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通道的特性 ,为研究人脑前额叶锥体神经元的NMDA通道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对急性分离的大鼠前额叶的神经元进行细胞贴附式单通道膜片钳记录。【结果】前额叶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的开放呈现多电导状态 ,表现为 5 5 1,36 5 ,18 6 pS 3种状态 ,以 18 6 pS为优势电导。开放时间主要表现为快时程和慢时程两种状态 ,时间常数均值分别为 :(0 5 5± 0 38)ms和 (13 5 9± 3 2 6 )ms,以短时程为主。关闭时间常数为 (0 34± 0 2 7)ms和 (19 73± 2 4 1)ms。开放概率为 (0 2 5± 0 0 9)。【结论】前额叶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呈多电导 ,以低电导 18 6pS为优势。开放时程短者占优势 ,关闭时间短暂 ,开放概率高 ,表明前额叶锥体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的活动以快速短暂样开放为主。  相似文献   

2.
严重烫伤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通道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对海马NMDA受体功能的影响,为控制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大鼠背部30%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利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观察严重烫伤后0.1,1,2,4,8,24,48h海马NMDA受体单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 在35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各烫伤组海马NMDA受体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开放概率增加非学显著,烫伤后0.1,1,2,4,8h组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各烫伤组关闭时间无明显变化。在100pS电导水平和开放中,各烫伤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改变,但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2h烫伤组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也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通道的关闭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严重烫伤主要引起海马NMDA受体通道开放概率显著增加,导致NMDA受体通道显著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在突触内和突触外发育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和外面向外模式分别记录突触内和突触外NMDA受体通道电流.结果 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突触内NMDA受体通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NMDA)幅度比培养1周神经元小,对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特异拮抗剂ifnprodil的敏感性远低于培养1周神经元;培养2周神经元突触外NMDA受体的单通道电流幅度和开放概率比培养1周神经元增大,但两者的电导和翻转电位无显著差异.ifenprodil降低培养1周和2周神经元突触外NNDA受体单通道电流的电导和开放概率,且对培养2周神经元开放概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 NMDA受体通道电流在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有发育变化,提示NMDA受体NR2亚单位在培养1周的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均主要为NR2B亚单位;而神经元培养到2周时,突触内NR2B亚单位逐渐被NR2A亚单位取代,突触外仍主要为NR2B亚单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对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进行单通道记录,观察不同浓度DA对急性分离的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DA浓度为0逐渐升高到60 μmol/L时,NMDA受体通道的电流幅度由(2.78±0.68)pA升高到(5.42±1.26)pA;短开放时间常数变化不明显,但长开放时间常数由(13.59±1.26)ms升高到(36.19±1.17)ms;长关闭时间常数由(19.73±1.46)ms降低到(2.67±0.75)ms;通道开放概率由0.25±0.09升高到0.56±0.25;当DA浓度继续由60 μmol/L升高到100 μmol/L时,NMDA受体通道的电流幅度回落到(3.56±0.79)pA,长开放时间常数回落到(14.40±1.37)ms;长关闭时间常数恢复为(17.74±1.79)ms,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通道开放概率由0.56±0.25降低到0.17±0.08.[结论]DA可以影响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的活动,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GABSAA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临床血药浓度异丙娄(3-12μg/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C)可被GABA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濉有增频作用,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说明海马可能是异丙酚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γ 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临床血药浓度异丙酚 (3~ 12 μg 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sIP SC)可被GABAA 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 (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具有增频作用 ,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 ,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 :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 ,说明海马可能是异丙酚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7.
蒋晖  白靖平 《广东医学》2006,27(9):1302-1303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的长时程抑制(LTD)的影响。方法 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海马半脑,用切片机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脑片分别以30出脂肪乳剂(A组)、30μl依托咪酯(相当于5μmol/L)(B组)、50μmol/L D-APV+30μl脂肪乳剂(C组)、50μmol/L D-APV+5μmol/L依托咪酯(D组)预孵60min,记录基础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10min,然后给予低频刺激(LFS),记录LTD的表达情况。结果 给予NMD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D-APV后,大鼠海马CA1区LFS不能诱发LTD;A组给予LFS后,产生LTD;B组给予LFS后的EPSC值为基础值明显低于A组。结论 本实验条件所诱发的LTD是NMDA受体依赖型的,5μmol/L依托咪酯使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TD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 区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 A)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临床血药浓度异丙酚(3~12 μg/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C)可被GABA 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具有增频作用,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说明海马可能是异丙酚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9.
吗啡对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钙离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吗啡对海马神经元游离子浓度([Ca^2 ]i)影响的机制,探索吗啡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对吗啡成瘾可能的治疗途径。方法 运用新型荧光探针Fluo-4 ,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吗啡对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Ca^2 ]i作用机制。结果 10μmol/L吗啡急性刺激引起海马神经元[Ca^2 ]i升高,μ阿片受体选择性拮抗剂CTOP(1μmol/L)不能阻断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增加,δ2阿片受体选择性拮抗剂Naltrindole(1μmol/L)阻断了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反应,特异性的内质网钙泵抑制剂Thapsigargin(TG,1μmol/L)预处理海马神经元组断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增加,L-钙通道阻断剂Verapamil(20μmol/L)预处理海马神经元不能完全抑制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增加;100μmol/L吗啡长时程(24h)作用于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 ]i升高,加入10μmol/L纳络酮急性戒断后,不能阻断细胞内[Ca^2 ]i升高,反而引起[Ca^2 ]i异常升高。结论 吗啡急性刺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钙增加主要来源于δ2阿片受体介导的IP3敏感的钙库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贴附近记录急性分离神经元NMDA受体的单通道电流。结果: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以20pS通道开放最常见,而且多数是以短开放为主,猝发样开放为主的长开放通道少见,成年大鼠20pS通道明显减少,35pS通道明显增多,并且出现35pS长开放通道,20,35pS通道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均明显高于新生大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ATP敏感钾通道的特性,本实验采用了膜片钳技术之膜内面向外记录方法。ATP敏感钾通道电导为200pS左右,翻转电位为0mV,有外向整流现象;通道开放常呈簇状猝发样开放,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随去极化程度增大而增加,随超极化程度增大而减少;低浓度ATP有促进通道开放作用,并可激活二级电流;高浓度ATP抑制通道开放概率并随浓度增大而增强;ATP浓度增高到1或2mmol/L时,通道电流被阻断。0.1mmol/L优降糖可立即抑制通道活动。急性分离的皮层神经元上ATP敏感钾通道特性与培养神经元有差别;低浓度ATP可激活ATP敏感钾通道,防止神经细胞过度兴奋,从而起到保护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新生SD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中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现通道有25PS和60PS两种电导状态,25PS通道为主要类型,因此,本文主要报道25PS通道的特性。ACh激活的单通道电流为快速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反转电位约为0mV。通道开放具单个开放和簇状开放,其开放时间均可权指数拟和,单个开放时间常数为0.29ms和1.84ms,簇状开放时间常数为1.96ms和18.24ms。平均关闭时间也可双指数拟和,两个时间常数为1.70ms和54.00ms。通道开放概率为0.012,未表现出电压依赖性。提示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上存在乙酸胆碱受体离子通道。根据特性证实为烟碱型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和吗啡对慢性痛大鼠脑内ACTH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佐剂性单关节炎大鼠慢性痛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测定及痛行为评分法。结果 大鼠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后24h,与对照组比较,痛行为评分和下丘脑及桥-延脑内ACTH样免疫活性物质(Ir-ACTH)的含量明显增多,摘除双侧肾上腺或切除垂体以及脑室注射生长抑素或IL-2不影响慢性痛大鼠痛行为评分和两脑区Ir-ACTH摘除双侧肾上  相似文献   

14.
缺氧及谷氨酸对大鼠下丘脑神经元NMDA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缺氧和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 (N methyl D asparticacid ,NMDA)通道激动剂谷氨酸对大鼠下丘脑神经元NMDA通道开放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运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吸附式方法记录NMDA通道的单通道电流。结果 在急性缺氧条件下 ,NMDA通道的开放增大 ,开放时间常数τ1,τ2 分别由 (0 .3 3± 0 .10 )ms ,(4.3 6± 0 .2 6)ms变为 (0 .93± 0 .2 2 )ms ,(7.64± 0 .72 )ms ,关闭时间常数τ1,τ2 分别由 (18.0 3± 3 .5 0 )ms ,(171.5 0± 19.10 )ms变为 (3 .42± 1.0 2 )ms ,(19.3 9± 3 .0 7)ms。平均开放概率由 0 .12± 0 .0 5变为 0 .66± 0 .3 6。谷氨酸浓度增加 ,NMDA通道开放时间常数增大、关闭时间常数减小 ,开放概率增大。结论 缺氧及谷氨酸能提高下丘脑神经元NMDA通道的兴奋性 ,促进NMDA通道开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王惠玲  赵晏  向晓辉  王会生 《医学争鸣》2004,25(16):1448-1451
目的:研究中脑一边缘多巴胺回路腹侧被盖区(VTA)内源性谷氨酸信号转导在吗啡戒断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给VTA微注射不同剂量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 )MK-801,用行为学方法观察对吗啡戒断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递增量吗啡ip7d建立依赖模型,末次给药1.5hip盐酸纳洛酮(2mg/kg)诱发戒断症状,以Gellert-Hohzman Score和湿狗样颤为评价戒断症状程度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K-801(2,5,10g/L)微注射于VTA可明显减弱吗啡戒断大鼠湿狗样颤的发生次数,且能显著降低吗啡戒断鼠的Gellert-Holtzman Score.结论:VTA内源性谷氨酸受体及其与中脑一边缘多巴胺能信号转导相互作用,参与吗啡戒断的形成,提示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用于吗啡戒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全细胞γ 氨基丁酸介导的氯电流 (GABA Cl-电流 )的影响 ,及其中枢致惊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酶解急性分离 2周龄左右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利多卡因对单个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 Cl-电流的影响。结果 将钳制电位固定在 - 6 0mV ,GA B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出内向电流 ;利多卡因明显抑制GABA诱导的Cl-电流 (IGABA) ,5 0 %抑制浓度 (IC50 )为 4 .0 5mmol/L ,10mmol/L可使GABA浓度效应曲线明显右移 ,5 0 %有效浓度 (EC50 )由 7.72mmol/L增加到17.2mmol/L ,且最大电流明显降低。结论 利多卡因以非竞争性的方式 ,抑制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A Cl-电流 ,可能是其中枢致惊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NMDA受体与AMPA受体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电流.结果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记录到10^-4mol/L NMDA和10^-4mol/L AMPA分别诱导的内向阳离子电流,同时施加NMDA和AMPA所诱导的钙电流幅度明显小于分别施加两者之和;而诱导的钡电流则无此现象.结论NMDA受体与AMPA受体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内流的Ca^2+介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探讨缰核细胞膜上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性质。方法:应用细胞吸附式膜片钳记录技术。结果:去极化阶跃电压激活该通道电导为30~35pS的外向单通道电流;呈电压依赖性;平均开放时间随去极化电位的增长(0mV~60mV)由3.72±1.5ms提高到32.2±5.6ms。可以认为,通道的开放不依赖于电极内Ca2+的存在,四乙基胺明显抑制通道的开放。结论:由以上结果判断,此电流为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Ik)。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肾脏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钾通道的类型及其电流特征。方法 应用单通道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肾脏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钾通道电流。结果 在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的管周膜可记录到多种单通道钾电流。其中,50-pS、70-pS和100-pS三种钾通道占90%以上,不同类型钾通道的电流大小、开放概率以及平均开放时间和平均关闭时间不同。结论 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存在不同类型的钾通道,这些通道具有不同的电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