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究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正中神经F波参数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所有患者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其上肢正中神经行F波参数检测,同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患侧上肢的痉挛程度,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评估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患侧上肢的F波波幅、出现率均低于健侧肢体和正常组,阈值高于健侧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侧肢体F波波幅、出现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阈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Ashworth评分和F波波幅、出现率、阈值等参数有相关性(P<0.05).结论 改良Ashworth评分和F波参数存在相关性,两者可结合用于临床上肢功能障碍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力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偏瘫病人125例,按肌力不同分成4组,分别测量健侧及偏瘫侧上肢血压。结果:右上肢收缩压均高于左上肢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收缩压、舒张压与肌力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偏瘫肢体血压测定不会影响其准确性,但初次测量时应测量两侧,以便了解左右肢血压本身差异。  相似文献   

3.
丁荣楣  王平  马立君  田奕  郭宏  吴娜  蔡新萍 《铁道医学》2014,(10):1184-1187
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选择准确方便的血压测量部位。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拟行PICC置管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于置管前1 d测量比较健侧上肢动脉血压、腘动脉血压和踝部血压值,并评估患者易接受程度。结果:患者上肢肱部血压测量与踝部血压测量在血压值和患者接受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肱部血压和腘动脉血压在血压值和患者接受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PICC置管病人测量踝部血压具有结果准确、快速便捷的特点,并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最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桡肌表面肌电特征,为脑卒中上肢康复治疗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5例,通过表面肌电采集患侧和健侧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并对患侧和健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间的RMS值(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MIVC运动中测得的RMS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和健侧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的RMS值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明显高于肱桡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卒中可导致其患侧MIVC时运动单位募集能力下降。肱二头肌在屈肘肌MIVC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患侧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治疗方法。方法 9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健患侧针刺治疗。每日1次,治疗4周后通过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法对治疗结果评价。结果 2组患者FMA、MBI评分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患侧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健、患侧上肢最大等长收缩(MIVC)屈、伸肘时的表面肌电表现,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上肢的肘功能状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设备采集观察组双侧上肢及对照组一侧上肢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提取3 s峰值的均方根值(RMS);计算出协同收缩率(CR).统计分析观察组健侧、患侧上肢与对照组间RMS及CR的差异.结果 ①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RMS: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IVC屈肘CR/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为22.48±8.78/34.38±19.27、观察组健侧上肢为17.53±7.81/18.18±7.98、对照组为12.41±5.06/13.66±3.73.MIVC屈肘C/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及健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均明显受损,且患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与瘫侧指端血糖测量值的差异。方法:纳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脑卒中偏瘫患者75例,用强生one touch血糖仪检测患者健侧与瘫侧无名指末梢血血糖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健侧血糖值和瘫侧血糖值是否存在差异;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特征(疾病类型、性别、年龄)对健侧和瘫侧血糖值差异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对健侧和瘫侧血糖值差异的影响。结果:75例患者中男54例,女21例,中位年龄70.7岁;其中脑出血致偏瘫患者20例,脑梗死致偏瘫患者43例,脑梗死出血转化偏瘫患者12例。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健侧与瘫侧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类型(脑出血、脑梗死、脑梗死出血转化)、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患者健侧与瘫侧血糖值无统计学影响(P>0.05)。结论:糖尿病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与瘫侧指端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因素不影响健、瘫侧测量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防治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接受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由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自发进行肢体运动及日常活动训练,4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患侧骨密度均低于健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股骨颈骨密度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患侧股骨颈骨密度则没有明显变化;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股骨颈骨密度骨密度与健侧相比差异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尽早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以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测量踝部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置管前对其测量健侧上肢肱部血压和踝部血压,腘窝血压。结果患者踝部血压和上肢肱部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腘窝血压和上肢肱部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踝部血压测量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测量的差异性,从而选择更好的针对偏瘫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方式,提高测量的精准性和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方法选取本病区脑卒中患者40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侧血压与体温的测量,记录数值,通过统计学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脑梗塞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测量体温与血压存在一定差异性,但P≥0.05,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对其健患两侧腰背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且有典型偏瘫步态的脑卒中患者46例,运用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在为期两周的试验时间里,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治疗和理疗缓解腰背肌肌张力,观察组进行步态训练,对照组不做处理.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健患侧腰背肌进行表面肌电分析并记录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健侧和患侧腰背肌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侧和患侧腰背肌肌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健侧和患侧腰背肌肌张力比较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偏瘫步态能降低脑卒中患者腰背肌的肌张力,提高健患两侧腰背肌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臂围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测量值的差别。方法:178例冠脉造影患者分为臂围<27cm组(46例)和臂围≥27cm组(132例),分别测量两组主动脉有创血压和肱动脉无创血压。结果:有创血压的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的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血压的舒张压明显低于无创血压的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收缩压测量值的差值,臂围<27cm者明显高于臂围≥27cm者(P<0.01);臂围<27cm者与臂围≥27cm者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舒张压测量值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臂围,无创血压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有创血压的测量结果均有差别;臂围≥27cm者无创血压的收缩压更接近真实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治疗卒中后偏瘫(HA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H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肢体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和总分等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FAC、S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应用于HAS患者,可提高FMA、BBS、FAC、SIS评分,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健侧肢体运动诱导患侧肢体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皮部浅刺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皮部浅刺针刺组)与对照组(常规取穴针刺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选取患侧上、下肢拮抗肌群阿是穴进行皮部浅刺治疗,对照组选取常规穴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皮部浅刺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部动脉有创测量血压值与常规袖带血压数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在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时,通过有创血压测量的方法测定颈部动脉及肱动脉的血压值,同时用常规袖带测量上肢血压,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颈总动脉与椎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袖带测量的收缩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颈总动脉、椎动脉舒张压与上肢袖带测量的舒张压之间未见差异;肱动脉有创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与上肢袖带测量血压值均无差异,但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之间可能有所不同.结论 颈总动脉、椎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与相应的上肢袖带血压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用品摆放位置对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将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健侧,实验组将日常生活用品放在患侧。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l指数,评定其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患肢的康复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日常生活用品放于脑卒中患者患侧,可促进患肢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声触诊弹性测量(STQ)技术对肢体痉挛康复的评定作用。【方法】将48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内科基础治疗和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调任通督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肱二头肌STQ值、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STQ值均显著高于健侧(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STQ值、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侧肱二头肌STQ值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治疗后,治疗组的头晕目眩、肢体强急、肢体麻木、心烦易怒、便干便秘、气短乏力、自汗等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肢体强急、肢体麻木、心烦易怒、便干便秘等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健、患侧血压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脑卒中急性期和73例后遗症期患者用汞柱台式血压计对健、患侧上肢血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急性期健、患侧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后遗症期健侧血压明显高于患侧(P〈0.05);肌力0~1级、2~3级健侧收缩压明显高于患侧(P〈O.05);两臂血压差值〉10mmHg的比率,后遗症期明显高于急性期(P〈O.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健患侧均可用于测量血压,后遗症期主要选健侧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测量血压时,血压计汞柱零点位置等于、高于、低于心脏和肱动脉平面时,所测得的血压值有无差异.方法 观察200例住院病人,对每例病人进行血压测量3次:第一次,将血压计汞柱零点与病人的心脏、肱动脉处于同一平面;第二次,将血压计汞柱零点高于心脏、肱动脉水平10厘米;第三次,将血压计汞柱零点低于心脏、肱动脉水平10厘米;将三次测量的血压值两两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三次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测量血压时,心脏、肱动脉保持在同一平面,血压计汞柱零点位置等于、高于、低于心脏、肱动脉平面时,对血压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Xu GQ  Lan Y  Mao YR  Su YJ  Huang D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889-2892
目的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偏瘫患者下肢的三维运动学特征,确定客观反映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步态运动学特征的量化指标。方法对27名正常人与3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运动学参数检测与分析。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髋、膝运动活动范围(ROM);髋伸展和踝背伸角度;髋伸展和踝背伸角度W/S比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膝ROM、髋伸展和踝背伸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患侧膝屈曲与健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步态下肢的运动学特征:偏瘫侧下肢关节ROM受限;患/健侧下肢运动不对称;说明偏瘫下肢的三维运动学参数是描述偏瘫模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