药情况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以期提高血流感染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该院血液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细菌分布、耐药情况等临床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科74例患者血培养分离的74株菌株中,革兰阴性菌株52株,占70.3%,革兰阳性菌株19株,占25.7%,真菌3株,占4.1%。前五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9.2%)、肺炎克雷伯菌(14.9%)、金黄色葡萄球菌(6.8%)、屎肠球菌(4.1%)和阴沟肠杆菌(4.1%)。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多对阿米卡星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敏感;革兰阳性菌中无明显耐药发生,但有1株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提示:病死率在不同年龄(P=0.015)、降钙素原(PCT)水平(P=0.015)、白蛋白水平(P=0.034)、合并基础疾病(P=0.006)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合并基础疾病、血清PCT升高及白蛋白降低是该组血流感染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该院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目前尚无严重耐药情况。治疗过程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血清PCT及白蛋白水平,及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血流感染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G^-)感染者的病原学诊断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率前五位的菌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4.8%)、不动杆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2.9%)、大肠埃希菌(12.3%)和阴沟肠杆菌(5.2%)。所有G^-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除头孢他啶外,对多数头孢三代药物耐药率高。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氟沙星。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下呼吸道G^-的敏感率在95%以上。本组分离的下呼吸道G^-对左氟沙星耐药率较低(3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46%),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下呼吸道G^-感染的耐药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魏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77-7378
由于老年人自身机体功能减退,免疫能力下降等各种原因,在气候变换及季节交替时,易患各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耐药菌株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8.
罗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654-2655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重庆沙坪坝区新桥医院2008-10- 2011-10多重耐药菌患者28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8例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其中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3例(50.0%),泌尿道感染的患者11例(42.3%);MRB感染患者多源于我院的内科系统,占76.9%.结论 加强MDR感染监测和管理,控制MDR的传播,需要以多学科为视角,在医护人员中进一步加强感染防范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对MDR治疗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患者送检血样中,72株非重复致病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敏感度;并以“患者中性粒细胞、住院时间、年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4个方面为观察指标,考察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的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并对观察指标中,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于血培养结果回报前,对60例患者均采取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结果反馈后,按照血培养结果进行处理,并采用t检验对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 6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BSI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G-)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36.6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为100%.本组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度均为100%.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患者较>0.5×109/L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455,P=0.02);住院时间>20 d患者较<20 d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7.576,P=0.006);年龄>60岁患者较<60岁患者因感染所致病死率高(x2=3.021,P=0.023).60例患者中,35例经验性治疗与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继续原方案治疗,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15.03±8.82)d;25例不一致,则采取及时换药处理,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为(25.16±12.86)d,两者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22),而且经验性治疗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患者的病死率较低(t=-3.623,P=0.042).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BSI仍以Gˉ菌为主,对Gˉ菌及G+菌最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临床对该类患者及早正确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并可降低BSI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张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89-8389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常见菌种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73例可疑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检出94株肠杆菌科细菌,占阳性标本的34.1%。主要菌株大肠埃希菌22株、阴沟肠杆菌18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其他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和耐药率高临床应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住我院血液科诊断为血液病合并IFI的患者,分析患者在发生真菌感染时伴随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原菌分布,并对经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治疗IFI总有效率为52.77%.单变量分析显示延长伏立康唑治疗疗程(P<0.05)和患者基础病稳定(P<0.001)能显著提高疗效.伏立康唑主要不良事件有胆红素升高、低钾、转氨酶升高和视觉障碍.结论:伏立康唑在治疗血液病患者IFI上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同时它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12.
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静脉用国产两性霉素B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121例血液病患者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5~50 mg/d,用药时间5~101d,中位数为19 d,并对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进行监测.结果 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67.3%,真菌清除率为66.7%.不良反应包括寒战、高热、低钾血症、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和皮疹.结论 只要合理应用,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防治,两性霉素B仍是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线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病伴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脏以及肾周间隙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23例)和乐亭县医院(9例)血液科、肾内科,共收治的32例血液病合并AKI患者的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例,多发性骨髓瘤17例,Pomes综合征2例,反应性单株免疫球蛋白增多症2例。所有患者行CT、磁共振(MR)平扫检查,由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肾脏损害,为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和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所有病例均未做增强扫描。 结果32例患者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AKI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以及肾周间隙均存在异常改变;AKI影像学表现:双侧肾脏外形增大;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为肾脏密度弥漫性减低;MR检查T1WI表现肾脏实质信号减低,T2WI肾脏实质信号弥漫性增高,STIR序列实质信号弥漫性增高;MSCT和MR均可见肾周间隙桥隔增粗,肾周间隙吉氏筋膜增厚,部分病例肾周间隙少量积液。 结论血液病伴AKI患者均存在肾脏以及肾周间隙异常影像学改变;通过分析血液病患者肾脏以及肾周间隙的异常影像学表现,影像科医生应提示临床医生警惕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PICC留置治疗血液病中途拔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血液病中途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将我科应用PICC置管治疗的65例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病例组25例和对照组40例,并对两组可能影响导管留置因素予以观察记录,其数据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遴选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置管后局部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分别比对照组相应率44%和15%均高(P0.05,OR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结论:置管后局部渗血和静脉炎为PICC留置治疗血液病中途拔管的危险因素,应强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及易患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和易患因素。方法 对20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8例病人发生102例感染。多部位感染17例。感染导致死亡18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粘膜最多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菌和真菌。大剂量化疗、白细胞减少、广谱抗菌素使用、住院时间延长 ,是医院感染的易患因素。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 ,应加强监护。白细胞<2.0×109/L者 ,注意保护性隔离。应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按微生物常规鉴定方法 ,对标本进行培养、分离 ,分离到的深部真菌按同化反应、糖发酵试验及形态检测进行鉴定。同时用K -B法判读感染真菌的耐药性。结果  10 1株呼吸道感染真菌占总病原菌分离率的 13.2 % (10 1/ 76 8)。 10 1株真菌中 ,1种以上抗真菌耐药 16株 (15 .8% ) ,对所有 6种抗真菌药全部耐药 3株 (3.0 % ) ,对 1种以上抗真菌药中度敏感 (中介 ) 2 3株 (2 2 .8% )。结论 呼吸道感染真菌的临床检出率明显增加 ,己占各类标本检出率的 10 %以上 ,在 6种抗真菌药物中 ,耐药株及中度敏感株明显增加 ,微生物工作者及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不同ST段改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ST段改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3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及非ST段抬高组,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 I),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2例伴有ST段抬高,228例不伴有ST段抬高,其中伴有ST段抬高组相对年龄稍轻,吸烟率及血运重建率较高,而非ST段抬高组则年龄较大,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较多,且女性比例较高。结论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吸烟率较高,单支病变及血运重建率亦较高,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高血压、糖尿病更多见,且女性偏多,年龄偏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植入、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方法 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28例,进展期20例.单份UCBT 10例,双份UCBT18例.清髓性预处理方案26例,减低强度方案2例.环孢素(CsA)联合霉酚酸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6例患者获得稳定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8(+14~+37)d,22例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30(+25~+49)d.22例经DNA短串联重复系列动态检测+7~+21 d达全供者嵌合.18例(69%)发生急性GVHD,>Ⅱ度者1例.可评估的22例患者中6例(27%)发生慢性GVHD,均为局限型.18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5(2.5~72.0)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为56.7%.复发2例,死亡10例,其中8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UCBT治疗成人高危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双份UCBT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移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1741例血液病患者中721株病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的好发部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1741例血液病患者中分离的721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结果:从1741例标本中,分离得到致病菌721株,阳性率为41.4%,其中革兰阳性菌216株,占病原菌的30.0%,革兰阴性菌218株,占病原菌30.2%,白色念珠菌113株,占病原菌15.7%,其他病原菌174株,占病原菌的24.1%。其中白色念珠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菌。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治疗过程的环境保护,及时使用恰当的支持治疗,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减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Blood cultures are the most valuable tool when bacteremia is clinically suspected. Technical advances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s to detect bacterial infections. Usually positive signals in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s result from the prolif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Cases are classified as false-positive when the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 produces a positive signal but no microorganisms are detected on Gram-stained smears and no microorganism growth is observed in blood subcultures. False-positive blood culture results are very rare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Recently, we encountered four patients who had false-positive blood culture results. Two of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acute leukemia, involving hyperleukocytosis and an excess of blasts. The other two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acute leukemia an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with leukocytopenia. Although hypercapnia or acidosis, apart from hyperleukocytosis, might also cause false-positive results, our cases clearly did not have these conditions.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false-positive blood culture results can occur in patients with leukocytopenia, as well as hyperleukocytosi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false-positive results, additional studies are needed after the accumulation of similar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