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县(市、区)级别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以及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人群疫情数据资料,并与湖北省GIS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匹配,构建湖北省血吸虫病的空间分析数据库.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指标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的Getis-Ord Gi*指标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的空间聚集性.结果 2008-2012年湖北省血吸虫病人数、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5年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Moran''s I>0,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高值聚集县(市、区)数在8~11个,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高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和赤壁市8个县(市、区).结论 2008-2012年湖北省县(市、区)级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有空间聚集现象,且高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江汉平原范围.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地区43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空间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43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方法 建立43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据库(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利用ArcGIS 10.0软件对疫情分布进行趋势及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人口学特征。结果 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中国大陆人感染H7N9禽流感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上海地区病例明显减少;建立的趋势面分析显示其发病由北向南呈明显上升趋势,自西向东直线斜率有所减小。2013年2-5月省级水平和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市级水平的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144 718、0.117 4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局部Moran''s I和热点分析显示浙江省北部、广东省南部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主要高聚集区域(Z>2.58)。结论 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中国大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表现为省级水平空间聚集性下降,但地市级水平的空间聚集性和局部热点数量有所增加,应根据空间分布相关特点,科学制定防控疫情传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2010-2013年湖北省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 952例,累计报告病例数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66,P<0.05,表明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值在2010-2013年逐年增加,且P值均<0.05,说明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全局空间聚集性呈上升趋势。局部相关自相关分析发现湖北省艾滋病“高高”聚集区主要位于武汉市,2010-2013年聚集区数目逐年增加,且从武汉市区向周边县区扩散。时空扫描分析显示武汉、黄石、鄂州、咸宁的19个区(县)为一级时空聚集区,时间跨度为2012-2013年,辐射半径为60.01 km(LLR=625.14,RR=3.2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空间变化具有规律性,全局空间聚集性逐年增强,“高高”聚集区从武汉市区逐年向周边区(县)扩散,武汉及其周边区(县)为湖北省近几年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分析2005-2015年北京市肺结核发病的时空流行特征。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5年北京市肺结核发病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为基础,在街道/乡镇水平上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Moran''s I)分析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时空聚集性。结果 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北京市各年肺结核发病整体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值均>0,均P<0.05),高-高发病聚集区为门头沟区的军庄镇、王平办事处、永定镇、潭柘寺镇,房山区的阎村镇,丰台区的王佐镇,西城区的天桥街道和顺义区的天竺镇8个街道/乡镇。时空扫描统计结果显示,一级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和顺义区,覆盖17个街道/乡镇,分别为朝阳区的崔各庄、麦子店、东风、太阳宫、左家庄、和平街、小关、香河园、东坝、将台、望京、金盏、酒仙桥、来广营、孙河和顺义区的后沙峪、天竺等街道/乡镇;聚集时间为2005年1-12月。结论 2005-2015年北京市肺结核发病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呈现空间聚集性,且发病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2012-2014年肺结核发病的空间分布模式,识别聚集区域,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我国2012-2014年肺结核发病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地图,并进行趋势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发病热点区域。结果 三维趋势分析图显示2012-2014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在南北分布上呈微弱的"U"形分布;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2012-2014年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66、0.364、0.358 (P<0.01),提示我国肺结核发病在地域分布上存在空间聚集性;采用ArcGIS软件分析Getis-OrdGi局部热点,结果显示,肺结核发病存在11个聚集区域,其中3个为"热点"区域,分别为新疆、西藏、青海;8个为"冷点"区域,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江苏。结论 我国肺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高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新疆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ArcGIS 10.0软件空间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的数据进行空间显示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2010-2012年耐多药结核存在高发区和低发区,并存在空间聚集特征;局部Moran''s I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吴兴区、德清县、余杭区、拱墅区、江干区、萧山区、越城区、绍兴县、嵊州市、常山县、柯城区为高高值聚集,海曙区为低低值聚集;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存在29个"热点"区域,18个"正热点"区域为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余杭区、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西湖区、海宁市、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柯城区、遂昌县,11个"负热点"区域为南湖区、海盐县、慈溪市、定海区、镇海区、江北区、江东区、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市、乐清市。结论 浙江省耐多药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存在较高程度的空间聚集性,且人口聚集的"正热点"区域的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006-2014年山东省秋冬型恙虫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 基于山东省疾病报告信息系统2006-2014年恙虫病监测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空间计量软件(GeoDa 0.9.5-i)及空间扫描分析软件(SatScan 9.1.1),绘制发病率地区分布图、局域型空间自相关(LISA)聚集图和空间扫描聚集图;通过计算Moran''s I、对数似然比(LLR)、RR等指标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6-2014年共报告恙虫病病例4453例,年平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7个地(市)中有13个发现恙虫病病例。年平均发病率全局Moran''s I为0.5015(P<0.01)。16处地区发病率的局域Moran''s I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高"(H-H)聚集区主要地点为日照市的五莲县、岚山区和莒县,泰安市的新泰市、莱芜市的莱城区和钢城区、淄博市的沂源县和临沂市的蒙阴县。空间扫描发现,2006-2014年空间聚集区的中心呈整体向东移动的趋势,并于2014年在枣庄市发现2个新聚集区。2006-2010年及2012年一级聚集区中心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山区,2011、2013及2014年位于东部丘陵地区;聚集区辐射半径于2008、2011、2013和2014年呈扩大趋势。时空扫描发现一个时空聚集区,为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中心为日照市东港区,辐射半径为222.34 km。结论 2006-2014年山东省秋冬型恙虫病的流行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和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且发病区域不断扩大,高发地区不断增多,高危聚集区向东部移动,并有周期性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其适用性。方法 使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构建基于邻接关系的Rook矩阵、Queen矩阵,以及基于距离关系的K最近邻矩阵、距离阈值矩阵,分别进行2018年我国区县水平CVD死亡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使用4类26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我国CVD死亡全局自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局Moran''s I统计量在一阶Rook矩阵(0.406)、一阶Queen矩阵(0.406)、5个空间单元K最近邻矩阵(0.409)以及距离阈值100 km(0.358)时达到最大。同时,我国CVD死亡呈现局部聚集性分布,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在探测CVD死亡"高-高""低-低""高-低""低-高"空间聚集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我国CVD死亡存在显著全局及局部自相关性。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掌握我国区县水平CVD死亡空间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CVD早死区域防控、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重庆市丙型肝炎发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重庆市丙型肝炎(丙肝)发病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重庆市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8个区/县的丙肝监测数据,应用GeoDa 1.6.7软件对其分别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重庆市丙肝报告发病率介于7.3/10万~13.6/10万之间,年均报告发病率10.3/10万。全局Moran''s I分别为0.478、0.503、0.529、0.438和0.406,P值均 <0.05;局域自相关分析得出,2010年重庆市丙肝发病有6个热点区域,2011年有4个热点区域,2012年有7个热点区域,2013年有5个热点区域,2014年有6个热点区域。空间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丙肝报告发病率与城镇化率(Z=2.126,P=0.033)有关。结论 2010-2014年重庆市丙肝发病整体上呈高度聚集性分布模式。发病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发病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城镇化率在空间层面上对丙肝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宁市武鸣区一起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预防腺病毒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一对一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疫情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核密度和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该起疫情的空间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此次疫情共228例儿童感染腺病毒,无重症以及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主要为5~9岁,发病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28日-8月4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与扁桃体肿大。Moran''s I Z值为3.76(P<0.05),提示腺病毒感染患者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核密度分析显示此次疫情感染患儿在全区范围内分布。结论 暑假期间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性,应警惕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家长带儿童到公共场所游玩时,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空间分析能够全面、直观地展现疫情发病的聚集区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四川茂县儿童结核病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四川茂县儿童结核病发病率的空间地理分布模式及规律,为儿童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核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海拔和人均年收入分布与儿童结核病发病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671,P=0.021和R=0.703,P=0.032);儿童结核病发病率地图和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均显示结核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ndex=0.02,Z值为2.07),Local Mo-ran's I统计分析指出儿童结核病的高发热点区域。结论:四川茂县儿童结核病发病率呈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空间流行病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疾病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探索影响特定人群健康状况因素, 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艾滋病防控领域。本文对其应用于艾滋病时空分布模式分析、非监测点地区数据推算、流行影响因素探索、卫生资源分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为未来空间流行病学在我国艾滋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空间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资料计算出手足口病发病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Ⅰ=0.38,Z=2.46,P=0.01〈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温陈乡、信发街道办事处、振兴街道办事处具有一定的聚集性。[结论]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空间分布不是随机分布,而是具有一定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4.
Meng B  Wang J  Liu J  Wu J  Zhong E 《Public health》2005,119(12):1080-1087
OBJECTIVES: To measure the spatial contag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Beijing and to test the different epidemic factors of the spread of SARS in different periods. METHODS: A join-count spatial statistic study was conducted and the given hypothetical processes of the spread of SARS in Beijing were tested using various definitions of 'joins'. RESULTS: The spatial statistics showed that of the six diffusion processes, the highest negative autocorrelation occurred in the doctor-number model (M-5) and the lowest negative autocorrelation was found in the population-amount model (M-3).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in the whole 29-day research period, about hour or more day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contagion. CONCLUSIONS: Spatial analysis i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diffusion process of an epidemic. 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were important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the SARS epidemic in Beijing. The statistic based on the number of doctors was significant and more informative than that of the number of hospitals. It reveals that doctors were important in the spread of SARS in Beijing, and hospitals were not as important as doctors in the contagion period. People are the key to the spread of SARS, bu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population size, although they were both important throughout the whole perio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及其流行蔓延趋势.方法 运用Besag-Newell方法对2004-2007年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的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均存在空间聚集性的盟市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2006、2007年新出现空间聚集性的盟市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2004-2007年存在空间聚集性的旗县分别为13、20、16和19个;4年间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的空间聚集性有从中东部向西南部扩展的趋势.结论 采用Besag-Newell方法分析布鲁氏菌病的空间聚集性,有助于加深对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模式和流行蔓延趋势的认识,为相关部门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We assessed the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socio-demographics, mobility, and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relation to COVID-19 testing, case, and death rates in New York City (NYC). COVID-19 rates (as of June 10, 2020), relevant socio-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built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aggregated by ZIP Code Tabulation Area (ZCTA). Spatially adjusted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fitted to account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sets of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testing, case, and death rates. For example, the proportions of Blacks and Hispanics in a ZCTA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case rate. Contrary to the conventional hypothesis, neighborhoods with low-density housing experienced higher COVID-19 case rates. In addition, demographic changes (e.g. out-migration) during the pandemic may bias the estimates of COVID-19 rat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se neighborhood-level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ver tim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y affect COVID-19.  相似文献   

17.
空间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流行病学分支学科,旨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发掘疾病位置信息和分布特征,评估特定区域人群发病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策略支持。近年来,随着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卫生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等大数据的可获取性进一步提高,空间流行病学在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层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借鉴经典统计学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思想和犯罪学中犯罪事件的描述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并以2001~2006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急性血吸虫病例为例,介绍其应用价值。结果获得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及应用价值。结论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可以作为经典统计学统计描述的有利补充,二者结合能更完整地描述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