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隐性失血和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切皮前10min按照10mg/kg的剂量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术后3d内观察组患者血红细胞比容(Hct)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4d观察组患者Hct回升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纤维蛋白原、PT和APTT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隐形失血量,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鸡尾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8例老年骨性膝关节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分组,鸡尾酒患者为对照组,氨甲环酸联合鸡尾酒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以及总失血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氨甲环酸联合鸡尾酒,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3.
甘伟伟  刘斌  谢贵杰 《安徽医药》2014,(8):1569-157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前1 h使用)、晚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中使用)和对照组(30例,不使用)。统计分析患者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与总红细胞丢失量。结果 (1)对照组(96.3±21.7)mL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多于早期组(45.9±9.7)mL、晚期组(46.2±9.5)mL,Ps〈0.01;早期组的显性失血量与晚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组(140.6±21.1)mL、晚期组(216.7±48.6)mL的隐性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35.1±60.3)mL,Ps〈0.01;早期组的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3)早期组(236.7±42.4)mL、晚期组(344.0±51.5)mL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显著少于对照组(492.8±65.1)mL,Ps〈0.01;早期组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能够明显减少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术前1 h使用比术中使用更能明显减少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滴联合局部冲洗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9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A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1例,A组于术前15 min予1 g氨甲环酸静滴;B组于术中将2 g氨甲环酸注入500 ml生理盐水中,分别以250 ml脉冲冲洗髋臼和股骨髓腔;C组联合使用A组及B组的方法。检测术后总失血量、Hb最大下降值,术后72 h的Hb、APTT、D-二聚体等指标,观察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术后总失血量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A、B、C组术后Hb最大下降值分别为(31.38±2.24)g/L、(37.51±4.21)g/L、(28.68±3.65)g/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72 h H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凝血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氨甲环酸静滴联合局部冲洗,能有效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A术后失血量,降低术后Hb最大下降值,且不会增加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8.
鲁超  侯卫坤  杨治  蔡元真  彭侃  许鹏 《河北医药》2016,(17):2569-2571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Kellgren-Lawrence Ⅳ级)患者62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在假体装配完成后,止血带解除前10 min经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3 h后以同样剂量及方式再次给药;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总失血量、术后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前3d输血量、凝血检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接近( t =1.238,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失血量、术后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t=10.237, P <0.05;t =8.446, P <0.05;t =6.014, P <0.05;t =9.667, P <0.05;t =6.159, P <0.05);2组患者术中松止血带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05, P >0.05;t =1.557, P >0.05;t =1.662, P >0.05;t =1.147, P >0.05);2组患者术后3 h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 =1.304, P >0.05;t =2.012,P>0.05;t =1.624, P >0.05;t =1.059, P >0.05);截止术后第15天,研究组患者未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或肺栓塞等临床表现,术后第15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TKA术中及术后短期内运用氨甲环酸能安全减少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影响髋关节骨折、退行性病变的常用方法,临床上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愈加广泛,现已应用于矫形骨科、创伤骨科等多个科室。围手术期失血量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多例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研究表明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需求方面是有效的,且没有增加并发症。然而,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给药途径、具体方法、最佳剂量、给药时机、是否放置引流管及引流夹闭后何时开放、药动学研究、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没有确切的定论,仍存在疑问。故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相关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王先锋  唐淼  王岩岩  刘长征 《安徽医药》2019,23(6):1237-1240
目的 探究关节腔局部注射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对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失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行单侧TKA的病人120例,利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30例,均于止血带释放前关节囊缝合后局部关节腔注射药剂,其中A组注射50 mL生理盐水,B组注射含有10 mg/kg的TXA生理盐水50 mL,C组注射20 mg/kg的TXA生理盐水50 mL,D组注射含有30 mg/kg的TXA生理盐水50 mL,统计四组病人术后总引流量,术前、术后24 h和72 h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输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四组间差异。结果在术后引流量方面,D组[(343.53±68.60) mL]<C组[(404.57±62.59) mL]<B组[(452.57±71.72) mL]<A组[(532.67±87.05)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47,P<0.05);在Hb水平方面,四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7,P=0.938),而在术后24 h和72 h方面,D组(120.70±9.60、110.83±11.04) mL>C组(112.57±9.75、102.33±11.16) mL>B组(105.50±9.84、93.30±11.95) mL>A组(98.13±9.83、83.10±13.03)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血率方面,D组(3.33%)最低,A组(36.67%)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9,P=0.008);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5,P=0.388)。结论 关节腔注射TXA可以减少单侧TKA后病人的失血量和输血需求,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30 mg/kg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局部与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明确两者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案例40例,根据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分为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局部组)及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静脉组),每组20例。局部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静脉组采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变化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Hb水平、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和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局部组术后第1天Hb水平高于静脉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量及下降率均低于静脉组(P <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相比,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在改善术后出血效果更佳,且2种给药方式均不会增加VT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后静脉追加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3月~2018年 8月我院骨外科行初次单侧 TKA 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氨甲环酸的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9)和追加组(n=61)。对照组于手术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20 mg·kg-1, ivd,3 h后再次给予氨甲环酸10 mg·kg-1, ivd;追加组于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20 mg·kg-1, ivd,3 h后和6 h后分别给予氨甲环酸10 mg·kg-1, ivd。比较两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Hb下降最大值、输血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 二聚体(D D)、血栓形成情况、伤口并发症等指标差异。 结果:追加组总失血量、 隐性失血量、术后Hb下降最大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输血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术前、术后3 d的FDP、D D水平及术后3 d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加组皮下瘀斑面积>1% 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后追加一个剂量的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TKA 术后的失血量,且不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失血量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身麻醉诱导期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10 mg/k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失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率明显更低,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小腿周径、髌上10 cm周径短于对照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可使患者失血量减少,加快患者机体膝关节康复进度,同时不会明显增加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用法用量氨甲环酸防治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配至4个组。静脉滴注组术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关节腔注射组术中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 g;静脉联合关节腔组术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并于术中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 g;对照组术前及术中不使用任何止血药物。比较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凝血功能变化、住院时间、治愈率、28 d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静脉联合关节腔注射组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组与对照组理论总失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出血量或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纵向比较,术前和术后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普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各组间住院时间、治愈率、28天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氨甲环酸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有较好的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单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902-905
目的:研究和评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降低伤口出血量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4月骨科收入院的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发育性关节不良(DDH)、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80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缝合伤口完毕后,经潘式引流管注入剂量为1 g的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50 m L,夹闭引流管2 h。对照组同样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缝合伤口完毕后夹闭引流管2 h。两组术后48 h都拔出引流管。对比两组术后总引流量、输血率、输血例数、术前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术前术后24 h的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并在术前及术后3 d给予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对比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VTE)及肺动脉栓塞(PE)的发生。结果:两组病例中术后总引流量、输血率、24 h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复查双下肢彩超无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术后伤口的出血量及降低输血率,未增加双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老年患者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50例行初次单侧TKA的老年患者,通过完全随机化的方法分为3组,每组50例。静脉应用组:将1.5 g氨甲环酸配入100 mL生理盐水中,术前静滴;局部应用组:关节腔关闭前,向关节腔内注射1.5 g氨甲环酸;联合应用组:术前静脉滴注1.5 g氨甲环酸、关节腔关闭前腔内注射1.5 g氨甲环酸。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清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以及术后7 d天3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组、静脉应用组和局部应用组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例数分别为(857.7±142.1) mL、(926.9±126.0) mL和(925.9±146.0) mL;(239.9±45.1) mL、(267.4±80.8) mL和(267.2±81.6) mL;(432.8±166.2) mL、(495.3±140.8) mL和(498.3±154.2) mL;1例、7例和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应用组和局部应用组在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中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失血量,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使用氨甲环酸(TXA)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初次行THA患者119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7例为静脉联合局部序贯应用TXA观察组,62例为未使用TXA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皮前30 min以10 mg/kg TXA静脉滴注,关闭关节腔前将0.5 g TXA稀释于20 ml生理盐水中并注入关节腔内。对照组不使用TXA。二组患者术后均接受了专业的物理抗凝,均未使用任何化学抗凝药物。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Hct、PT、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双下肢血管彩超均提示无深静脉血栓发生。观察组术后3 d平均总失血量、血红蛋白值、血细胞比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输血率中观察组输血率8.7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1%(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复查双下肢血管彩超,其中观察组发生DVT12例(21.05%),对照组术后发生DVT4例(6.4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发生的DVT均为远端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均无近端中央型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结论静脉联合局部序贯应用TXA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但有增加远端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