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住院的84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于发病后第10~14天测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按测评结果将其分为无认知障碍组30例(Mo-CA评分≥26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最佳切点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危险因素关系,并对其预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48例AIS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D-D、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获得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预测AIS危险因素切点值;此外对AIS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IS组病人与健康对照组D-D、Hcy、Lp(a)、hs-CRP和T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D-D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66;AIS病人危险因素切点临界值为1.04 mg/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7.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Lp(a)、Hcy是AIS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系数分别为15.000、13.800、11.825。D-D水平与高血压、TG无相关性(P>0.05),与Hcy、Lp(a)和hs-CRP呈正相关性(P < 0.05)。随着D-D水平的增高,AIS预后不良病人的比率增高。结论在预测AIS病人危险因素时,D-D是较好的预测指标,最佳预测界值是1.04 mg/L,D-D水平升高是AI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华  罗榕 《四川医学》2013,(11):1685-1687
目的 研究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 ischemic stroke depression, PIS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收治缺血性卒中患者87例.根据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ost ischemic stroke depression, PISD)发生与否分为研究组和未有PISD的对照组,分析PI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8.4%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PISD,研究组额叶、颞叶病灶比例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容易发生PISD,尤其是NIHSS评分高,病灶位于额叶、颞叶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白细胞计数,分为白细胞正常组(I组)及白细胞异常组(Ⅱ组),并于入院后24~48 h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为急性脑梗死。入院时、治疗后14 d以NI 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90 d随访所有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入院及治疗14 d时,Ⅱ组NI HSS评分明显高于I组(P<0.05~0.01),BI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0.01);治疗后14 dⅠ组NI HSS评分降低趋势明显优于Ⅱ组,治疗后90 dⅠ组mRS良好预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Ⅱ组(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在老年人群中,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症状性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采用脑卒中后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现状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在癫痫发作前根据预测的不同风险水平向个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进展,并对预测模型的适用条件、纳入危险因素、结局指标和优缺点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9例AI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并均在发病后72h内给予治疗。A组和C组分别予生脉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静滴,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洛汀新降血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血压变化,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的例数。结果:治疗后A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C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P<0.05)。B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明显多于A组,两组间差异显著(χ2=7.04,P<0.01)。A、B、C三组总体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3%、30.3%和33.8%,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IS急性期降压治疗可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的风险。生脉注射液可减缓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且与葛根素注射液一样安全、有效。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邓晓风 《四川医学》2012,33(1):116-118
目的 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探讨比较了其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0年8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研究组)以及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相关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结果 研究发现,脑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5%,其高危因素主要为昏迷(OR5.0 95% CI 1.4 ~ 17.5)、大小便失禁(OR5.8 95% CI1.5 ~22.2)、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OR5.2 95%CI 1.3 ~21.1)以及既往卒中病史(OR3.6 95%CI 1.0 ~ 12.7).在6个月的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死亡比例(45.5%)大于对照组(10%)特别是研究组中严重出血患者(50%).结论 虽然消化道出血是脑梗死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是脑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往往可能提示增高的死亡风险.因此,我们需重视脑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林妙霞  符永玫  赵锋 《广东医学》2001,22(7):606-607
目的 探讨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35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9个因素对缺血性卒中复发的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心脏疾病、糖尿病、缺乏复发预防治疗5个因素对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有统计学意义。但进入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则显示年龄、高血压病2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最危险的因素,对高危人群(≥60岁)控制高血压是防止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1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河北省任丘康济新图医院的AIS患者,根据1年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生态学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3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将病人分为睡眠障碍组与睡眠正常组.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生态学执行功能行为评估量表成人版(BRIEF-A)评估睡眠质量和执行功能,比较其组间差异;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PSG睡眠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meta分析以及队列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后建立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PubMed、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提取了每个研究的卒中后癫痫风险因素的RR及其95%CI,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生成了各研究的RR和95%CI的汇总估计。根据合并RR及其对应的95%CI计算各危险因素的β系数。将β系数乘以10并四舍五入最终建立模型。结果:确定了10篇文章最终纳入本文荟萃分析,总共病例数为141 948例,卒中后癫痫数为3 702例。最终风险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风险因素是梗死面积(RR 4.67,95%CI 1.41~15.47;P=0.01)、卒中复发(RR 2.48,95%CI 2.01~3.05;P<0.000 01)、卒中病因(RR 1.70,95%CI 1.34~2.15;P<0.000 01)、卒中严重性(RR 1.53,95%CI 1.39~1.70;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8例患儿死亡36例(4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发心血管、脑、肝脏系统衰竭及循环不良或休克为死亡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9.17、10.28、10.09、10.07.结论 影响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因素有伴发心血管、脑、肝脏系统衰竭及循环不良或休克.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反映卒中二级预防的负担。方法前瞻性调查478例连续的脑卒中门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个人疾病史和不良生活方式,计算单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和组合情况。结果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7.2%)、血脂异常(66.7%)和吸烟(42.9%)列前3位。有0~7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百分比依次为1.5%、8.6%、30.1%、29.7%、19.9%、6.7%、3.3%和0.2%。在具有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主要的危险因素组合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28.5%)、吸烟和血脂异常(13.2%)、高血压和吸烟(10.4%)、高血压和糖尿病(10.4%)。结论高血压是卒中预防的重中之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卒中预防的重要环节。90%的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的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对之综合干预,多数患者需要更严格的治疗靶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反映卒中二级预防的负担.方法 前瞻性调查478例连续的脑卒中门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个人疾病史和不良生活方式,计算单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和组合情况.结果 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7.2%)、血脂异常(66.7%)和吸烟(42.9%)列前3位.有07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百分比依次为1.5%、8.6%、30.1%、29.7%、19.9%、6.7%、3.3%和0.2%.在具有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主要的危险因素组合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28.5%)、吸烟和血脂异常(13.2%)、高血压和吸烟(10.4%)、高血压和糖尿病(10.4%).结论 高血压是卒中预防的重中之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卒中预防的重要环节.90%的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的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对之综合干预,多数患者需要更严格的治疗靶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7d内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439例,男281例、女158例;年龄范围35~82岁,年龄为(62.26±10.98)岁,相关量表平均评估时间为发病后(83.27±26.45)h.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状态122例,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解郁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结构参数[S2期非快速眼动期(NREM)睡眠时间、快速眼动期(REM)睡眠时间]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2期NREM、REM睡眠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82.46%(4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丸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病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似乎是缺血性卒中的可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如改变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等。因此缺血性卒中病人应当常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以明确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 4 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有2 2例病人以CT证实脑内存在陈旧性或新发性梗死灶 ,占脑出血病人的 5 5 .0 % ;4例病人既往有脑出血病史 ,占10 .0 % ;并且与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病人均为急性脑出血住院病人 ,发病至入院时间 :最短 1h ,最长 7d ,平均为 34.6h。男 2 4例 ,女性 16例。年龄 31~ 83岁 ,平均 6 2 .9岁。基底节区出血 2 4例 ,脑叶出血 4例 ,小脑出血 6例 ,脑干出血 3例 ,脑室出血 1例 ,栓塞后出血 2例。1.2 既往病史 :4 0例病人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32例 ,糖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及冠心病四种危险因素在缺血性卒中复发中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血压、高脂血症是明显增加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 P <0 0 5 )。高血糖、冠心病并不增加第二次卒中复发的危险性 (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增加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丽  董志军  白雪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54-115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研究其预防治疗措施。方法:268例缺血性卒中的住院病人,其中诊断SIP92例,随机抽取非SIP9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IP组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发热、高纤维蛋白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发热、高纤维蛋白原及梗死部位于椎动脉系统有关,采取相应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