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治疗办法和临床疗效。方法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尔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微创皮层造瘘,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结果本组4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6例,死亡率14%。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35例中符合条件的32例资料,同时与28例早期CT复查而未见血肿扩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32例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增高,收缩压均高于180mmHg,最高达240mmHg;舒张压均高于105mmHg,最高达135mmHg;头颅CT示基底节区出血30例,左侧17例,右侧13例,血肿形态不规则形18例,椭圆形或圆形14例;死亡19例,治愈及好转13例。结论: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以及血肿处于基底节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后差;要积极管理好血压。  相似文献   

3.
谭军 《中外医疗》2011,30(14):173-174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螺旋CT三维重建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2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所有的患者血肿立体解剖关系显示满意,能够明确出血部位,且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治疗效果、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三重建能够明确出血部位,更直观、更准确、更立体的显示血肿空间结构,为手术提供良好基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探讨CT检查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诊断及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4例HIC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对不同部位出血的诊断率以及不同出血部位预后情况.结果 CT检查中40例出血量<30mL,34例30~60mL,10例>60mL.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A成像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共发现37例患者存在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颅内血管显示良好,获得动脉瘤的完整形态以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37例患者中显示前交通动脉瘤10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9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8例。经测量,动脉瘤中最大直径为3~24mm,平均13.56mm。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等优点,检查费用低,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高血压伴有小动脉病变,在血压急聚升高时动脉破裂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是本病特点。CT是检查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首要检查手段:能及时、准确的作出诊断,可以尽早有效的对症治疗。本文将我院经CT检查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20例CT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6年1月一1999年1月来我院行CT检查并证实为高血性脑出血120例;其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47岁—85岁。全组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突然发病107例,缓慢发病13例。采用TOSHIBATCT-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拟行微创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与表面遮盖成像(SSD)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根据血肿三维空间定位及体积测量后进行评估及选择穿刺靶点。结果:40例患者三维重建均能满意显示血肿立体解剖关系,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针到达预定位置。结论:螺旋CT脑出血三维重建可直观、立体、准确地显示血肿空间解剖关系,为手术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脑出血微创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于头颈动脉瘤的诊断,DSA一直被公认为是“金标准”.但这种技术是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如局部血肿、动脉壁分离、假性动脉瘤或动脉出血、血栓形成等;脑血管造影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为4%,永久性中风为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38例,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术后早期采用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8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5例,病死率13%。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期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疗效,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缉胜  何健 《广西医学》2000,22(6):1303-1304
在脑出血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CT扫描检查具有快速准确优越性,不仅有可靠的客观依据,而且能动态观察病理变化,为指导临床的治疗、抢救、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文收集我院自1995年6月~1999年6月有完整资料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50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2011年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15例,一组为对照组(单纯CT平扫)15例。比较两组患者行螺旋CT检查后甲状腺癌病灶的检出率及甲状腺微钙化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甲状腺癌的CT检出率为100.0%、甲状腺癌微钙化病灶的检出率为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检查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还能够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可以对此类患者推广使用螺旋CT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227例经CT确诊的高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生命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组患者急性期病死率为22.5%。生命预后与血肿容量,中线移位明显相关,出血临界容量为40ml,大于此值急性期病死率达67.5%。  相似文献   

13.
潘亚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95-469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72例患者中小肠肿瘤24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例,肠道血管发育不良32例,息肉6例,小肠憩室4例。CT诊断和临床诊断吻合率97%。结论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首先利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以下简称YL-1型针)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急救,建立硬通道,清除颅内部分血肿,然后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微创+开颅组)。结果术后6月至1年随访,按GCS预后评分评估疗效,与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0例(单纯开颅组)患者进行对比,微创+开颅组总体死亡率下降(x^2=4.70,0.01〈p〈005),预后良好率显著提高(x^2=8.57,p〈0.01)。结论早期血肿微创穿刺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秦晋忠  郭宁原 《中原医刊》2014,(24):103-104
目的:探讨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均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随访3-18个月,通过 ADL 对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同时与文献256例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式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7例患者病死率为19.3%,优良率为59.6%,与相关文献256例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取代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两种手术方式在病死率与优良率方面无差别,且更易被患者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发现颅内存在动脉瘤,其诊断准确率为97.44%,所得图像显示颅内血管良好,并显示动脉瘤完整形态和周围组织关系。经诊断3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属于前交通动脉瘤,有8例患者属于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有11例患者属于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有9例患者属于大脑动脉瘤。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清楚显示动脉瘤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且对患者没有生理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2001-04~2006-04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而发生脑疝病人48例,现在就这些脑疝病人手术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胃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6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SCT表现及临床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检查发现恶性胃肿瘤共计66例,其中胃癌51例,胃间质瘤14例,胃淋巴瘤1例。其中早期胃癌6例,进展期胃癌29例,晚期胃癌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9例肿瘤直径〉5cm,5例肿瘤直径〈5cm。所检查出的51例胃恶性肿瘤中,21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14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囊变,8例出现转移灶;增强后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绪论螺旋CT检查对胃恶性肿瘤进行准确定位、良恶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尾状核头部出血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临床很难定位 ,自CT应用于临床以来 ,使该病得以明确诊断。本文就我院 1995年~ 1999年 7例被误诊患者的CT诊断与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7例未经CT检查前均被误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收入院治疗 ,发病后 1~ 4天经CT检查证实为尾状核头部出血 ,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40~6 5岁。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发病 2例 ,活动时发病 5例 ,有高血压病史 5例 ,反复头痛发作史 2例 ,有烟酒嗜好者 5例。1.2 临床表现  7例均突然发病 ,首发症状为头痛 ,伴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